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芙蓉花园环境设计为例,阐述了环境设计中设计的真正涵义——如何将具体环境地域文脉的独特性融入到环境设计作品中去,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体现.做到虽然“法无定式”——环境设计的普遍性,但“师出有源”——地域文脉的挖掘,设计真正是先“计”而后“设”——地域文脉的体现.使环境设计作品具有“特殊性”——地域文脉的表达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地下室手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关注,尤其是和各种现代理论发生了种种密切的关联, 本文认为,要透视该文本的这种丰富特质,就必须深入到巴赫金对此所作的“对话”分析之中,全面探讨这种“对话”的形式及其功能.从中可以发现,“对话”形式本身正是俄罗斯19世纪150年代那种“欠发达现代主义”的最好写照,而“对话”理论所展示出来的根本问题以及关注的“意识”,“思想”、“历史”诸层面,也正是观照现代性文化的必要视野。  相似文献   

3.
赵霞  刘朝勋 《考试周刊》2012,(85):23-23
由于时代的巨变.中国新诗产生了产生了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相似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内涵.迥异于古典诗歌的“诗言志”和“诗缘情”。虽然引发中国新诗现代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诱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西南联大学生诗人袁可嘉提出“新诗现代化”、“新的综合传统”、“新诗戏剧化”的主张,同时学生诗人王佐良把诗友穆旦介绍给世界,他们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新诗创作实际,概括出自己的诗学理论,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对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的研究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是T.S.艾略特的“有机综合论”、“艺术转化论”等理论和W.H.奥登的机智、反讽等才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战时流动性”和“国际现代主义”的视角下讨论抗战期间现代主义诗歌的三段“旅程”:1.奥登的战地行及其中国组诗;2.卞之琳的延安访问及《慰劳信集》;3.联大学生诗人们的迁徙、远征以及穆旦的诗歌发展。通过考察这些路线的联系和差异,本文力图重新提出“现代主义诗歌”这一问题。战时流动性使历史危机在诗歌领域具体化了,最终带来的是个体经验、诗歌语言、政治无意识的地形重构。这些旅程让我们认识到,诗歌与政治的紧张关系是现代主义的核心问题。诗歌的历史有效性的危机,也就是现代主义的政治想象力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是一个处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交叉点上的作家。其成名作《儿子与情人》中,以传统的小说结构与现代意识流笔法相结合.运用独特的象征手法与“诗”一般的语言,共同构建了精巧的艺术世界,体现了劳伦斯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为一体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建筑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留学生回国初期的建筑设计形式以西方复古建筑居多,他们的设计行为推动了中国近代建筑仿洋风潮的传播和延续。随后,他们渐渐摒弃了单纯“仿洋”的建筑设计手法,而更加关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近代复兴的最主要力量。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兴起的潮流中,他们又以各自的理解,通过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积极倡导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中国近代留学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设计行为以及教育活动,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建筑形式潮流的更替。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学史上,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方面,现代主义是以反浪漫主义起家的。1886年,现代主义的第一个大流派象征主义,就发表宣言公开把浪漫主义看作“敌人”;到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艾略特(1888—1965)等人,也多次著文明确地反对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但另一方面,现代主义实际上又从浪漫主义那里继承了许多东西,所以早期的现代主义常常被人称为“新浪漫主义”。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9.
李晖 《文教资料》2009,(32):94-95
艺术是人类最切近世界的行为。在人的生存中.只有艺术才能最鲜明地体现出世界各关系中的境域。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就是受到后现代艺术的点拔。它的发展是一种艺术化的过程.以艺术化为突破现代主义设计框架的方式.其本质就是艺术化的生存.本文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维方式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遵循的艺术思想.以及设计的艺术化过程等角度切入,分析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艺术化过程.探讨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艺术化本质。  相似文献   

