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苑》2005,(7):57-57
此种方法可让老鼠冬眠6小时并自行将其唤醒,它表明人类和动物体内蕴含了按照需求冬眠的潜在功能。科学家们认为,此项研究在医学方面意义重大,身患绝症的患可以通过人工冬眠技术来延长寿命,以此来等待器官的移植。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一种人工冬眠技术,将帮助人们实现延长寿命的愿望。通过一种人类和动物体内自主生产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1次将人工冬眠引入研究课题。据MSNBC网站4月21日报道,这项实验已通过此种方法让老鼠冬眠6小时并自行选择将其唤醒。这说明,人类和动物体内蕴含了按照需求冬眠的潜在功能。科学家们认为,此项研究在医药方面意义重大,身患绝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人工冬眠技术来延长寿命,以此来等待器官的移植。人工冬眠中的哺乳动物与自然冬眠的哺乳动物相同,自动将体温过渡为冷血动物的类型。在冬眠状态中的个体对于氧气的…  相似文献   

3.
让人类冬眠     
陈群 《知识窗》2007,(8):52-53
人类可以像动物一样“冬眠”吗?美国科学家正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少三组研究人员都在争取第一个在人类身上试验“人工诱发冬眠”技术.全球首次试验有望在今年年末启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3,(19):26-26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由植物产生的物质能延长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寿命,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能使寿命延长达70%。这一发现为抗衰老研究开辟了新路,不过科学家告诫说,这离能够延长人类寿命的“长生药”还很遥远。 近年来许多科学研究发现,控制生物的营养供应可以延长其寿命。据认为,限制生物摄取的热量可以调整新陈代谢和氧消耗,经过一系列反应,激活生物体内一种称为Sir_2的酶,这种酶与寿命延长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挪威附近的北冰洋下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一种数目不菲、处于冬眠状态的嗜热菌。这种细菌以细菌芽孢状态存在,在低于零摄氏度的海底冬眠。该项发现有可能使科学家有  相似文献   

6.
运动与寿命     
赵宁 《科学生活》2007,(6):26-27
人的寿命长短与疾病、遗传、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工作性质、地理环境以及运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中可以人为改变的主要是运动。运动与长寿究竟是什么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另一种观点认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静养,喜好运动的动物几乎很少有长寿的。运动与寿命究竟是什么关系,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给了我们确切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动物例如熊和一些啮齿类动物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它们每年都要冬眠一次,它们让自己的体温降低,甚至接近零摄氏度,以此来平安地度过寒冷而缺乏食物的冬天。对于动物的冬眠,科学家已研究了几十年,试图从冬眠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器官中找到控制冬眠的物质,却都没有获得成功。现在,研究者终于找到了控制冬眠的物质:冬眠动物脑中的一种蛋白络合物。这种蛋白络合物存在于动物的血液和脑髓液中,在动物正常生活时,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血液中,而动物冬眠时,这种蛋白络合物会被输送到脑部,使得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下降,而脑部的浓度上升。若用抗体阻断…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知道,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人类为何没有进化成可以冬眠的动物?是否可以通过技术诱导绝症病人进行类似冬眠一样的"休眠",或者使未来飞往遥远星球的宇航员进入休眠状态,以便在沉睡中度过漫长的旅途?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  相似文献   

9.
最近,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正在实验室人工构造一种单细胞模型,这种模型能够自我复制和进化,已经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这表明,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将没有生命的物质合成新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超级强大的人工肌肉,或能将科幻小说中的技术变为现实,将人类打造成超人。据这项技术的发明者称,这种人工肌肉的潜在用途之一便是应用到超级强壮的机器人身上,它能在  相似文献   

11.
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在其冬眠期间的生存状况令人惊奇:血液循环急剧变慢,呼吸节奏几乎感觉不到,体温在冰点附近波动。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大学专门研究北极黄鼠冬眠的研究员K·德苹夫指出,“很难听到心跳,无法区分动物已经死亡还是处于冬眠状态。我们面临的简直是一团冰冷的凝块”。远在太古时代,熊、旱獭、剌猥等动物冬眠数月以躲过寒冷而又饥饿难忍时光的能力就使人类感到惊讶,但是仔细研究这一奇特现象的历史并不长,大约是从本世纪中叶开始的。科学家在研究人睡眠时的生理学情况时不能不注意到发生在动物身上如此长时间冬眠…  相似文献   

12.
李彬 《科学中国》2006,(7):44-45
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电冰箱保存各种食品是司空见惯的事,在通常情况下,各种食品在4℃时的保存时间可大大延长。现在,这个原理已经被应用到最新的医疗技术上,科学家称之为“人造冬眠术”。应用这一技术医生可以把一些危重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相似文献   

13.
成宇 《百科知识》2007,(8S):7-7
在临床实践中,会有病人需要做肺部移植手术,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便携式人工肺,使用这种人工肺,病人具有更强的自主活动能力。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在医疗手术中,人们通常使用心肺复苏机为心脏停止跳动的病人供血供氧,但是心肺复苏机不能模拟真正的人类肺脏,而研制中的人工肺则不然。  相似文献   

14.
人类早就设想用冬眠的办法把那些有特殊需要的人冷冻起来,然后在日后随便什么时候再让冷冻人苏醒。但究竟用什么办法能让人顺利“冬眠”并“起死回生”呢?最近,科学家在猪的身上找到了好办法。前不久,在美国波士顿的一所医院,一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生理实验。不过,接受实验的不是人,而是一头欢蹦乱跳的猪。这头猪首先被注射了麻醉药。随后,猪的腹腔被切开,主动脉和主静脉被切开,大量血液瞬间喷涌而出。由于失血过多,猪很快进入了休克状态。这时,研究人员将一种被冷却到2℃的营养液输入猪的循环系统,这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冷却技术。由于…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无机化学研究所公布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所科学家们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将人的头发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合成出美丽的人工钻石,而该技术更有着巨大的商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燕子在不休息、不进食的情况下能飞越海洋、沙漠?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设计了一条“鸟类人工迁移隧道”进行模拟的鸟类迁徙。人们从燕子的生物基因里发现,燕子有着迁移飞行的痴迷癖好。科学家将阁楼里的燕子放入“鸟类人工迁移隧道”,置身于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实践中,会有病人需要做肺部移植手术,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便携式人工肺,使用这种人工肺,病人具有更强的自主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常遇到这种事情,补上的牙不经意脱落了,看似光滑无缝的家具不知哪天裂开了。其实这都是人工粘合剂的问题。如今,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粘性超强的细菌,也许可解决这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严炎  刘星 《金秋科苑》2012,(22):63-63
据英国每目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超级强大的人工肌肉,或能将科幻小说中的技术变为现实,将人类打造成超人。据这项技术的发明者称,这种人工肌肉的潜在用途之一便是应用到超级强壮的机器人身上,它能在寒冷的时候保暖,而在阳光照耀的时候抵挡强烈的光线。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动物冬眠,发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东西。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博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