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样的课文,不一样的面孔;一样的篇章,不一样的故事。《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广为传诵的名作。长期以来在众多评价赏析的文字中,大都认为《错误》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承受的是中国历代闺怨诗的传统。至于"错误"的形成,有两说:一  相似文献   

2.
《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广为传诵的名作。长期以来在众多评价赏析的文字中,大都认为《错误》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继承的是中国历代闺怨诗的传统。至于“错误”的形成,有两说:一种认为:“错误”因女子而起,女子是主动者;一种认为“我”是主动者,错误是由“我”一手造成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就采用此说。笔者以为,这些理解有其可取之处,但存在一些应当纠正、澄清的错误。《错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这是正确的,但既然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那就不应当理解为描写了一个女子如何如何的诗,…  相似文献   

3.
郑愁予的《错误》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然而,对此诗的解读,却见仁见智,至少有两种说法,相持不下。诚然,我们可以用“诗无达诂”的古训不了了之。但笔者以为,诗人创作时必然只是一种情感,诗中也必然只蕴含着一个特定的故事——那怕只是个虚设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郑愁予的《错误》可以多元解读。可以理解成缠绵徘恻的闺怨诗,可以解读为自伤漂泊的羁旅诗,也以解读成关于错误的哲理诗。  相似文献   

5.
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的经典篇目,本文作者以诗人的目光来审视这首诗作,认为此诗不仅是一个哀而美的故事,而且里面包含了两处巧妙的倒装和三类奇而妙的喻象,以及四个无奈委婉的否定句.  相似文献   

6.
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的经典篇目,本文作者以诗人的目光来审视这首诗作,认为此诗不仅是一个哀而美的故事,而且里面包含了两处巧妙的倒装和三类奇而妙的喻象,以及四个无奈委婉的否定句。  相似文献   

7.
《汉语拼音方案》 是给汉字记音的一套符号,也是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现代汉语的语音教学离不开 《汉语拼音方案》.怎样才能学好 《汉语拼音方案》,在教学和工作中运用好这套方案,是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思考的问题.论文结合现代汉语教学的实际,对这套方案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与说明.  相似文献   

8.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错误》@郑愁予  相似文献   

9.
《九歌》是屈原在故楚祭祀神歌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是原始初民祭祀心态的文学呈现。正因为这种取材的特殊性,加之表现手法的多样化,给后来的解读工作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前贤时彦多从不同角度给以诠释,有的过于坐实,有的过于空疏。本文从祭祀和抒情诗的角度出发,企图探求《九歌》的真正主旨。  相似文献   

10.
11.
林芳的《老师,我爱你》是一篇反映当代校园生活、关注教育问题的小小说。作者用她那沉稳而又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当今中学校园特殊教育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是校园师生常能见到而又尽力回避的话题。但是,作者敢于触及锋刃,揭示当今中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数与式1.概念不清,概念混淆很多同学对"数与式"中的概念认识不清,其实只需要记住其本质即可.如绝对值表示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其结果一定非负;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相反数和倒数,简单地说,相反数是符号相反的数,而倒数则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相似文献   

13.
“通”——以通达、贯通、仁通求变通、运通、流通的思想,即维新变法的思想,而不是激进革命的思想——是谭嗣同《仁学》思想的精髓与主旨。希望有仁慈的君主、清明的君主专制政治、仁通平等的封建伦理道德、通达流畅的社会经济文化运行境界,才是谭嗣同仁学思想的实质。谭嗣同秉承湖湘,学派理学思想源流,希望朝廷存“仁心”,行“仁政”,从“匡扶社稷”的思想来分析,谭嗣同依然是一个“吁天”的传统士绅。  相似文献   

14.
15.
解读无错误     
一我们知道 ,理解是整个阅读活动的核心和本质。阅读本来是见仁见智的个人行为 ,可是长期以来 ,受传统文化“大一统”意识、师道尊严以及应试教育的束缚和误导 ,人们在解读文本时 ,往往禁绝个性 ,唯上、唯书者居多———“《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麦琪的礼物》是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甚至《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① 。语文课上 ,老师不厌其烦的向学生灌输这些东西 ;训练时 ,通过大量习题将其硬塞进学生的大脑 ;考试时 …  相似文献   

16.
卡夫卡日记和书信中的相关评述及梦记录为读懂《乡村医生》提供了线索,作家与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复杂联系由此可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理解这一作品的重要参照,《乡村医生》的若干场景可以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找到来源并得到解释,而这一作品反过来也可以看作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戏仿;语言学一精神分析的分析还可以切入到作品的微观层面,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主义式的整合,呈现作品生成的机制;以文学、哲学和宗教传统为参照,作比较研究与寓意解读,可以揭示出这一作品深广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7.
《儿童钢琴初步教程》(全三册)是有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非常适合于少年儿童弹奏的初级钢琴教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不论在技巧上,还是在乐感上或是在乐理知识方面都能够使弹奏者的弹奏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较快的提高。但是在教授这套书的过程中,笔者却发现在这些谱子当中出现了许多错误,现将错误谱例一一例举:  相似文献   

18.
刘洋 《现代语文》2009,(12):110-110
好诗,不一定都有美好的意象,但一定都有通过诗中意象,而向读者呈现出来的一幅绝美的意境。《错误》就是一首具有这样特质的好诗。  相似文献   

19.
清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几千年来,作为一条品评人物的标准,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士人;作为一种调适人物心理的杠杆,帮助无数落魄之士,在精神上找到了平衡。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不断膨胀,真正的清高之人已很难找到,也就很少有人能懂得它的真义,清高的概念正在从主流的文化传媒中淡出,这种文化缺失,直接导致现代人的人格猥琐和精神贫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学李新 《学苑教育》2012,(12):90-91
从三个方面解读《锦瑟》:逝去的追寻和超然的存在,诗意的悲壮、悲壮的执著,永远的追忆,从而得出结论,《锦瑟》是一首关于“逝去”主题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