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析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交流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交际被广泛运用,渐渐地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如:“拨号上网”“平台”“接口”“个人主页”“服务器”“附件”“访问”“点击”;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在网上交际所用的新生语言,是仅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如:“伊妹儿”“霉女”“恐龙”“猫”笑脸“:-)”、生气“(:-”、做鬼脸“:-p”等等。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2.
我爱网络     
我的一个号称码字能手的朋友把电脑视作“二房”,不可一日不见。可见数字化生存来势凶猛。上网恐怕是最时尚的话题,所谓“心动不如行动”正是IT行业面向大众的最具煽动力的广告用语。我爱上“网”的第一理由是,那里有一个“伊妹儿”(E-Mail),我和远在美国、日本的朋友能被“伊妹儿”的纤纤细手牵起重叙友情。现在的人越来越懒得写信,朋友之间渐渐由于地理上的距离疏远了。正当我们的联结之绳渐渐飘远的时候,我们同时握住了“伊妹儿”的手。我和朋友丹霞已经有六、七年没有见面了,自从她远嫁日本之后。我们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朋…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遇上了一点儿小麻烦,我将朋友的“伊妹儿”直接复制到电子邮件的地址栏中给他发了封问候信,可是不久就收到了系统退信,提示说好友的地址不存在。我用同样的方法又发送了几次,情况依旧,真是奇怪了!以前可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我不甘心,又手动输了一遍“伊妹儿”地址,再发出去,这次信没有被退回来!对比两封“伊妹儿”的地址后,我发现原来复制的“伊妹儿”地址后面多了一个看不见的尾巴——空格,所以信被退回来了!  相似文献   

4.
《少年电脑世界》2002,(11):35-35
电子邮件对上网的人来说,是如此的难以割舍。但是现在,许多可恨的电脑病毒却披上了“伊妹儿”的外衣。在互联网上日益猖獗,让我们对可爱的“伊妹儿”不禁有了一丝疑问:她是否依然可爱呢? 其实,要找出藏在“伊妹儿”中的病毒一点也不难。现在我就教大家3招: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打开我的网站,发现已经收到两份“伊妹儿”。吃午饭时,我对爸爸说起  相似文献   

6.
心悟今天,是教师节的前一天,班里一位可爱的小男生偷偷地跑进办公室,腼腆地对我说:“老师,你的‘伊妹儿’地址是怎样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三年级的农村学生,竟然也知道“伊妹儿”。于是,我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知道老师的‘伊妹儿’想做什么?”他依旧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说:“老师,我想给你发电子贺卡。”震惊之余,我也忍不住感叹,孩子是多么出其不意,他们总是在突飞猛进地变化着。对于一位教师来说,这是多么幸福,有这样的孩子,有这样的心意。在飞白处寻思一幅意境幽远、空灵绝荡的中国画,画面上定会有许多“飞白”。它错落有致,…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英国研究人员说,电子邮件(E—mail)很可能会在10年内消失。原因是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都已不流行使用这种通讯方式了.青少年现在喜欢的是使用社群网站,以及实时交流的工具.研究报告指出.“伊妹儿”(E—mail)已经逐渐演变成“灰妹儿”(grey mail).例如在英国,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而又时尚的事物,其发展也成了一个堪忧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语言谐音词的现状、源词、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出网络语言应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粉丝"现象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丝”是当前流行的音译词。流行的原因是:网络语言和外来语盛行;音译词与意译词的较量形式;现代汉语规范评议标准的变化及词汇演变中新词与旧词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初中时,父母给我买了一台电脑。考上北京仪器仪表工业学校以后,我开始了网上冲浪。我的第一个“伊妹儿”,寄给了远在西安的、我最亲爱的奶奶。叔叔收到我祝奶奶八十大寿的邮件后,立即骑车送给了奶奶。见到我的“伊妹儿”,奶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奶奶自言自语道:“楠楠长大了,懂事了。”在奶奶眼中,我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虽然有时通过电话向奶奶问候,可懒惰的我却从未给奶奶写过信。这次破天荒收到了我用因特网发来的贺信,奶奶立刻觉得我已经成为大人。奶奶是30年代的大学生。在奶奶眼中,只有成熟又有头脑的人,才可能应用电脑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