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和谐地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的各类型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主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使教学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走向新世纪,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中学各科教学都承担着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由于语文教学是其它各科教学的基础,因而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比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语文素质的高低,决定并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因此,推行语文素质教育,既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方针出发,又要从适应社会发展的原则出发,并以此来构建语文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同时,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就是要让他们具有各自的人格和性格,实施“个性化教育”。一、语文素质教育为何应重视学生个…  相似文献   

3.
提高语文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是实现学生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双重需要,是摆脱教育功利主义的束缚,遵循语文学科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语文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涵义以及二者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一、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化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阻碍模式与模式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模式是对教学中具体内容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与内容相适应的形式;模式化则是将某种具体内容和规律的反映,当做全部内容和所有规律的反映,因而会导致形式与内容的脱节,导致对更多具体内容的本质和规律的误解,造成教育教学的失误。传统教学在形式上的最突出的弊害就是模式化,即对无论什么体裁的课文,无论什么内容的课文,无论学生群体有何差异和学生的具体个性特点如何,讲授方式永远是一种固定的流程:朗读—解决生字词—介绍作者及背景—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其艺术特色—作业训练。这种模式化不仅扼杀了文章所特有的个性,更磨平了学生理解和分析上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为这种模式化的前提是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不容置疑的话语霸权。模式化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就是运用同一个固定的公式去套不同的课文,不知道文体特点和内容差异不是运用一个固定的公式所能涵盖的,而是文体自身的个性所使然。于是,对文章的分析标准和尺度,永远是落后于时代的陈旧的社会学观念。在这种观念之下,《项链》表现的是不可争辩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我的叔叔于勤》的标准答案则始终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教师应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的舞台。作为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在阅读、写作、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和理解,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突出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成彤 《甘肃教育》2003,(10):16-16
语文教师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当今社会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因此,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个性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足:“以个性化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所谓“个性化”是指学生不断成长与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区别于他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人格的形成,情绪状态的形成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提高语文整体素质必须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点,并对语议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所培养的人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特点的。学生个性培养过程中,语文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科学的使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主旨与情感,在主动体验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来自激情、思想和青春的魅力。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个性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缺乏个性的人才可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本文从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出发,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的个性发挥,从而使每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并使语文课堂活动呈现丰富性。  相似文献   

12.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新课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中,强调人的价值,要求尊重人格,发展个性。而从未来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来看,为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服务成为未来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在平时教学中,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多渠道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影响、改变和塑造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培养问题,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小双 《成才之路》2013,(29):43-43
小班化课堂实施以来,仍有许多小班化课堂走不出大班的阴影,从而学生学得困惑,教师教得痛苦,老师体会不到小班化的精髓,教学的三维目标难以实现。在实践中,总有学生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多而掉队,问题在于课堂中教师未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扩大语文视野、提高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秦双红 《新疆教育》2012,(8):125-12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弘扬人文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王爱红 《新疆教育》2012,(9):136-137
道家主张物各有宜,宜顺应本性。“学生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单纯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揣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新课程标准极为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教师需要格外地关注他们,极大限度的接纳他们,允许他们出错,允许他们差异发展,回归自然,关注个性,关注生命,关注智慧。  相似文献   

20.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观,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人才观。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发展学生个性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在识写生字中,关注个性。教学中,我创编了"四步识字法":一看,二记,三写,四评。即先看清字形。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字和自己的实际,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