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2.
怀念子冈     
著名女记者彭子冈于久病之后,在今年1月9日与世长辞了。熟悉她的同志都感到悲痛与惋惜。因为她毕生的实践充分证明,她是一位优秀的、为广大读者所深深喜爱的记者。我是子冈多年的同业,与她几度在一地并肩工作,有过较多的交往。我们都是30年代中期在上海参加工作的。她在生活书店的《妇女生活》任记者,我在《立报》编辑部做练习生。她文才出众,为刊物撰写的《史良访问记》、“鲁迅  相似文献   

3.
难拒温柔     
先做记者,三年后成为母亲。光阴如梭,昔日襁褓中的女婴如今已挎着书包走进学堂。而我,仍然在黄土高坡、戈壁大漠一带圆着一个好记者之梦。当年那种技一袭长发、潇洒当一把记者的劲头已被另一种更实在的情感所替代。 我第一次离开女儿外出,是她8个月大的时候。丈夫抱着她到火车站为我送行。列车将启动时,丈夫托起女儿一只小手朝我晃动:“快,祝妈妈一路平安,愿妈妈早点回家!”望着女儿清澈纯真的大眼睛,想到她离开车站即被送去长托,我再也沉不住气了,猛然折身离开窗口跑向厕所,让列车启动的轰鸣遮住我的呜咽。从此,我知道自己事业  相似文献   

4.
和《军事记者》的“一见钟情”是在10年前,那时我还是个肩扛一道杠的新兵。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班长那里看到了当时的《新闻与成才》,从此爱上了她。当兵的第二年就参加了军报的第七届新闻函授班。走进陆军学院成为一名学员后,仍用有限的津贴订阅《新闻与成才》。多少个夜晚,我翻开心爱的杂志,在字里行间追寻着自己的军事记者梦。真正走上兼职的新闻干事这个岗位是在两年前,从看新闻到写新闻的跨度太大了。实践后才知道,爱她还真是不容易。一次次投稿,一次次杳无音讯。在这孤独无助之时,我又重新拿起了与我相伴多年的《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5.
罗侠第一次做卧底报道是她到《华西都市报》当记者不久,那时,她刚刚结束了一段经商的经历。凭着多年的经商经验,罗侠敏锐地发现一种非常新奇的经营模式——山城重庆似乎一夜之间就冒出十几家“传销公司”。许多人被传销那种“一夜暴富”的宣传而蛊惑,但痴迷痴狂的人们却没有几个能够真正明白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群     
有位记者在《新闻出版报》上发表文章诉说身为记者的感受,标题叫《记者的尴尬》。“尴尬”一词,用得再贴切不过了。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在中国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当口,被推动着或自愿地走到了一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那么,中国记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群? 记者的热衷与自豪一位当记者的老同学打电话来约我写写当代的记者。我打趣道:“不怕我揭你们的老底?”她在电话那头咯咯地笑:“别以为记者都那么‘黑’,这  相似文献   

7.
从香港赶来采访“两会”的记者群中,我已注意到她了——曾慧燕,举着照相机, 匆匆的脚步,款款的微笑。邓大姐会见港澳记者时,通过记协的同志介绍,我才知道她是香港《快报》的记者,在香港报业公会主办1983年度的比赛(注)中,她获得了中文组最佳记者、最佳特写作者,最佳一般性新闻写作三项嘉奖。她没有大专学历,半路出家,一个28岁的女性,在香港56家报纸的激烈竞争中奋斗,赢得胜利,有多么不易!  相似文献   

8.
难忘编辑情     
写稿,在我的生涯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年下来也有上百篇稿件被各地新闻单位采用,去年还被《江山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回头看去,引我走上这条“文路”的是《江山日报》专刊部编辑夏哨荣。 论学历,我初中都没毕业,可平时喜欢动笔,有时也把自己认为较好的稿件投寄出去,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却从未能上报。几度失望,又几度重提笔杆,蓦然想入非非:我又不认识编辑,哪会用我的稿!“爬格子”与我无缘了。 1994年3月14日,近一年时间付出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一点收获,一篇题为《街头怪事》的言论被《江山日报》采用。当时的心情甭提有多激动,写稿热情顿时高涨百倍。我利用空闲时间跑东家串西家采  相似文献   

9.
她60多岁了,还迈着匆匆的脚步在祖国大地上辛勤地耕耘。邓拓曾给她赠言:“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她就是《人民日报》记者柏生。 4月的榕城阴雨连绵。柏生匆匆地从鞍山回到北京就匆匆地来到福州参加全国晚报评选活动,结束后又将匆匆地赶往皖南讲课。“还有5天时间,咱们采访几个吧。”听她这么一说,我欣喜若狂。能和这位高级记者一起采访真是三生有幸啊。我按捺住激动:“走吧,先到闽江宾馆住下。”“我不住宾馆。我从来都是到哪儿采访就住在哪儿。上次采访卢嘉锡也是住在物构所,这次就住你们公司吧。”这突如其来的一席话,我感到茫然,看来再说是没有一点用处的。我急忙挂电话让公司收拾一个房间。这是一个几平方米的斗室,一架单人板床、一张简易办公桌,一对木沙发,几乎占去了整个空间。没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圈里,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有个流传甚广的绰号——“唐老鸭”。《我从战场上归来》和《我钻进了金字塔》两本书详细记述了他的传奇经历。和许许多多读过这两本书的人一样,我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英雄记者。 踏着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如约到了“唐老鸭”的家。他一米八几的个头,背稍稍有些驼,架副眼镜,乐呵呵的,很是憨厚。我与他相距如此地近—— 这就是“唐老鸭”? 记者哲学——忘了卡帕是谁 进入“唐老鸭”的家,我就开始在能看见的空间里到处寻找卡帕的照片。  相似文献   

