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听了几位教师的《自然》课,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物体”这一组课文时,普遍忽视了这类课文的核心问题——教给学生认识物体的方法。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物体(一)——水”时,只是要学生认识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也与牛奶、酒精作了比较,而对认识水的方法——观察法就一语带过。在教学“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怎样认识物体(四)——金属”等课文时也不向学生谈认识这两类物体的方法。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未弄清教学这类课文的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第五册“怎样认识物体(五)——岩石”一课是继怎样认识物体(一)水,(二)空气,(三)土壤,(四)金属后的第五课。前几课学生分别学习了一些运用观察、对比、实验来认识物体的方法,给学习本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本课要认识的物体——岩石比认识前几种物体难度要大。虽然“石头”是学生常见的,但有关石头的知识学生却几乎是空白。同时观察方法需要综合运用,观察点需要灵活掌握。而学生在观察中还往往反映出不仔细的、笼统的、不精确的弱点。据此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取了“由扶到放”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验,去鉴别物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主要教学过程是:  相似文献   

3.
自然教学应注意增强趣味性。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好游玩的特点,以游戏形式组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水的压力和浮力》一课.在游戏中渗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融合趣味游戏.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课前,教师拿两个装眼药水的玻璃瓶,用胶布  相似文献   

4.
耒阳县城关小学李老师的“圆锥体积”试验课,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主要特点是教师能遵循学生认识规律,较好地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辩证地统一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一、联系出活实际认识新概念为让学生认识“圆锥体”这一新概念,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1) 启发联想——教师出示一圆锥形物体(陀螺),问:这是什么?在你们熟知的物体  相似文献   

5.
《水的浮力》是自然第五册的第十四课,这一课是继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册中认识了浮和沉的现象之后,认识水的浮力的又一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水的浮力;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认  相似文献   

6.
“分类游戏”是一堂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分类能力的课。许多学生认为分类仅是一种游戏的方法,而不懂得它是人们认识周围物体的手段之一,不能认识理解到分类的意义和作用。怎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呢?靠列举许多事例说明分类的意义和作用,小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接受,因此,可在学生的分类练习中,增加一个内容:将自  相似文献   

7.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从认识物体开始的。认识千姿百态的物体,必须掌握认识方法及认识程序,具备一定的能力。自然教材安排了《怎样认识物体(一)(二)(三) (四)(五)五课书,通过认识水、空气等五种物体的属性,掌握认识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在课外去探索大自然,获取更多的知识。教材选择了学生接触较多的水、空气、土壤、金属、岩石作为认识对象。认识物体的基本属性,学生不难掌握,认识物体的基本方法就不易掌握了,教学  相似文献   

8.
《空气》一课,教材编排在《水》单元之后。与前面认识过的固体、液体不同,空气由于其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怎样激发学生对空气的研究兴趣,是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需考虑的问题;再者,本课与《水》这一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前已学到的有关知识,如对物体形态的感  相似文献   

9.
如何准备,如何设计好“有结构的材料”,过去我是不重视的,满足于“有教具、学具”去上课就认为不错了。在教《怎样认识物体(一)、(二)》这两课时。由于设计不同,效果有极大差别,这才引起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有结构的材料”一定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包含有概念形成过程的活生生的东西,它是教师匠心独运的体现。——编者) 《怎样认识物体(一)——水》这一课,我为每组准备了装满水的水槽和玻璃杯,让学生去观察,了解水的性质。课上学生如何去玩水?如何从中探究水和其它物体的不同,如何了解水的特点?这些我并没有认真去考虑、设计。结果,探究开始后,有的学生盲目玩水,有的坐在桌旁漠然观望。研讨时只有少数同学能讲几条水的特性,大多数学生是在听了别人的发言之后才知道怎么回事的。  相似文献   

10.
《溶解》是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六册第六课,该课是在低年级学习了水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有溶解其它物体的性质。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溶解,初步建立溶解概念,然后通过判别一些常见物体能否溶解来巩固溶解概念,最后指导学生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的课型(自然课课型的新划分中的一种课型)。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溶解,能正确判断某种物体能否溶解在水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分析《流动的水》一课是二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册内容是科学课的起始教材,重点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体验科学课的探究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为后续科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水与生命”“浮与沉”之后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本课是在学习了《怎样认识物体(一)——水》,初步认识水的性质的基础上,认识水有压力和浮力的特点。本课又是为第十六课《船怎样行驶》和第二十一课《水力和风力》打基础的。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水有压力和浮力,并初步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通过揭示物体的沉浮规律,向学生渗透“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  相似文献   

13.
巧用课本插图──教《怎样认识物体》(一)的体会陈建华小学自然课本第一册第二课是第一次教儿童用观察的方法学习《怎样认识物体》及初步认识水是什么样的物体。课文第二部分的4幅插图是引导学生应用第一部分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认识物体并指导学生在用眼、耳、鼻、舌...  相似文献   

14.
教学分析《流动的水》一课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册内容是科学课的起始教材,重点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体验科学课的探究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为后续科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水与生命浮与沉之后进行教学的,主要从指导学生欣赏并比较动、静状态的水入手,通过感受流  相似文献   

15.
怎样设计认识图形(二)的练习课 要教好认识图形(二)的练习课,教师首先应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脱口而出地说出哪些模型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哪些物体属长方体,哪些物体属正方体;  相似文献   

16.
《沉和浮》一课教学生认识沉和浮的现象,使学生知道哪些物体在水里沉和哪些物体浮,还要求指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浮的物体沉下去,使沉下去的橡皮泥浮起来。我认为这一课是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好材料,启发学生去观察,去思维,去创造,要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P76-78页。【课前琐思】本课主要让学生经历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这是分数含义的一次拓展。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相似的编排方式,通过循序渐进的安排,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分数的本质。课前预计学生能够将多个物体平均分,但是对于描述并理解"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是介于教学大纲与教材之间的一种教学指导材科,包含一系列特定的教学预期成果,是教师对学生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期望,是衡量学生是否实现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具体标准,如小学自然第一册第二课怎样认识物体(一)——水,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认知领域的应用层次是:1、会用液体、固体概念描述物体的形态;2、会用感官直觉法(看、听、  相似文献   

19.
一、诱导学生产生顿悟教师在进行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时,诱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悟出实验现象反映出的科学道理。例如《水的浮力》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悟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同样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道理,在学生已经有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认识基础上,提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  相似文献   

20.
《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实录,反映出学生在认识“水蒸发带走热量”时十分顺畅,我感到有一疑问。 我曾经多次听过《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学生每次在认识“水蒸发带走热量”时总感到困难,我们也曾对此作过分析,认为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只有用皮肤去感觉物体的冷热的能力,由于没有热传递方面的认知经验,所以在认识这一问题时感到困难。这与刘晋斌老师在教《壶嘴高低的科学》一课时,由于学生还没有水平线的认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