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它的前身是1862年设立的招魂场,1869年改为东京招魂社,1879年始称靖国。“靖国”是“镇护国家”的意思。靖国神社不同于日本一般的神社,是专门祭祀阵亡的日本军人的,它在日本大大小小八万多个神社中有着独特的位置,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为宣扬为天皇献身精神而建立的,具有“国家宗祠”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靖国神社是战前日本祭祀阵亡者唯一的国家祭庙,是限制和压制国民思想和宗教自由的最大宗教设施。战后的靖国神社依旧是宣扬侵略战争正当化的场所,并且合祀着甲级战犯。随着日本社会整体保守化,政治家逐渐右倾化,参拜靖国神社又成为"潮流"。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由于其错误的历史认识以及现实的政治需要,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并引起中、韩、美等国的强烈反弹。  相似文献   

3.
周兴樑 《历史学习》2005,(12):24-25
日本政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频频参拜靖国神社,完全是一种出于现实政治需要的官方行为,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肯定近百年来日本对外之侵略行径。因此,参拜不参拜靖国神社,早已成为一把衡量日本政府是否有诚意对以往侵略战争进行反省的政治标尺。它同时也是日本与亚洲各受害国间关系中一个带国际性的敏感政治问题。长期以来,日本右翼政治势力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为着某种政治需求而一直对靖国神社情有独钟;自上世纪50年代初起,已有多位日本政府首脑(首相)及部分阁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最早以个人身份前去靖国神社参拜的是吉田茂…  相似文献   

4.
李成建 《历史学习》2001,(10):32-32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日本右翼势力不断试图歪曲侵略战争的历史,严重伤害了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日本政府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为战犯招魂是其重要表现,必然受到有关国家强烈谴责。  相似文献   

5.
6.
7.
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二战结束之后,在日本右翼社会团体和内阁的支持下,靖国神社先后将包括14名甲级战犯在内的大批战争罪犯的亡灵合祭入内,不少内阁政要还多次违宪参拜,其目的就是“神化”战争罪犯,“圣化”侵略战争。它进一步助长了日本国内为历史翻案之风,已经成为影响亚洲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自明治时期开始,日本天皇制政府通过对传统宗教———神道教的人为改造,将其上升为国家神道,使之成为维护天皇统治和对外侵略的精神工具。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崇拜有着本质的区别。靖国神社作为国家神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向国民灌输法西斯军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作用。尽管二战后日本的国家神道体系瓦解了,但通过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可以看到国家神道沉渣泛起的种种迹象。  相似文献   

9.
靖国神社作为日本国家神道神社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祭祀战争亡灵的主要场所,与日本历年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名副其实的战争神社。日本政府要员对它的“参拜”,直接反映了日本政府对二战的态度,也反映了日本政府对国际关系的态度,是国国主义势力消长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0.
“参拜风波”背后隐藏日本对待侵略战争的责任问题,那么,日本战后如何承担其侵略罪责的呢?本拟对此作一探讨,以便人们从根源上了解日本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11.
12.
二战后,日本首相、议员多次参拜供奉包括二战战犯在内的靖国神社牌位的事件,造成对亚洲尤其是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本文认为:其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有:日本特殊的文化,日本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新国家主义思潮抬头。日本只有彻底的反省和承担二战责任,才能建主一种正常、健康、向上的中日关系以及日本和亚洲各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神道教是日本民族宗教。在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吸收中国文化和宗教而成。在统治者扶持下长期为法定宗教、国教,并与政治、教育一体化,在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神道教崇拜皇太阳神为首的诸多神灵,它缺乏宗教典籍和系统教义学说,宗教生活也停留在礼拜与祭祀为主的阶段。但政治色彩十分强烈,崇尚武力,赞美战争。明治维新时出现的靖国神社,祀奉历代战争亡灵。日本一些侵略扩张分子贼心不死,又慑于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把朝拜靖国神社当作探测政治气候的气球。世界人民对此必须保持足够警惕。  相似文献   

14.
参拜岳王庙     
小时候听爸爸讲“岳母刺字”的故事,我知道岳飞是一位忠心耿耿、神勇无比的将军。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来到了西湖边栖霞岭下的岳王庙,参拜这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岳王庙的大门是扇面形,赭黄色墙的正中是巍峨庄严的重檐头门,柱子上有一对楹联,写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正是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豪迈而大义凛然。  相似文献   

15.
周兴樑 《历史学习》2005,(11):30-31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该月15日,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日本军国主义者无条件投降。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或其前后,总会有些不甘心失败的军国主义残余分子或日本右翼势力,要在东京的靖国神社前进行一番祭祀表演,包括日本首相、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在内的日本政要,也纷纷来到靖国神社顶礼膜拜。他们这种渲染侵略有理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行径,往往激起世界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民,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之害的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各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与愤然声讨,从而引发出远东国际社会的新矛盾。亚洲各国人民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结束历史问题”的建议不绝于耳。其实在外交层面上,这一问题以1972年中日复交为标志已得到了结。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日本出现推翻历史结论的动向,是“历史问题”一再燃起的症结所在。“揪住历史不放”的不是东亚邻国,而是日本。  相似文献   

17.
<正>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悍然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在一次次战斗中,美国人亲自"领教"了日军拼死顽抗的"战斗精神",他们不太明白日军为何在战场上不惧死亡。于是,美国开始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1945年,美国陆军部下令拍摄了一部名为《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的纪录片。片中解说道:"天皇对于日本人来说是最神圣的神,他一人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日本首相实在换得太勤,成为"易碎品"。究其原因,恐怕不仅仅是"材料"缺陷,更是"生产"首相的"流水线"出了问题。日本采用议会民主制,首相非直选产生,而是由在众议院选举胜出的政党主导推选。日本宪法规定,首相拥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在这一制度设计中,众议院的权限名义上凌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地区大事记:(一)2004年1月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东京靖国神社,引起中国强烈抗议。5月29日,日本指责中国开发东海油气田“侵犯日本领海”,引发外交争端。10月双方官员就此开展淡判。中日东海资源之争明朗化。  相似文献   

20.
中日间的历史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历史认识问题;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如日军遗留在中国国土上的化学武器的处理问题);三是历史牵连问题(如台湾问题);四是历史根源问题。人们一般所说的“历史问题”,主要是指历史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