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日常生活中常看的电视,常听的歌曲,常见的广告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顺手拈来,巧妙利用,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问题.面对这一新课题,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怎样认识语文课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哪些特点?语文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问题.面对这一新课题,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怎样认识语文课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哪些特点?语文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问题。面对这一新课题,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怎样认识语文课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哪些特点?语文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问题。面对这一新课题,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怎样认识语文课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哪些特点?语文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 ,可谓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日常生活中常看的电视 ,常听的歌曲 ,常见的广告等 ,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顺手拈来 ,巧妙利用 ,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与生活     
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人的习惯、心智、才能不断增长和完善的过程。这种成长是在“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中发生的,是自然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完整统一,是经验与生活的融会贯通,所以,回归生活是现代课程的普遍趋向。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体现了这样的基本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综合性学习时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以看出,就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较而言,它涵盖的内容、方式更广泛,更能注重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兴趣和学习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独立的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更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是程惠萍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的一次别开生面的《“蚕”和我们在一起》的语文实践活动,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一直陪着我们,并且会伴随我们一生,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贴近生活,与生活同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学生生活中的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三方面促进语文与生活的相互提升.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一直陪着我们,并且会伴随我们一生,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贴近生活,与生活同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学生生活中的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三方面促进语文与生活的相互提升。  相似文献   

12.
语言来源于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通过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形式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能适应生活需要、整合的特点。只有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课程标特别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就是要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引导,体现生活中存在语文,将生活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创设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抓住契机,及时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利用生活实践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封闭的语言文字等的教学变为开放的生活实践化教学。只有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这一新理念要求我们进一步认清学校语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更好地改进教学。语教学与生活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语课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的能力,塑造其人精神,使之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语文教学大多为"应试"作准备,而语文教学应创设各种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景,充分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叶先堂 《文教资料》2013,(19):42-43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时代呼唤生动活泼的生活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教材的生活情味,挖掘教材的生活底蕴,拓展教材的生活维度,抒写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借助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学用语文;把教材教活,把课堂盘活,构建“诗意栖居”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相似文献   

18.
毕大林 《文教资料》2008,(28):309-311
学校语文的社会性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语言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因此,学校语文教学与社会语文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学科的社会性特点,要求学校语文教学工作者要为学生创造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条件,并在教学中更多地参与社会语文生活,而且,学校语文教学效果必须得到社会语文生活的检验,所以,学校语文教学如何与社会语文生活相结合,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学校语文教学与社会语文生活的关系的论述,寻找一条学校语文教学为社会语文生活服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兴烟 《成才之路》2009,(14):41-41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