10.
摄影艺术自出现以来,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传统画家带来了集体的“创伤”。本文旨在“创伤”理论下对摄影与绘画的关系进行探究:一方面,摄影技术的日益发展,导致传统绘画的“丧失”;另一方面,绘画遭遇创伤后,开始自我“疗救”,使艺术家们不是放弃绘画,而是提供了一种条件和机会,使得绘画形式从传统到现代主义再到表现主义以至于到后现代,致使绘画脱离现实,走向一种不受技术干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标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创造.是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是名副其实的形象代表。标志设计.无论从图案到文字.标志图形和标志文字.都得遵循从形象到意象的创作过程来传神达意。只有体现“名副其实,图文并茂.形神兼备”这三重设计境界.方能达到标志设计的至高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当下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采用以史为主、史论结合的方式,分别论述了文学转型中的三个“主义”及其基本流变:一、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三、现实主义的归去来兮。并结合有关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跨文化视角研究席孟和G.L.迪金森的儒家文明论及儒家思想与迪金森的现代主义人本美学之间的全球跨文化知识迁徙,主要分析席孟的儒家文明论以及迪金森对席孟儒家文明论的继承和超越。从儒家文明模式、席孟的儒家文明论再到迪金森扬儒抑西的现代主义人本美学,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围绕儒家“仁”和西方现代人本思潮中的“人”的全球跨文化知识迁徙过程。从儒家以农和民为本的“仁”,再到以人为本的“仁”,最后到以人的德性为尊和灵性为魂的狄金森式唯美思想,儒学西化与西学儒化同步发生,儒学成功地实现了跨文化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弘扬黑人传统文化。在《最蓝的眼睛》中她传承了黑人口头文学的艺术形式,把黑人口头文学中常出现的自然、时间等手段成功地引入到小说创作当中,并且运用多视角叙述、“碎片化”语言及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手法,使古老的民间传说绽放出新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第一节阅读鉴赏准备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外国现当代(20世纪)的文学不再是某一思潮占主导,而是流派纷呈,杂然并现。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之外,众多的具有反传统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现代流派此起彼伏,轮番登场。这众多的流派又以五六十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统称为现代主义文学,后期统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学。虽然从语义上说,“现代”是与“古代”“远古”相对的时间概念,但“现代主义”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时间概念。正因为如此,人们很难确定现代主义的起点。一般说来,现代主义以19世纪后半叶的象征主义诗歌为开端,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1950年代戒严体制下,台湾的经济、教育、文学和艺术的发展,都受到“反共复国”方针的钳制。在诗歌创作上,出现了许多反共的“战斗诗”。1950年代中期,台湾诗坛的一些诗人想打破现状,提出“新诗再革命”的口号,试图朝现代主义迈进。1960年代的台湾新诗属西方现代派狂飚突进时期。当“创世纪”为代表的激进现代主义与以余光中为楷模的温和现代主义汇成一股巨流,并生成新的典律的时候,诗坛的另一角,出现了一股反现代主义的力量,这主要以标榜乡土的“笠”诗社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文革”之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先后成为新时期文学主潮,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比较而言,现实主义主要承担了文学的启蒙意识,现代主义则致力于审美形式建构.90年代之后,在市场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新时期文学迅速走向分化,呈现出无主潮的多元共生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一、国内设计教育现状 国内现行的设计教育模式,基本上从包豪斯承传而来。包豪斯确立的现代主义设计,在观念、风格和形式等各个方面都是创造性的,她开启了现代设计的绚丽之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包豪斯人员大量移居美国,现代设计体系也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并在丰裕的物质条件和商业利益刺激下,发展成追求形式的国际主义风格,使世界各主要城市一律排列着钢筋、水泥和玻璃构建的“居住机器”。这“无论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空前的。人类  相似文献   

19.
戴望舒是中国 2 0世纪 30年代诗坛“现代派”的中心人物 ,他将西方象征主义诗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精神融为一体 ,在“隐”与“显”之间以情绪韵律创造诗歌形式 ,意境抒写精妙自然。他的诗歌艺术是对中国新诗坛诸多不良倾向的反拨 ,为现代主义文学民族化的艺术表现开辟了较广阔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整个现代主义文化的一部分,现代主义文学在审美特征上主要表现为:审美观念上的化美为丑,执意要创造一种“对抗美学”即丑学;创作原则上的注重表现,特别强调主观心灵,主观自我的表现;创作手法上的反传统而重创新,反客观而重内向性,反内容决定论而重“形式即内容”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