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作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对外贸易国的美国当局权衡利弊,制定了对华的"和平"政策,胁迫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望厦条约》共计34条,其中第33条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①也就是说,条约明确规定鸦片为违禁货物,禁止美国商人及它国悬挂美国国旗从事鸦片贸易。《望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早期中美关系的结束和近代中美关系的开始。因此,对条约中美国明确禁止鸦片贸易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望厦条约》和近代美国对华的"合作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等,对深入探究近代美国对华政策起着追根溯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一项重要条约内容。从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起,美国即紧随英国之后在华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美国能够获得这项条款,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这项条款的措辞,界定了最惠国待遇极广泛的外延解释余地,并且在内容上规定了中国单方面给惠,由此才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贻害无穷的广泛的片面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  相似文献   

3.
熊银忠 《中学历史教学》2006,(1):35-37,68,69
[专题解读] 近代史上美国对中国的侵略:1844年,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这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小平寺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伪装中立进行调停,实则联合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台湾,客观上纵容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两国合作进行了反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斗争;“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4.
七月郑和开始下西洋(1405)英舰进犯厦门,民族英雄邓廷桢奋力退敌(1840)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签订(1844)波兰化学家发现维生素(1911)法西斯分子墨索里尼发表法西斯宣言(1919)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正式开始于一八四四年中美《望厦条约》。这条约是紧随着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而订立的。从此,美国要求并获得了中国所给予的最惠国条款和在中国的治外法权。此后,一百五十多年来,中美关系风云诡确,盘根错节,是一门高深的研究课题。中美关系中的问题很多,可以从各方面去探讨。从现在的中国计划生育和过去的美国移民政策进行考察、研究,探求其互动关系,也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从中国人口问题谈起。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依一九九六年统计,世界人口共有五十七点五亿,中国人口约十二点五亿…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个条约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从此,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为了确定战后新税则,中英双方于1843年又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协定税则,这一税则伴随着《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签订,也成为美、法两国对中国贸易的税则。有些论著认为新税则制定以后,大多数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的方法征税,并且新税则确立了这一原则。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与史实不符。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叶之前,中美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以个人性质主宰的。中国对美国的最初的看法更多的来源于美国领事、商人与传教士。中美《望厦条约》之前,中美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美国没有政府派驻的公使,美国真正的领事制度也只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有了较有规范的样子,在此之前,美国派驻的领事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商务领域,没有行政权力。《望厦条约》签署前后,美国派出公使,从此,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都有了明确的依据。领事与驻华公使在不同阶段对中美关系与对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第一,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不是中美《望厦条约》,而是中英《虎门条约》 教科书对中英《南京条约》附件的介绍,只提到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在介绍中美《望厦条约》时,则提到美国兵船可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那么,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不是《望厦条约》呢?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在提到《中法黄埔条约》时说;“同年(1844),法国侵略者也强迫清政府在广州附近的黄埔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又增加了在五处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1987年第2版第103页)。新编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相似文献   

10.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类:单项选择题、列举题、连线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形式变化不大,但出题思路更新很快。下面结合题型,谈谈解题思路。单项选择题【解题指导】单项选择题跨度大、综合性强,考查同学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归纳等能力。一般单项选择题有以下几种:直答法,即看到题目就可直接做答。例:割香港岛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马关条约》分析:这种题一般考查同学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用排除法。就这道题而言《,望厦条约》是与美国签订的《,黄…  相似文献   

11.
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题目: 1.最先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参考答案是C。  相似文献   

12.
韩晓婷老师在《历史学习》2002年第6期上指出,本人所设计的一道选择题有误,并认为最早侵犯我国领海主权的不平等条约应为中美《望厦条约》,而非中英《南京条约》。其主要根据为:《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体现在几场重要战争的发生和几个重要条约的签订上。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些概念或史实相近、类似,同学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混淆,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既快又准地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此类历史知识进行了收集分析,现将整理的部分易混史实罗列出来,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复习提供有益的帮助。1.1841年1月,英军侵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军舰可以出入通商口岸《天津条约》规2.;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3.美国在《望厦条约》中获得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特权;法国在黄埔条约》中获得可以在通…  相似文献   

15.
买办是中国近代伴随外来入侵势力侵略中国而产生的一个特殊阶层 ,是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买办最早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前的广州 ,在广州处理对外贸易的公行中就已设置买办为外商服务。当时的买办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专为外商船只采买物料及食品的商船买办 ;一类是在外商商馆中代外商管理总务及现金的商馆买办。当时买办一职 ,受到封建政府的严格控制 ,中国人不得随便充当 ,而外商亦不能任意选雇。随着外来入侵势力的增强 ,这一限制被打破。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 :雇觅跟随买办及延请通事等项 ,由外商…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思路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要求是: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教科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三个子目之间因果相连,《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则是甲午中日战争引发的后果,甲午中日战争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一个诱因。甲午中日战争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戊戌变法。《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也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这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7.
这是十年前的事了。我清楚地记得,在上完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南京条约》后,为便于学生理解为何列强要通过《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及《中法黄埔条约》攫取新的特权,我事先让学生展开想象,英国商人刚来中国初开的通商口岸。会遇到哪些问题或困难?这作为一道作业上交批阅。我脑子里原先想的是,只要学生能讲出三五个问题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习》2002年第1期刊登的刘正纲老师的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选择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最早侵犯我国领海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附件C.中美《望厦条约》D.《天津条约》附件所给出的答案是A,对此,我认为此题所给答案有误,应选C,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 15页以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 ,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应是 185 6年 10月至 1860年 10月 ;而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则是在1860年 11月。这样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则不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因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第 3 1页练习题第一题的答案就不应把中俄《北京条约》列入。中俄《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吗?$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尹国涛  相似文献   

20.
江西《新思维测评丛书·中国近代史》有一道选择题:最早在华攫取传教特权的国家是A.英B.美C.俄D.法这道题实际上考查了对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有关宗教侵略内容的理解。西方列强利用宗教侵略的目的是麻痹被侵略国人民的斗志,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上述试题不难排除A、C两选项,那么法美到底谁最早攫取在华传教特权呢?资料给出的参考答案是B,笔者所教高三文科班相当一部分学生也选B,理由是依据教材《望厦条约》关于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规定,认为“建立教堂”就意味着取得了在华传教的特权。《中国通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