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养性《选注杜诗》是元代重要的注杜选本,是现存元代注杜诗数量最多、水平极高的一部杜诗学著作。由于国内失传,一直无人对其进行研究。仇兆鳌《杜诗详注》详实赅博,对前人研究成果多有吸收,前人版本多有参照,但董养性《选注杜诗》却与仇之《杜诗详注》有许多异文,研究这部分异文,可以解决杜诗解读中的一部分困惑。  相似文献   

2.
《杜诗详注》自1979年由中华书局标点出版以来,颇受读者欢迎,2009年又一次重印出版;这期间,书中不少文字标点讹误经学者指出已作修订,但就重印本阅读一过,仍发现有一些文字标点错误,今表而出之。  相似文献   

3.
4.
康熙时期,是一个对于学问"有宏纳众流气象"的时期,仇兆鳌《杜诗详注》走"集大成"的路子也正在此风会中。"集大成"不仅是《杜诗详注》表现出来的客观效果,而且也是仇氏"瞻天仰圣"注杜的初衷。因而,模仿朱子《诗集传》,把对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的维护寓于其"辑诗传"的做法,也在仇氏对历代评杜成果的把握中体现出来,而不是对诸家旧说的简单收集。仇氏既从思想层面对过去的旧说进行了一次"净化",也从学理的层面对诸家旧说进行了遴选,因而《杜诗详注》虽然是集解形式的注本,但毫无疑问也融贯着仇氏自家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注疏发源于经部,而注疏自其创始之日起就不局限于解释单纯的字词,在<毛诗正义>中,孔颖达将单纯的字词解释称作"释文",将以疏通句义、抉发文旨为目的的训释称作"释义".同样,当将仇兆鳌<杜诗详注>中的追溯语源,寻绎典出定义为"释文",而将此外所引经史诗赋,以证诗意定义为"释义",就不难发现仇氏注释具有明显的"释义"倾向,仇氏之援引典故正为点明诗旨、申明杜义.  相似文献   

6.
夏力恕的《杜诗增注》,是清代杜诗注解中独树一帜的作,传本甚稀,价值颇高。章重在探讨夏力恕的生平和作,《杜诗增注》的版本、刊刻、体例、内容及其对杜诗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作为革命家、思想家、学问家的章太炎先生,他的论著的突出特点是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和表述上的古奥.这种特点在<訄书>中表现得尤为显著、集中,可谓淋漓尽致.一般读者接触<訄书>时往往望而生畏、望而却步.首先会被书名吓倒,笔者也不例外.这古奥的"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虽然章氏三言两语的<叙>是理解书名涵义的最好注解,但要读懂它却谈何容易!现在徐复先生的<訄书详注>出版了,为"深入深出"的章著提供了深入浅出的详尽注解(顺便说一句,目前不乏"浅入深出"的论著,热衷于急功近利而故作深奥,读起来最为痛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问世的《訄书》,是我国古典文明的一份出色的总结,是昭告现代文明的一声春雷,是与满清帝制决裂、谋求中华复兴的一篇革命宣言。捭阖千古,融贯东西,博大精深,磅礴高远,天才、睿智、激情和赤诚,成就了这部章黄学派经典的辉煌,凝铸了一代文化钜子章太炎的不朽。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表达方式,而处于天崩地裂的剧变时代,领袖潮流的先行者常常会无暇顾及形式的创新,更何况太炎先生胸藏五千年经纶,运用传统话语已臻化境而与之难舍难分。于是,我们面对《(?)书》,感到了古奥艰深、隔膜与陌生。尤为难堪者,动乱的频繁,急功近利的孜孜以求,数典忘祖的当代狂妄症的屡屡发作,以及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与干预,“造就”了我们的浮躁、浅薄与无知,使我们日益远离学术,远离真知,远离章太炎。 我们正在失去章太炎及章太炎们! 2000年12月,章黄传人徐复先生的巨著《(?)书详注》出版了。它以54万字的宏大规模,倾注了一位90高龄的大学者的毕生学识、近30年的辛勤以及对师门的深情,为章氏绝学架起了一座通向今天与明天的桥梁。我们终于能够领略《(?)书》是一座丰饶的精神宝库,终于能够感受到太炎老人是那样的亲近,他的思想和学术是那样的鲜活清新,那样具有从历史深层喷薄而出的震撼热力和辐射潜能。特别值得提示的  相似文献   

