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达国家普遍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别是日本,其2002年7月通过了《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明确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目标。通过几年的实践,日本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管  相似文献   

2.
3.
4.
日本在进入新世纪后,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并通过采取完善法律制度、提供管理服务保证、优惠财税政策、促进产学研联动、加强人才培育、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立国”保障体系。对以法律保障为核心的日本“知识产权立国”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2009年提出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贯彻和实施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想实现真正的独立,首先就要实现技术独立。科教兴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中日两国国情不同,技术立国与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背景也有相当差别,所以日本的一些做法并不能完全照搬。但是,技术立国战略对我国所具有的借鉴意义也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6.
7.
核武器是一个大国政治和军事地位的重要象征。战后,日本政府明里奉行“无核三原则”,实际行动却往往背道而驰。美国一位军界专家曾直截了当地说:”只要日本愿意,它几个月之内就能拿出核武器。” 1994年6月17日,当时的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国会回答记者说:“日本确实有能力拥有核武器。”这并非是夸口失言。1995年3月,日  相似文献   

8.
自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奖以来,日本共产生了22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以日本获诺贝尔奖为基点,着重分析了为日本科技强国建设打下扎实基础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科技政策与路径,并总结了相关经验。日本的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科技战略与政策在推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结合对日本科技技术立国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通过日本战后科学技术立国战略的确立与发展的过程分析,探讨日本科学技术立国战略的本质,得出结论,日本科学技术立国的本质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0.
11.
日本实施科技创新立国发展战略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技政策、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的培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科技体制改革、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七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日本实施科技创新立国发展战略的措施,认真分析、研究日本实施科技创新立国发展战略的措施,可为我国在21世纪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谭征 《百科知识》2011,(12):17-18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世界大洋底有一条连绵6.4万千米长的巨型海底山系,这是新洋壳产生的地方;二是科学家揭示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根据板块构造说,地球的表面是由若干板块构成的,既有陆地板块,也有海底洋壳板块。由于板块间的漂移、挤压和碰撞,出现了地球表面的陆海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15.
进入20世纪70年代,伴随日本综合国力的提升,其在金融、贸易、科技等领域遭到美国施压。为应对国内外危机,20世纪80年代伊始日本提出“技术立国”战略。该战略以实现“技术引进”向“自主技术创新”转变为核心理念,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官产学”不同主体优势,实质内涵是重塑日本国家创新系统,为日本未来的科技竞争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出发,系统分析日本“技术立国”战略及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相关配套措施,讨论该战略下国家创新系统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及职能,总结日本实现自主技术创新的相关经验以及对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曾经草木茂盛、动物成群的黄东海大平原,变成了浩淼无际的滔滔大海。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洋深处,竟沉睡着一片神奇的古陆。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2011,(1):63-63
人们常说“绞尽脑汁”.而脑汁真的会“绞”尽吗?人们平常所称的“脑汁”即为大脑的神经细胞.科学家指出.虽然大脑的神经细胞不能像人体其他组织细胞那样会不断分裂更新.且平均每天有1000多个向大脑“告别”.但人的大脑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人即使活到百岁.  相似文献   

19.
玩,是大脑功能完善的必要条件,人类调节身心的重要方式不会玩是现代青少年的通病玩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学会玩也应是青少年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真成了“微世界”:微机、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幸福……其实,还有一种“微”常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微机会”和“小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