11.
史薇 《大观周刊》2011,(7):30-30
“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像云南的女孩子。”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妮子,她便咧着嘴操着一口新疆普通话向我说道。同样和小记一样毕业于新闻学专业的尹馨,目前正奋斗在《新疆法制报》的“前线”。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科技日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 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郭梅尼采访为什么有“一腔热情”,被采访者为什么与她“心有灵犀”?在读她的属个人体会性的文章《在人生的跑道上》中,我找到了答案,她说:“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往往有一堵墙”,“这就要求记者掌握一把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尽快地推倒”这堵墙,“使自己的心和采访对象贴近”。  相似文献   

13.
“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你们谈,对任何记者我都是这个态度!”这是已经退役的排坛名将孙晋芳对前去采访的某报记者说的话。孙晋芳对记者何以如此反感呢?原来她有难言的苦衷。某杂志曾发表一篇题为《孙晋芳印象》的专访,还配发了照片。可笑的是,照片上说明是孙晋芳爱人的江伟光,实际却是一位她根本不认识的摩登青年。有家小报,还把孙晋芳去年八月生女儿,说成是他们夫妇的精心安排。这不仅使孙晋芳夫妇感到哭笑不得,连读  相似文献   

14.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15.
现在,西安市大街小巷新修起一批公厕,各路口也竖起醒目的“公厕”牌子,人们上厕所方便多了。看到这些变化,有人一定会想起《陕西日报》在去年年底所抓厕所问题的连续报道。上厕所问题,说起来是“区区小事”,好象不足挂齿。但对具体人来说,急着解手而找不见厕所,那可真成了“大事”,还关系到城市文明建设。所以,《陕西日报》从十一月十六日起,到十二月十六日止,连续登了七篇报道(其中有该报记者荀元虎同志采访的六篇)。从批评西安市厕所脏而少开始,到西安市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在光明日报头版上接连发表了几篇短评,如《名片上的变化》、《手机、传呼机:不要扰乱会场》、《莫往会议里“注水”》,受到报社领导和一些读者的好评。其实,我已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近百篇这类文章了。有人戏称我为“全能记者”。我说,“全能记者”我还不敢当,但我一直把当一名“全能记者”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我想,体育比赛中有“个人全能”,当记者也要争取当个“全能记者”。从跨入记者行列那天起,我就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当记者,固然要以采写消息和通讯为主,但仅仅会写消息和通讯还不能算一个优秀的记者。新闻…  相似文献   

17.
没想到,我要求采访的对象,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和老同事尹任先(《大公报》原总经理)、老校友赵泽隆(《大公报》原副总编辑兼《新晚报》总编辑)一起,从香港大公报社走到餐馆预定的座位。这时,曾德成和夫人叶桦早已在等我们了。我是第一次见曾德成,但报刊上早就见到过他的文章和照片。他清秀挺拔、年轻力壮,才40多岁。叶桦更显得年轻,她是《大公报》英文版编辑。尹任先伸出三个手指,笑着对她说:“像30岁。”我送给曾德成一本我的作品选《半世纪前的大震撼》,里面有七八篇《大公报》用过,还有一篇记者生涯,专门写在《大公报》实…  相似文献   

18.
一、您是什么时候发表处女作的?那时有多大年龄? 我现在以写小说为职业,第一篇正式小说,是1956年11月发表的短篇《喜鹊登枝》。然而,我的文学生涯,是从写小演唱、诗歌,故事和新闻报道等开始的。这方面的手稿被变成铅字的,应该算我的真正的“处女作”。我写的第一篇故事,题名《姐姐进步了》,刊于1950年10月的《河北青年报》上。那年我18岁,在区委搞青年团工作。有一次我请假回乡探亲,途经姐姐家的那个村,就顺路去看她。在家里扑了个空,跑到地里才见她正跟男人们一块干重体力活计。这情景在当时来说是件新鲜事  相似文献   

19.
由四川卫视推出的《咱们穿越吧》定位为中国第一档历史体验真人秀,节目于2015年7月26日正式开播,历时3个月,节目收视率从首播排名第十八位到挺进前三,平均收视近1。网络总播放量突破10亿大关,助力四川卫视实现第一次招商一亿元,第一次平均收视近1,第一次连续三次排到全国第二。《咱们穿越吧》引自韩国《时间探险队》,虽是舶来品但获得业界和观众好评。《咱们穿越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欢乐和知识,在5次“穿越之旅”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闻系毕业生的素质缺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一次我想采访全国妇联主席,便直接打电话到北京妇联找她,被告知要采访主席必须通过妇联宣传部,答应之后约定时间才有可能通话。”“生活中的记者离书本的描叙是那么遥远,他已经失重于我想象的云朵,跌落到地面,融入人群,焦头烂额只为领取每个月的工资。”“我看到总编在印刷前撤换了一些稿件,因为收到了紧急命令。第一次我睁圆了眼睛看着总编,后来几次我连头都不抬了。”以上是一位到《望东方周刊》实习的新闻系大学生的感言。我读后心情很复杂。大学新闻系老师可能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她注定会遇到这些尴尬的事情。教新闻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