9.
1978年秋,我初问学于子云乡人石臞先生,先师亲自开列阅读书目70余种.<训诂学>开课伊始,首先命读其中<国故论衡>、<文始>及<黄侃论学杂著>等数种,并以油印本<明解故>亲自授课.初读诸书,往往不得要领,颇觉有玄妙不可思议者.先师似有所觉察,笑曰:"训诂之道,要在贯通而求本,读书自知.  相似文献   

10.
仇兆鳌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者,仇以其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汇集前代各家注释,形成自己特殊的笺注方法,把杜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1929年至1933年,徐士复先生就读于金陵大学,师从黄季刚先生.1936年以后,他到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深造并任教,直接问道于章太炎先生.他既是黄氏的弟子,又是章氏的弟子,是章黄学派的主要传人之一.由于黄氏是章氏的弟子,徐氏尊称章氏为太先生.  相似文献   

12.
郭知达《新刊校定集注杜诗》(以下简称《九家注》是杜甫诗集的宋人集注本。这部书在集注方面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对于曾风行于世的所谓的“杜诗苏轼注”,即伪书《东坡事实》,不加采录。郭知达《序》说:“如假托名氏,撰造事实,皆删减不载。”  相似文献   

13.
《钱注杜诗》二十卷是钱谦益晚年心力所注 ,钱氏从明崇祯六年(1633)开始 ,到清康熙二年(1664)去世前夕才完成全书的笺注 ,历时三十余年之久 ,花了很大的功夫和心血。细究《钱注杜诗》内容 ,与其它杜诗注本略为不同 ,钱氏并未对每首杜诗一一做注 ,而是对有感想和特殊体会的作品进行重点注释。其特点乃在于以唐代史事与杜甫诗歌互相参证 ,考察杜甫所处之社会环境 ,深刻体会杜甫思想之微妙变化 ,澄清史实 ,阐明诗意。并且对唐代职官、地理等也进行了扎实地考证。钱氏注杜所用方法是传统的诗史互证方法 ,这种方法从开始到确立经过了…  相似文献   

14.
无论杜甫自己,还是诗评家,论杜诗之主要风格,无不以“沉郁顿挫”四字概括之。《登高》《蜀相》两诗,代表杜甫七律最高成就,其风格亦可以“沉郁顿挫”一词概括。关于这一点,前人早有论述。胡应麟称《登高》“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诗薮》),纪昀称《蜀相》“忽变沉郁,魄力极大”(《瀛奎律髓汇评》)。本文试就《登高》《蜀相》“沉郁顿挫”之风格特点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中期的《杜诗镜铨》,是一部以简明精当、平正通达见称的杜诗注本。注者杨伦大胆吸收前人的注杜成果,择善而从。而他自己的注解和评论又很有创见,其独特的注解方式有以杜诗注杜诗,引《文选》注杜诗,借文法解杜诗等。相比前人,杨伦的注解更加体贴入微。  相似文献   

16.
薛梦符注是著名的郭知达“九家注”中所收录的重要一家,是比较重要的早期杜诗注。据不完全统计,现存薛梦符注有315条,内容涉及名物考释、历史典故、诗文化用、诗义辨析等。从文献学角度辑录并研究薛注的内容及其特点、手法,发现薛梦符注包含考释名物、发掘典故、明确诗文化用、分析杜甫意图四个部分,通过赵次公对薛注的评论判断其对错并分析其致误之由,发现薛注虽然整体质量不高,但亦不乏精妙之处,不仅有助于理解杜诗,也有助于推进对北宋末年杜诗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葛立方所著《韵语阳秋》共二十卷,堪称宋人诗歌批评的“巨著”。本文主要从《韵语阳秋》中谈到的杜甫思想、学杜之法两方面着手,分析《韵语阳秋》一书中的杜甫形象,以及葛立方对杜甫精神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仇兆鳌博学理念下的杜诗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诗详注》在杜诗学界不可动摇的地位,得力于仇兆鳌以博学理念注释杜诗。本文论述了清初追求博学的文化倾向、历代注杜的求博传统对仇注的影响以及仇氏以博学理念注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20.
章炳麟(1869-1936)巨著<訄书>之难读,难懂,恐怕不在成周、秦汉之下,连鲁迅也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1937)一文中说:"回忆三十余年之前,木板的<訄书>已经出版了,我读不断,当然也看不懂,恐怕那时的青年,这样的多的很."[1]1979年秋,徐复教授在洪诚教授主持的训诂班讲课时,即选了<訄书·清儒>,面对大学教师组成的训诂班学员,徐老几乎逐字逐句地讲解,可见其难度.徐老还说:"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基本观点自太炎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