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渎山大玉海”是我国第一件最大玉器,是琢玉工艺史上的杰出代表。最早研究“大玉海”玉质的乾隆帝释义“渎山”即“岷山”,但不产玉;周南全认为是四川之永康玉;我们自1998年首次认为是独山玉,后经亲自考察。探讨其玉质存疑、玉石原料特征、近距离肉眼观察及矿物学特征分析与对比,于2003年3月确认其玉质为独山玉。  相似文献   

2.
《类玉篇海》是金代王太编写的一部大型字书,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书。它是在《玉篇》的基础上形成的,继承了《玉篇》分部方式,又有众多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区分画段、标注字源、字无遗形三个方面。它开创了后世字书笔画检字法的先河,在字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王太生于北宋末年,生活于金代,是今河北赵县人。  相似文献   

3.
释“玉”     
葛力力 《文教资料》2011,(29):25-26
为了深入探讨“玉”字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玉”族词语的文化内涵.作者从甲骨文入手.对“玉”字在纵向的字族发展与词族义的横向扩大.尤其是对词义的文化内涵做了一番探寻,对玉族词语做了一个较完整的叙述归纳.有利于人们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词语“玉”和玉文化.  相似文献   

4.
一、从教材一幅图片说起“北伐”的那些事儿高中历史教材中大量历史图片能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历史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但个别图片因为注解过于简单,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范围,给历史教学增加了难度。在教学《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中,笔者按照人物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归纳概括孙中山一生的主要历史活动和功绩,并突出强调孙中山并未直接领导北伐,因为北伐时间为1926年7月至1928年12月,而孙中山病逝于1925年3月25日。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多媒体以它独特的直观性、交互性、可控性……架起了学生与语文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海外英语》2011,(12):16-16
有人认为钱是万恶之源。也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人视钱如粪土,也有人一切向“钱”看。其实钱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使用它。下面不妨来看看这些有关“钱”的短语该怎么用吧!  相似文献   

7.
《圣立义海》和《贞观玉镜将》是两部重要的西夏文文献。残本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影印件在国内首次公著。前者为百科性辞书,提供了研究西夏哲学思想,人文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后者为西夏兵书,详细记载了西夏的兵制和军律。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玉文化源远流长,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该文从文章结构和内容描写两方面入手,对《红楼梦》中的玉文化进行深入探析,并联系传统玉文化思想,充分展现了《红楼梦》在玉文化神韵下的美轮美奂的"玉"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和氏璧作为战国时期的玉雕精品,在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对和氏璧的玉材及产地,学界多有争论。但从文献记载、历史区划和材质特征等进行考证,和氏璧当为南阳独山玉。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多元概念,内涵丰富且广博深邃。郑欣的长篇小说《百川东到海》以广阔的历史背景、曲折的故事情节、典雅的语言文字,为读者拉开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丰富生动的民俗文化、诗情画意的语言文化。文章从上述三个方面,解析20世纪上半叶时代风云的沧桑巨变,并进一步探索民族性格及精神品质“百川东流”的心理动因与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1.
玉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尊崇的物品,比对金银的崇拜更有内涵,更有美意,这种古已有之的玉情结很值得人们去研究,这对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人所用很有意义。古代文人作品是玉情结的载体之一,研究古代诗文可以知道玉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玉所代表的意义。玉不仅寄寓着人的美德、人对生命永恒的期望,更表明了人们对和谐生活、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几经调整,多次变化。从顺治入关到宣统覆亡,大体可分为允许贸易(1644~1654)、严厉禁海(1655~1683)、开海贸易(1684~1756)、闭关锁国(1757~1841)、被动开放(1842~1912)五个阶段。要全面论述这五个阶段的情况,颇费笔墨,现仅就相当重要但说法不一,且为中学历史教学界长期忽视的“开海贸易”阶段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下朱霏凡,水性不错,蛙泳、蝶泳、自由泳无所不会。本文中提到的事儿,水性不好的读者切勿模仿!  相似文献   

14.
在有关成都历史的文献记载中,"海眼"的传说一直颇引人注目,曾多次出现在诗词、笔记小说等各种文学作品中。文章对从这些文献中所出现的"海眼"之传说作了整理和辨析:并通过文献描述,推断传说中的"海眼",可能来自于废弃之井盐。而"海眼"之所以会形成不可触碰,否则会使成都陆沉传说,则是因为史前成都平原的地理情况有着对蜀民心理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品”字在商末、西周金文中用为量词,表示事物的种类。由此可以肯定《鲜盘》中的“祼玉三品”当指三种祼礼用玉。根据学界对“瓒”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认为商末《子黄尊》中“黄瓒”应是祼礼用的玉“璜”,这种解释能为“祼玉三品”含义的正确理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陆海兼备的世界大国,海洋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交替中始终发挥了其天然屏障的作用。在北方游牧民族不断侵扰的历史环境下,统治者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西北边疆的防守,而疏于对海上入侵的防备。反映到意识形态层面,则是中国陆权主义传统影响下“重陆轻海”国防观的形成。在当代我们需要从传统地域、文化、经济及军事视角对“重陆轻海”国防观进行成因分析及思考,以建构现代国防观。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有三个以玉为名的主要人物:宝玉、黛玉和妙玉。三人是作者最喜欢和用意最深的三个人物。作者沿用儒家"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视三人为书中仅有的君子。而君子之德却并非属于儒家传统的道德范畴,而是一种属于精神层面的对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个性追求。这就是"红楼三玉"身上所具有的深意。  相似文献   

18.
贾仲明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杂剧作家、戏曲史家、杂剧评论家。其创作的杂剧《玉梳记》紧紧围绕"玉梳"这一主题意象,营造相关关目,"玉梳"自身与妓女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临别赠梳象征着对美好婚姻生活的憧憬,断开玉梳寓意爱情遭遇挫折,嵌合玉梳暗喻有情人终成眷属,玉梳微显纤丝纹路寄寓"缺憾美"的人生感慨。  相似文献   

19.
海神乐是广泛流行于洛阳民间社火中的一种器乐形式,被河南省政府、河南省文化厅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了解"海神乐"的历史渊源、恢复过程、传承方式、表演形式、乐器组合、乐队编制、生存现状等问题,对河南省洛阳市李楼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木舒沫 《新读写》2011,(10):57-57
暑假去了青岛。最初的感觉就像是到了绵延的群山之中,马路上上下下地像一个巨型过山车,都是高高低低的大斜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