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各个学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实习都被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今,新闻是一个热门专业,全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新闻专业,每年培养的新闻专业学生可能已经供大于求。在人才供大于求、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搞好新闻实习并非易事,实习生需要不断的努力。到新闻单位实习不是实习的唯一途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常常利用课外时间创办各种小刊物,在校内分发。国内大学新闻院系似乎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外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内部,即重视作为新闻专业学生必修课的到新闻单位进行的所谓“大实习”,…  相似文献   

2.
2005年2月28日,是大学开学第一天.吴廷俊院长却在几天前就开始了他的工作。在接受我们采访之前.他刚刚参加完学校的一个会议。一回到办公室,他便和我们聊了起来。年整60岁的他,以他那特有的求真风格纵谈新闻与新闻教育,做真人与做真新闻、做真学问……我们一一记录下来.希望它能引发更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中国高校新闻专业发展十分迅猛。目前已有660多所院校设置新闻以及相关的专业并大量招生。仅就辽宁省来讲,就有十多家高校设置新闻专业并招收本科生。这些年我们在办新闻专业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量的新闻人才,但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中国新闻学会会长何梓华在全国第四届广告教育学术年会上指出: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闻教育的四大缺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教授介绍。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统称新闻学类专业点)开始了“超常规”发展。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年~1999年。5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年~2004年,5年又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70个;  相似文献   

5.
正1986年,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招收了国内第一批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生。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目前,专业已成长为河南省级特色专业,河南省重点学科,高教新闻传播学会编辑出版分会会长单位。专业现有学科成员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7人。成员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另聘请业界兼职导师14人。拥有编辑出版学和出版硕士两个硕士学位点,编辑出版学和新媒体编辑两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生近200人。专业重视学术交流,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联系紧密,与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英国龙比亚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以  相似文献   

6.
刘黎黎 《今传媒》2004,(4):61-62
新闻专业是高校的热门专业,无论哪类学校都跟风似地争相开设此专业,学生们要么出于对新闻事业的景仰,要么很功利地认为新闻工作者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不菲的收入,因此,选择新闻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我也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四年的本科教育已经结束,却发现我所接受的新闻教育并不完满,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可能不能胜任新闻一线的工作,反思四年的专业学习,学了些什么,又欠缺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黄辉 《今传媒》2013,(6):150-152
本文通过分析财经大学新闻专业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了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提出要全面依托财经大学开办新闻专业的有利因素,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建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措施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理想就业。  相似文献   

8.
杨溟  张强 《新闻与写作》2007,(10):15-16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从2007年起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新传媒系,其中媒体融合作为该系重要的新闻专业方向招收了全国第一批80名本科学生,被称为中国试水媒体融合的"黄埔一期"。学校聘请国内著名传媒人、先后参与创建现代快报等媒体并任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副总编辑的杨溟执掌该系,引起业界普遍关注。本刊特约该校新传媒系主任杨溟、上海证券报专副刊部副主任张强撰文介绍其专业设置动机、培养模式和将来的就业方向。  相似文献   

9.
姚声正  郭赫男 《新闻界》2005,(2):108-109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新闻传播业进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期。加上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并轨扩招.新闻传播业成为各高校热门专业,新闻教育也随之超常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除综合性大学办有新闻传播专业外,不少理工、师范、财经、政法、教育、民族、体育、艺术类高校,也纷纷办起了新闻传播专业。除公立大学外,一些民办大学也开设了新闻传播学院或影视学院。从办学地区上看,除直辖市、省会城市外,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只有十来所大学有新闻专业,现在已经发展到全国500多所大学设置了新闻专业。到2005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由1994年以前的66个发展到661个,其中2004年一年间就增加了202个专业点,在校生也超过13万人。①然而由于高校人才的泛式培养,在新闻教育中缺乏人才的专业细分,在实际求职中,缺乏竞争优势,与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区分度不大,这是长期困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彭立  陈佑松 《新闻界》2004,(2):22-23
1999年秋,我们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始招生。至今已经招收了五个年级的学生。在我们的教学结构中,广电新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研究,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我们认为,把树立学生的新闻意识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结合起来,应该成为广播电视新闻教学深入探讨的课题。广电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的教学,既具有一般新闻学教学的共性,又带有不同于此的个性。这种“个性”特征,在我们看来,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与“艺术感觉”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1987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辽宁省档案局和本溪市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了本溪大学档案中专部,开始在全省招收四年制档案专业中专生。1996年更名为文秘与档案(办公自动化)专业。1998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档案大专生,档案中专部更名为档案系。2000年,挂上了“辽宁档案大专部”和“辽宁省档案干部培训基地”两块牌子。此后,又与有关院校合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大量新闻类院校的涌现,这就使得高校培养的新闻专业人才大量增长,新闻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趋势。而其他专业的人才也大批量的涌入新闻传媒的队伍中,这就无形之中给新闻专业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反思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伊文臣 《青年记者》2012,(23):76-77
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大学新闻专业的教师既应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还必须具备新闻素养.教师的新闻素养不仅会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当教师把新闻素养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时,会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新闻意识,形成牢固的新闻思维.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担任此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更应具备深厚的新闻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专业主义实施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敬 《新闻世界》2009,(12):123-124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客观性和中立性。加强新闻专业主义的建设,一方面应推进传媒的市场化改革,完善新闻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应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促使专业理念内化,同时加强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主义教育,重构媒介和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角色与功能,改变新闻从业者的群体结构,构建一个专业的传媒生态。  相似文献   

16.
谢六逸从大学、社会、学生三个角度阐述了兴办专业新闻教育的必要性.在办学实践中,他注重从业务素养和品德素养两方面培养学生,还支持他们进行学术研究.谢六逸的这种思想对当时的报业现状具有极强的针时性,而且他在新闻教育事业上的成功为国内各大学新闻系提供了模本,他还启示后人要视野开阔、善于向国外学习.  相似文献   

17.
编委点击     
蓝兰吉林省吉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江城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1965年6月生,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学学历,高级编辑。1987年开始在吉林大学从事新闻教学与科研工作,1996年调入江城日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005年任江城日报社副总编辑,2013年4月任江城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兼任吉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她新闻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推动理论融于实践,推动地市级党报实现新闻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09,(1):19-19
日前,江苏省2009届新闻专业毕业生招聘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举行。2009年江苏省新闻传播专业类毕业生人数增幅高达27.8%,是所有专业中增幅最大的。本次招聘会有5000余名学生进场,岗位只有近干个,供需比达5:1。  相似文献   

19.
"诊所式"新闻法教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法学,是随着中国新闻法制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院校纷纷将它设置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必修课后,课程体系相对成熟,教材建设初具规模,师资队伍逐渐壮大。但由于《新闻法》尚未出台,新闻法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又都很强,要上好这门课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20.
李建伟 《新闻界》2006,(3):115-116
河南大学新闻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新闻学兴起的热潮发展起来的,经过近20年的发展,河南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构建了富有专业特色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2002年4月,河南省第一所培养新闻与传播学专门人才的学院——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