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举国体制"为我国的竞技体育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矛盾也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指出"举国体制"矛盾存在的原因,提出应该把竞技体育系统归纳到教育系统中去,去除注重金牌数量忽视金牌质量的观念,教育系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竞技体育的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依据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社会历史观点,文章就"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众体育“举国体制”受到体育理论界的关注.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举国体制”;大众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理论指导、需要借鉴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成功经验、需要协调好和竞技体育共同发展的关系、需要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4.
举国体制是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为我国运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日益强大的今天,人们对奥运金牌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理性,对举国体制也存在争议。在备战迫在眉睫的08北京奥运的关键时期,即使是从长计议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全面冷静地分析,提出真正有利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思路,继承发展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实现由原举国体制向新型举国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体教结合"已逐渐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是一种现行体制下的发展和延伸.本文探讨了"体教结合"的发展思路,为促进学校体育目标和竞技体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娜模式"是一种摆脱了由国家集中资源培养运动员的模式,运动员自负盈亏走竞技体育职业化道路;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举全国之力培养运动员.李娜的成功引发了新一轮的关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模式的讨论.通过研究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竞技体育完全抛开举国体制走职业化的道路并不现实,而应该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争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职业化体育三位一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管理制度,对我国的竞技体育的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在短时期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坚持举国体制,如何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举国体制的必要性和在实践中要处理好的5个关系,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举国体制,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中、日两国发展竞技体育历史背景和日本体育发展的方针、路线的探讨,进一步分析了日本竞技体育两次崛起原因。继而阐发了日本竞技体育的发展给我国北京奥运会后竞技体育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得出奥运会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及竞技体育功能要求竞技体育在我国会继续被政府和民众重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举国体制”;创新运动项目经营方式;客观、公正、科学对待国家运动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长久成为世界强国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模式的构建,竞技体育协调、持续发展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的优势所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增量改革和举国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最后提出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模式:竞技体育自身内部的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关系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大众体育是构建体育强国的工作重点,要建立新型干部考核制度和绩效管理体系;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要促进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多元化;坚持改革、统筹兼顾,完善"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1.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重要保证.为此,笔者透过2008年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所取得的辉煌展开理性思考,分析存在的问题,力求突出举国体制的综合效益,不断完善我国体育举国体制,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建文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2):62-64,73
大众体育具备启动体育举国体制的几个重要条件,大众体育举国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和体育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大众体育举国体制主要状况是:举国体制偏重于竞技体育;体育组织社会化程度低下;法规体系滞后;缺乏科学的指导;缺乏场地与器材.为此,政府要处于主体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众体育管理法规体系;设立社区体育指导员岗位;推进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化建设进程.使体育润泽中华民族的身心,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这才是真正的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的起步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发展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江苏省竞技体育体育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文革的停滞倒退;改革开放后的江苏省竞技体育经历了恢复、拓展、深化三个历程,并依托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基础上制定了江苏省竞技体育的"举省体制",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的优势,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北京奥运会、后奥运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全运会、足球扫黑以及转型发展等社会热点,从社会学视角论述,认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出现的社会热点,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特点所决定的,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与体育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只有通过经济、社会与体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整体的体育事业,安徽省要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与服务等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考虑。既需要安徽省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也需要具有竞技体育的强势、群众体育的活力,更需要体育产业的贡献、体育职业化的动力,还需要我省体育的科学研究队伍、体育文化产业等共同发展。进一步调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坚持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策略,畅通社会办体育事业的渠道,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在坚持中完善"举国体制",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将其从国家包袱转变为国家财富。  相似文献   

16.
牟永军 《考试周刊》2008,(18):146-147
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依据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哲学观点,对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三集中"模式体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举国体制"培养模式的发展。通过体校德育队伍建设;拓宽学校德育工作途径;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等,从而增强体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国际竞技赛场上成绩日益提高,创建了与国情紧密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基本完善了法规体系,大幅度拓展了资金注入渠道.竞技体育的成功得益于3个基本策略:体制外改革、渐进主义改革和举国体制.为了迎接将要到来的转折期,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应加快体制内的改革步伐,实行复合式的发展战略,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  相似文献   

19.
教苑新语     
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就努力推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提出了建立竞技体育‘新举国体制’的建议。民进中央在建议中指出,中国现行的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法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女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上获得金牌的项目、人数与个数,指出中国竞技体育的"阴盛阳衰"现象;利用逻辑分析法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举国体制是制度保障;世界各国女子竞技体育开展滞后是国际背景;"男陪女练"是制胜动力;妇女解放是社会基础;坚韧品质是主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