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5,(7):3
<正>沈阳故宫,是后金入关前的沈阳(盛京)皇宫和清朝迁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宫(或称奉天行宫),始建于1625年,初成于1636年。至乾隆时期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6万平方米。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06,(15):18-19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满清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380多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逸出了他们人主中原的最后一步。 380多年后的信天,国内一批知名学者就沈阳故宫存在的许多待解谜团,举行了各种学术研讨。由于史料缺失,专家们各持己见,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3.
杨小梅 《兰台世界》2012,(13):72-73
沈阳在清代之前只是一个边陲小镇。1625年,清世祖努尔哈赤把首都由辽阳迁到沈阳,从此沈阳的城市地位得以提升。到1644年,清迁都北京。第二年,定沈阳为陪都。陪都虽然享有与首都几乎同等的政治地位,但这一时期沈阳的城市功能还是以军事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建筑中,"亭",常常是在楼台轩榭,山石流水之中,翩然出现,成为建筑群体之中的优雅陪衬.可是沈阳故宫大政殿前的这十座万亭,却左右排开,巍峨神武,气势磅礴,怎么看,怎么就像是一个个建州女真的武士,白山黑水间起兵征战,细心守护着天眷盛京的权利和尊严.  相似文献   

5.
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的皇宫,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处理日常政务、生活起居之地,被称为“一朝兴王地,两代汗王宫”.2004年7月沈阳故宫申遗成功,与申遗活动有关的大量满、汉文档案成为珍贵的世界遗产档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查考价值,也是沈阳故宫维护其作为世界遗产的完整性的依据,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介绍了沈阳故宫世界遗产档案的保存情况及管理与保护措施,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沈阳故宫申遗成功,大量满、汉文档案成为珍贵的世界遗产档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查考价值,也是沈阳故宫维护其作为世界遗产的完整性的依据.本文介绍了沈阳故宫世界遗产档案的含义、功能及管理与保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沈阳故宫的工艺,北京故宫的壮阔,台北故宫的宝藏……从北到南,空间将它们分隔三地;从甲骨到典藏,时间的痕迹印证着同宗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由辽宁省档案局(馆)编辑的《奉天纪事》一书,日前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所有稿件都是辽宁地区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人物、事件。比如:后金因何迁都沈阳?过去有一种说  相似文献   

9.
17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于明清两代王朝"山河变色"的时刻,为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明清双方都不计代价地招募和雇佣外籍士兵,使这场国内战争具有某种国际化的色彩。为报万历皇帝复国大恩朝鲜军民废黜背明国王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2,(10):84-84
在当今世界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所有现存宫殿,就其占地面积之广阔,建筑组群之雄伟,珍藏文物之丰富,连续时间之绵长,蕴含理念之深邃,文化影响之久远,综合起来而言,可谓无与伦比。在中国,故宫是复杂的,多面的。有人用"血朝廷"来揭示帝制时代皇宫阴暗、冷酷、血腥、暴虐的一面。同时,故宫的建筑、器物、服饰、书画、典籍、档案等,早已不是皇家的财富,而都是士人、匠师、能工、夫役等,用鲜血、智慧、汗水和生命凝聚的,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后人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情,学习之心,弘扬之责。俗话说:学到用时方恨少。  相似文献   

11.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是近代世界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已为世人熟知。在近百年学术史上,堪与伯希和、斯坦因盗取敦煌文献事件相提并论的,是日本东洋史学家内藤湖南(1866-1934)对于前清沈阳故宫满蒙文文献的发现与盗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猛,好的城市形象宣传和品牌的塑造可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通过对沈阳城市品牌传播现状进行一系列研究,有针对性对沈阳市城市品牌的塑造的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