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不断更替,且兴亡的表象基本相同,被称为中国王朝兴亡的“周期律”或“周期率”。自战国迄今,有识之士不断探讨这一历史现象,使这一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西凉是十六国时期,在河西地区兴起的第二个汉族地方王朝,其领疆跨有流沙东西,在那个兵戈岁动的纷纭乱世,依旧有效地行使对西域地区的政治主权,其中后西凉政权更是直接建国于流沙以外的伊吾地区。对于这一王朝绝不能视为单纯的河西地方政权,而应进一步确定其在西域史...  相似文献   

3.
西凉是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兴起的第二个汉族地方王朝。其中后西凉政权更是直接建政于流沙以西的伊吾地区。西凉政权的创业主李暠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李暠建立西凉王朝后,与南凉结盟共同抗击北凉;治内进行行政改革,政治上军事上都有卓越建树。他想一统河西之地,称臣于偏安江南的东晋皇朝,但却终究未能如愿。以政治才略,他不足以执政;但其为人光明磊落,他的《述志赋》和《槐树赋》的才思文质均优于司马相如。应当指出,一般史书都把李氏西凉王朝在河西的统治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王朝,并不符合历史真实。自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李暠建元开基,至北魏太武帝大平真君元年(440年)李宝降魏,西凉(包括后西凉)共享国50年,传四主、历三世。  相似文献   

4.
史旭 《文教资料》2010,(33):91-92
从“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出表述来看,黄炎培先生所提之存在于传统的社会政治领域的“周期率”的主要表现为“兴”与“亡”,称其为“兴亡周期率”当是合乎出文意旨的正确概括。着眼于对原出文献的文本解读,并结合阐发者的一贯著论之主旨观之.有论者代“率”为“律”,或变换“周期率”的前饰语为“历史”、“兴衰”或“盛衰”等的提法都是:不正确的,当予纠正。  相似文献   

5.
从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直到隋朝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才又重新走向了统一。但隋王朝二世而亡,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短命政权之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毛主席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6.
曹魏封国制度因魏文帝政治气度狭隘,采取禁闭宗亲的政策,无法起到屏藩皇室的作用。魏明帝临终前举措失当,废除宗室辅政安排,为司马氏代魏埋下隐患。西晋政权有意吸取曹魏封国制度失败的历史教训。晋武帝废除州郡领兵制代以封国领兵制,强令宗亲就藩,临终前确立宗室参与中央朝政的权力格局,虽用心良苦,但终于毁灭于"八王之乱"中。  相似文献   

7.
法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革新运动。早期法家思想受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其特点是在肯定“法治”的同时不排斥“德治”。中期法家迫于战争的压力,废除“德治”原则,政策上具有国家主义特点,秦国因之而强大。后期法家将“法治”转向了“术治”,形成了一套绝对的君主专制理论,秦帝国因之而速亡。  相似文献   

8.
9.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时候 ,重温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毛泽东与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讨论如何跳出“政权兴亡周期率”的寓意深远的对话 ,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这个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问题上 ,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成功的纪录 ,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当人类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以后 ,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政权必然要自行消亡 ,退出历史舞台。这里所说的“政权兴亡周期率”不是指国家政权合乎规律的正常消亡 ,而是有其特定含意 ,是指政权因腐败被群众抛弃而灭亡。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权以及农民政权都不能跳…  相似文献   

10.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以华治华”策略的必然产物。从 1912年北洋军阀政权建立 ,到 192 8年北洋军阀正式覆灭 ,中国经历了长达 16年的封建政治、军事集团的黑暗统治。  相似文献   

11.
方月霞  金春 《中学文科》2008,(1):122-123
一、延安窑洞话兴替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1911年辛亥革命,2100多年间,在中华大地上.我国许多王朝兴亡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了一幕幕威武雄壮、波澜壮阔的历史剧。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在窑洞里对熟谙历史的毛泽东说,“……所谓‘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政党、一国家,都是如此……。”后人将毛泽东、黄炎培的这番谈话,称为“窑洞对话”。  相似文献   

12.
一、延安窑洞话兴替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1911年辛亥革命,2100多年间,在中华大地上.我国许多王朝兴亡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了一幕幕威武雄壮、波澜壮阔的历史剧。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在窑洞里对熟谙历史的毛泽东说,“……所谓‘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政党、一国家,都是如此……。”后人将毛泽东、黄炎培的这番谈话,称为“窑洞对话”。  相似文献   

13.
宗法制度虽然在西周末年就已经瓦解,但它的影响在中国却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揭示出宗法制的残余影响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不同层面,并积淀成为一种支配中国社会、调整人际关系、规范伦理道德的社会传统和文化精神,进而导致中国文化成为伦理类型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是一支从旧军阀中分裂出来,参加过国民革命,又在新军阀混战中溃灭了的军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本文试对西北军的兴亡过程作一概述,并对其所以兴,所以亡的原因试作一些探究。一、西北军的起源 1912年,北洋军阀将领陆建章奉袁世凯之令编练左路备补军。这时,曾参加滦州起义失败后被递解归籍的冯玉祥,因同陆建章有姻娅关系,被委任为该军二营营长,原滦州起  相似文献   

15.
西晋后期,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互交织,异常尖锐.流民起义的风暴,自南而北,猛烈地震撼着司马氏集团岌岌可危的统治宝座;蓄谋问鼎中原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乘机起兵割据,使北方陷入长期分裂混战之中.这场纷争的始作俑者是匈奴族刘渊.他于公元308年称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县),国号汉.刘渊死后,其子刘聪继位,于公元316年灭掉西晋.此后,羯、鲜卑、氐、羌等族相继在淮河以北建立了许多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相似文献   

16.
对于昭君和番是否为悲剧这一问题,从古至今的研究者见解不一。古代文人墨客过多渲染昭君的哀怨与悲伤,这由当时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使然。通过考察昭君故里和匈奴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看出,昭君在汉宫与匈奴处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绝非以悲剧可作定论的。  相似文献   

17.
(一) 当中国从荒漠的氏族社会进入以君主为国家象征的阶级社会之后,历代王朝无论是分裂割据,还是归于统一,都无例外地对人口的控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其最主要的表现便是建立户籍典册。据杜佑《通典》:“禹平水土为九州,人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通典》卷7《食货七》)。姑不论夏代的这一人口数字是否可信,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8.
此歌系北京大学高明教授所作。全文四百字,但却涵盖了中国五千年历史,对历史的教与学确有一定帮助,值得一读,现转摘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汪伪政权的兴亡透视了近现代中国劫难的原因,并追溯了其历史根源。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主义的统治,是造成现代中国种种劫难的根源,汪伪政权正是这三股力量的畸形儿。  相似文献   

20.
旧日王朝     
无数世纪的日月 ,就这么悄悄的流逝 ;旧日的王朝 ,已离我愈来愈远 ;热带丛林成为了我们象类的最后归宿 ,这是上天造化弄人吗 ?想当年 ,那是多么广袤的森林啊 !一望无际的绿色连绵蔓延 ,作为王国的主宰者纵横驰骋其中 ,百兽都对我敬畏三分 ,人类也对我敬而远之 ,甚至不敢小觑我们王国的任何一位臣民 ,连小小的老鼠鸡都被他们作为图腾崇拜 ,进入了十二生肖之列 !为了让我的臣民们安逸舒适的生活 ,我明令百兽以草木为食 ,眼见着子民们日渐增加 ,森林王国繁荣昌盛……可谁知道 ,谁料想得到 ,无忧无虑的太平日子持续了不久便告结束。先是水旱交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