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客观公正,应该是会计人职业道德品质的核心.然而一个做着公正之事的人未必就是一个道德意义上公正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公正说到底是一个情理原则.公正原则需要公正的情感浸润.会计人公正道德情感的培养目标包括:公正原则的内化,会计人格的丰盈;决弃道德冷漠,凸现会计人的社会正义感.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社会公正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公正 ,是一种制度善 ,它优先于个人公正或个体善。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是社会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是社会公正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日益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抽象化、极端化的特点,学生爱国主义的新变化急需高校党政组织通过社会动员加以正确引导.社会动员具备思想统一、资源整合、行为激励的功能,这些功能使高校可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媒介传播、重大事件等手段进行社会动员,从而增强青年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其正确的爱国观,陶冶其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其理性爱国,达到有效而又正确的引导,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首要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价值根基。具有世界历史眼光的中国共产党人,既立足中华大地,又胸怀天下,不仅自觉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中的社会公正思想,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社会公正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社会公正思想的思想文化渊源、核心要义,才能理解其贯彻落实对解决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以实现共同富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能力本位论把能力看作当代中国人惟一的做人标准和尺度,并认为这样的价值标准是最公正合理的。其实,“能力本位”的公正观本质上是功利主义的公正观,因而是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应树立集体主义的公正观。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社会公正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公正,是一种制度善,它优于个人公正和个体善,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是社会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是社会公正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公正是一种普适性价值,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当代中国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对社会公正具有双重性影响。积极影响是为促进社会公正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逐步消除了封建特权思想的残余影响,社会各阶层间流动逐渐转向畅通;消极影响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造成贫富差距扩大。要辩证地认识这种双重性影响,以促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8.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现代政治体制的形成,建立契约的目的就是为了为社会找到公正的行为准则,元可否认这点上卢梭确实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然而由于天然地理论缺陷,卢梭的契约论不可避免地存在其内在的理论缺陷,但我们应该正确地、和客观地认识卢梭。  相似文献   

9.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尚公平、重正义的民族精神,突出表现在"贵公""去私"的政治公正思想、"均贫富"的经济公正思想和人人平等、用人公正及司法公正的社会公正思想等三个方面。培育与践行公正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中华传统公正思想的承继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青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正处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过程中,充满着矛盾性、多样性、突变性.当代社会竞争激化、多元文化并存、社会信息化、风险危机频发日益成为社会客观现实的主要方面.这使得当代青年在面对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即社会适应的过程中呈现出自觉性与自发性兼有、现实性与虚拟性交错、主动性与受动性并存、积极性与消极性同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针对青少年思想品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第一,在应试教育中,德育被严重忽视,第二,在素质教育中,对德育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围绕这一主题,例举典型实例并进行简要分析,最后就德育工作中应该注意的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斯,在现实的社会中,青年人也越来越现实,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已成为社会认可的价值观。但是,现实主义的价值观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社会的转型期,教育和引导青年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建设中,是青年构建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青年培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年培养教育的战略地位论、目标论、原则论和责任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青年培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银屏上越来越多地出现青春励志剧,其中的音乐在当代青年人物形象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剧中的音乐,一方面表现出当代青年形象中的狂狷意蕴:一是阳刚、峻急的音乐风格,二是摇滚歌曲配乐的冲荡、诘问意味,三是慵懒轻快、诙谐戏谑的配乐段落与不羁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表现出当代青年精神空间的复杂性:一是节奏强劲、不断行进却无限重复循环的音乐与青年的精神困局,二是音乐挖掘当代青年性格中的矛盾,三是音乐填补了叙事的不足、反衬了青年一代的精神局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丰富教育内容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体素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普遍淡薄。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要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和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在大学生中大力宣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在简述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涵义基础上,对广西青年创业教育中社会责任的培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培育广西青年创业者的社会企业家精神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被关怀者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被关怀者品质令人担忧,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被关怀者品质教育。论文阐释了被关怀者品质及其构成要素。然后就被关怀者品质养成的知情意三个心理过程作了解释,最后从体验关怀、理解关怀、感激关怀和回报关怀四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被关怀者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当今,生态问题凸显成为不争的事实,应对生态危机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任务。"生态"一词不仅仅是单独意义上的学科概念,而是逐步上升到普遍意义上生态意识的高度。青年大学生,一直是时代关注的对象,青年发展水平代表社会发展水平。培养公民生态意识,高等学校应成为主战场、青年大学生应成为领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