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在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少年的斗争中,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批判了“师道尊严”,对学生还要不要教育?要不要管?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在某些学校中却成了一个大问题,同整个教育革命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很不适应。这说明我们有些同志对于如何教育学生,并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把路线是非搞清楚。教育问题,就是为那个阶级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资产阶级拚命地跟无产阶级争夺青少年,如果我们撒手不管,听之任之,那就是放弃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大寨贫下中农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这句话从阶级斗争的高度说明了  相似文献   

2.
确保安全     
一次,有人问一个农夫他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一个不愿冒任何风险的人,只有什么也不做,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他们回避受苦和悲伤,但他们不能学习、改变、感受、成长、爱或生活。他们被自己的态度所捆肖剑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不愿意冒风险的人,不敢笑,因为他们怕冒显得愚蠢的风险;他们不敢哭,因为害怕冒显得多愁善感的风险;他们不…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无论阅读、写作还是听说活动,都离不开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突出和强调了语言训练,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注重语言训练呢? 一、走出传统的教学误区,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德国作家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任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这里“能力”就是方法。达尔文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些都启示我们:要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1和0     
你知道“1”是什么意思吗?“1就是1”,也许你这样回答.这样回答,恐怕连你自己也不满意.许多事物见惯了,用惯了,人们反而不去多想多问,总以为自己已经十分明白了.可是,一旦深究下去,又发现还有好些地方还没有弄清楚.旅行家到过还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那里的人只会说1头羊、1只狼、1条鱼……却不知道单独的1是什么意思,甚至,他们的语言中干脆就没有1这个词,这正像他们的语言中有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却偏偏没有“人”这个词一样.要问他们“1”是什么、“人”是什么……他们只能摇摇头,表示不懂.“1”是什么?如果你问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  相似文献   

5.
王、张、江、姚“四人帮”,出于他们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在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六年期间,曾打着反对折中主义的幌子,炮制了一个“宁要……不要”的反动公式。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八日,狗头军师张春桥在一次谈话中摇头晃脑地说:“我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而不要一个有文化的剥削者、精神贵族。”从此,“宁要……不要”的公式谬种流传,成了“四人帮”及其喽罗们的特定准则。在工业战  相似文献   

6.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在红与专的关系上大搞形而上学.在教育战线,他们狂热鼓吹“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不要一个有文化的剥削者”,叫嚷对毛主席的教育方针“要抓住两头”,歪曲和篡改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把“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破坏红与专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安徒生 《初中生》2017,(9):75-77
现在我要讲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我小时候听到的故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它就像主人公一样,越老越显得有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你到过乡下的村子吗?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田野,开着不知名的小花,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流过.在河边有座茅屋,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妇——农夫和他的妻子.这里只有他们一家,再也没有其他人.屋子旁边是一棵柳树,这就是典型的农户了,当然前面的河里也会有鹅游来游去.  相似文献   

8.
清朝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视,遇见一农夫肩扛锄头,故意逗趣地问身边大臣张玉书:“这是个什么人?”张玉书回答:“是个农夫。”“农夫的‘夫’字是怎么写的?”张顺口道:“就是二横一撇一捺,轿夫  相似文献   

9.
14.保险商人“那末你刚好四十”,比尔说,一面正一页一页地轻轻翻着他的保险业务本子.“三个孩子,嗯?他们多大了?”“别烦了”。你不要把他们也给保险了。”伯特笑着说,“但是要请你自己算出来,他们三个年龄加在一起就是这所房子的号数,并且乘在一起就是我的年龄.”比尔仔细地思索着,“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仍然说不出他们确实的年龄.”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农夫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传来呼救声,他迅速跑过去,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男孩脱离了生命危险。两天以后,一位绅士来到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地前来以优厚的财礼予以报答。农夫却一再申明:“我不要报答,我不能因为做了一点事情就接受酬金。这是我应该做的。”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里,绅士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他上学了吗?”  相似文献   

