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革命-左翼文学”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强化了重视政治功利性和目的性等诸多特征。左翼文学和延安文学时期形成的创作功利观,影响了现代至当代几十年的文学发展,知识分子逐渐被边缘化。从“五四”新文学到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以“革命”的名义进行的“纯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学史事实并不是某种单纯的、中性的知识概念,相反,作为一种不能再现的既往之事,“事实”永远都是以一定的措辞建构起来的历史产物。因此,何种说法能够作为“事实”在文学史上得以呈现,实际上取决于何种权力操纵的话语拥有表述的权威。基于这一理论前提,所谓“重述五四”实际上是考察作为“当代文学”雏形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以及“延安文学”对狭义的“现代文学”,即“五四”新文学所做的历史评价。以期从前者对后者颠覆性的阐释、言说与重构中,揭示文学转折中“现代文学”裂解,“当代文学”建构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3.
"兴观群怨"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它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其社会功用价值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兴观群怨"说内涵的深入分析,指出其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其在当代文学语境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兴观群怨"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前沿学科--时期划分法,历来各家学派说法不一,有把"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归入现代文学之说,有只把新世纪文学作为当代文学之说.其实文学的发展和演进是不能断层和切割的,何况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它又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依据此,当代文学60年的时期划分应为:建国以来的文学、新时期文学、转型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的沈雁冰以“人”为思维中心,围绕着“人属于文学”的现代观念,从创作主体、对象主体和读者主体三维视角来建构他的“人的文学”的现代理论,充实丰富了“五四”“人的文学”观念的内涵,是对“五四”“人的文学”观念的一种补充,一个突进。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的直接应答,政治合法性意蕴是"三个代表"的应有之义.从政治合法性的层面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完整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消除"三个代表"研究的盲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政治合法性的绩效性基础、意识形态基础、群众基础、法理型基础等方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国家意志的“异化”是统治集团“自私”对社会公共意志的违背,在德育中表现为狭隘的“爱国主义”、抽象的“集体主义”和虚假的“正义”观,从根本上抑制了社会个体道德人格意志的发展。德育也在“异化”了的国家意志中“异化”,强调社会道德意志的一致性以规范社会个体的思想。当今时代的德育应追求道德的个人与道德的社会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合法性或政治合法性即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指挥与服从关系稳定和谐的客观状态.合法性命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永恒命题."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实现途径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儒家的圣人榜中列为圣人的,除了孔子、孟子之外,都是治国平天下、擅长文治武功、德行高尚的统治者。儒家思想家们给历代统治者开列了一个需要效法的“为政以德”的榜样谱系。儒家所谓的“人治”,与其说是不要“法治”,不如说是强调“圣人之治”,即强调只有具备像儒家“圣人榜”中的统治者那样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具有治理国家的资格。正是由于儒家的德治思想直接将统治者的道德水平与国家的治理联系起来,因而后来之人尤其是今人,才意欲将儒家的德治思想与人治思想相提并论。这是德治思想被人们认同为人治思想的一个根本原因。对德治思想的诸多误解,问题的源头也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缺席、“经典”匮乏的原因是“小农意识”太重,“小资情调”太浓,“贵族精神”阙如。造成这种“原因”的原因则是中国当代文艺家的出身、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各种本土及外来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寻根文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重要的文学思潮,自出现至今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且受到较多积极评价;然而对其内含的问题少有细致分析,比如,寻根文学理论倡导中存在的裂痕、创作与理论间的悖反现象等,都给当代文学造成了隐形创伤。就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寻根文学重新考察,以便客观评价其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现代经济现象研究的真正成果是经济哲学,其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在于其以经济现象分析为基础的一般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之诉诸政治经济学是与“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性联系在一起的,并以此在哲学上根本展开他的一般社会历史理论,这是马克思之“介入”经济学的原则高度。马克思的入手之处在于澄清国民经济学的前提,即异化劳动,从而以此划定了其哲学批判的界限。这对研究当代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仍具有必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问题与方法》可以看作是洪子诚先生从事当代文学史写作与研究的延展,但它又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当代文学史写作与研究,同时还是对“写作与研究”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的一种尝试。这实际上是洪子诚先生对自己长期以来从事当代文学史写作与研究的一次清理,既有学术史的意义,更有学科史的价值。它的深刻意义,在于为“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或者说是“构造”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观察角度,一种可行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当代诗人、作家、评论家从唐代文学中汲取创造的灵感的成功范例的描述,揭示了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的深刻联系。当代作家从唐代诗文中吸取了传统精神的启迪,当代文学创作融入祖之学传统的可观成就,显示了当代作家的民族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16.
《新艺术论》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界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系统而学理化的学术专著,它不仅对西方近代以来的文艺理论概念、命题做出了有力回应,而且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发挥。《新艺术论》对外来理论兼容改造、同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这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史上的筚路蓝缕之作,也是外来理论本土化的一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序言的形式,描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二者的互动关系。现代文学研究是附丽于现代文学教育发展起来的,国家意识形态起着指导作用。提高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境界是中国现代文学教育必须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阶级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曾产生较大影响。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是建国后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指导思想较早编写出版的教材,是体现"阶级论"同时又保留个人思考的著作。丁易和刘绶松在王瑶的基础上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推向了唯"阶级论"是从境况。"阶级论"将阶级性从人性中剥离出来并取代人性,只关注政治革命作用的高低忽略了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理性和人文价值的存在,其背后的支撑点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绝对并片面化的认知方式导致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未能反映现代中国时期文学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9.
论文在深远的历史背景中梳理了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流变,描述了民粹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文化多元时代、文化人个性之间的复杂情态,对于研究当代文学与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当代诗人、作家、评论家从《易经》中汲取了创作的灵感和人生的智慧,从而昭示了古老《易经》与当代文学的深刻联系,进而也显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学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