11.
大寨贫下中农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有几条“规矩”: 其一,凡是大队的政治学习、政治运动,学校高年级的学生一律参加。让学生从小就同贫下中农一起参加阶级斗争,上好阶级斗争这门主课。其二,学校每逢学生入学、毕业,都要把他们带到“教育树”下,请老一辈贫下中农话今昔。使学生经常接受忆比教育,学会“把旧中国和新中国加以比较”。其三,学校师生人人都要过“扁担关”。春季挑肥上山半个月,秋季挑担下山一个半月,让学生亲自体会老一辈创业的艰难,把大寨的“扁担精神”学到手。其四,每年年终,高年级学生要和社员一样坐在政治夜校里,采取自报公议的方法评工  相似文献   

12.
去年年底的一段时间里,有少数大学生喊着叫着“要民主、要自由”。他们不要一切纪律对自己的约束,深更半夜,闯开别校的校门,破坏别人的自由,妨害别人正常的学习生活,而自认是在争取“自由”。这少数学生追求“自由”的行为,倒促使人们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自由?为什么要有纪律?纪律和自由是什么关系?纪律同社会的进步是什么关系?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应当认真地弄个明白,以便不再犯自由的“幼稚疾”。  相似文献   

13.
李皓冰 《科技文萃》2001,1(6):104-105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任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得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我崇拜莱辛的这一充满哲理的名言,并把它当作座右铭。我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是培养他们猎取知识的能力,我要把获得真理的能力交给他们。  相似文献   

14.
抓好阶级教育 使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 去年秋,我担任二乙班班主任。当时,在“四人帮”干扰下,有许多同学无心学习。特别是有两个同学,经常迟到、早退,不做作业,我虽然五次去家访,四次找他们谈话,但效果总是不大。当我第五次找小黄同学谈话,教育他不要忘记贫下中农在旧社会没有书读、受尽欺凌的苦难,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机会时,他说:“老师,你不要用过去的事来哄我,我爸爸没有书读怎么会识字?”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经过谈心,才了解到他不相信解放前穷人孩子  相似文献   

15.
“四人帮”反党集团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在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八日一次谈话中,别有用心地抛出“两种人”的谬论,叫嚷“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而不要一个有文化的剥削者、精神贵族。”张春桥果然对“劳动者”如此心爱,对“剥削者、精神贵族”如此愤恨么?让我们剥开画皮看看他红帽子底下藏着的黑心肝吧!“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这话一点也不假。“劳动者”么,当然是要的,而且  相似文献   

16.
考验与收获     
创意话题 作家林清玄在《如果麦子没有考验》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农夫向上帝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企盼明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 上帝实现了他的愿望。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 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但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  相似文献   

17.
兔子变形记     
A夏令营开营的前一天,我们四(2)班班主任夏老师把一位陌生人带进教室。夏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要记着,农民伯伯不容易,千万不要糟蹋他们的庄稼。不要吃他们的豆苗苗,不要在他们的田里打洞,不要……”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读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书,深受教益,并联想到了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也应有直指人心的力量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习式语言有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很多话已成经典,比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团结"等,平实好记,又能让人品味再三。  相似文献   

19.
北风怒吼,大雪纷飞,焦裕禄去看望一双无依无靠的老贫农。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你的儿子”。老人问他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焦裕禄是患有严重肝病的人,在大雪天还去看望两位无儿无女的老贫农,说是他们的儿子。这种热情关怀贫下中农的精神,怎不令人感动呢? 我是一个教师,心中应该有学生,特别是有贫下中农家庭出身的学生,不仅要帮助他们能够进得来,而且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读得  相似文献   

20.
一天,英国的一个名叫弗莱明的贫苦农夫正在田里干活。忽然,附近沼泽地传来了呼救声,农夫赶忙放下手中的农具,奔向沼泽地。只见一个小孩正在泥潭中挣扎,淤泥已没到他的腰部。农夫奋不顾身地救起了小孩。第二天,一辆豪华小汽车停在了这个农夫劳作的田边一位风度优雅的英国贵族下车后,自我介绍说是被救小孩的父亲,他是亲自前来致谢的。农夫说,这件事不足挂齿贵族说:“我想用一笔酬金来报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命。”农夫回答说“:我不要报答,我不能因为做一点事情就接受酬金。就是我应该做的。这时候,农夫的儿子刚好走出家门。“这是你的儿子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