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人们有了旅游的时间和经济条件,那么南方的人1月份要到北方去旅游,你就得根据我国冬季气温变化规律。在旅游准备中考虑好如何像北方人一样去应对北方的低温。如果你一个人正在野外旅游,突然钟表坏了又想知道大致时间的时候,你不得不考虑如何运用地球自转和太阳的移动规律去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
我国物理教育界前辈朱正元先生曾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这一方面是我国教育条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倡导用简单的生活物品演示深刻的物理道理。多创造一些生活化的小实验,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真实、亲切,更能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生活化”小实验在物理教和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我辈“拿粉笔,站讲台”的人而言,虽不致“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但至少也需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性子,走得进书本。毕竟“传道、授业、解惑”需要的是真学问、真技能。所以孤灯独对、埋首书本、孜孜不倦.即使不能成为生活的常态,至少也该是生活的一部分。可是若干双有形无形的手,把我们的生活当草纸,随意涂抹.任意勾画,使我们的生活淹了章法,乱了色调,丢了主流,改了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其青 《山东教育》2014,(Z6):75-76
教育的本真在于关注活生生的实践,为学生的完满生活做准备。作为地理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学习对现实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将这一理念融于课堂教学,并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深入思考和探究的课题。一、从生活中来,服务教学现今的地理教学大多只注重学科,这种做法不论是从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来说,还是从其自我完善的角度而言,都于长远发展不利。作为教师,不能把课堂作为急功近利的加工作坊,而应在地理教学中有机融合社会元素,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生活。《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陈志强 《考试周刊》2013,(45):137-138
初中地理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生活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死"的知识中学习到活的东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仲 《小学生》2010,(11):52-53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牛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侣导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倡导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原方案关注幼儿当前的生活状况,从幼儿的生命需求出发,很有价值。方案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了解人们服饰的变化,启发幼儿思考有关健康生活的问题,萌发了幼儿关心、照顾自己的意识,值得肯定。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健康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幼儿的行动上。为此,教学应采用"从幼儿生活中来、到幼儿生活中去"的策略,给予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多实践多体验,促进幼儿习得必要的健康行为。一、从生活中来1.制定发展目标在生活中,幼儿已经感受到秋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是解决写什么的最好办法。”因而,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必须解决作文的题材问题,应使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平时活动中寻找灵感和体验。但很多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因无素材可写,只能胡乱地编、抄、仿、背,造成写作内容贫乏、千题一试,千人一面、层次不分,缺乏联想……因此,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将从重知识、重理论的接受性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从单一的认知性转向多维的体验性,从机械的决定性转向互动的交往性.由此,新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必须切合实际,灵活运用教材进行具体、生动、有趣、直观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吴宗兰 《教书育人》2012,(22):31-32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要实现使学生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的教育目标,我们就必须采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方法,实现小学品德教育的生活化。一、从生活中来"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  相似文献   

12.
能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渴望、对地理知识的熟练驾驭是一个地理教师的幸福所在。所以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关键,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生活,走向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13.
秋天来了,学生们便早早的开始了企盼……为什么期盼冬天呢?因为冬天太美了!雪花白白的,很可爱!我们还可以打雪仗!嗖……砰……一连串对冬的赞美从学生的小嘴中涌了出来,作为老师的我仿佛已听到了那飞舞的雪球笑裂的声音。我知道,在他们心中,一份热乎乎的、美美的  相似文献   

14.
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走进课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形象直观。同时让学生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感悟数学、理解数学,并能运用数学。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必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得更有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权启训 《考试周刊》2010,(7):184-185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出现了好学、难考试、难做题的现象,不少中学生都说化学是“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的科目。本文作者调查发现苏北一些教育薄弱的地区,高考选化学的学生逐年减少.化学教育出现了危机。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本文作者从衣食住行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化学学习可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简简单单学化学。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过:“不会用语文的人是弱者,善用语文的人是智者,多用语文的人才是强者。”初听这句话,很难理解,认为过于夸大了语文的作用。因为语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是语言的代名词,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学习语言了,学生在学校就算不听语文课也很少不及格。因此,现在的语文教学呈现出了及格率最高,但高分率却极低的状态,最终造成了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视度不够。又因为语文知识的零散性需要长期积累,而越发对语文缺乏兴趣,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在于为学生提供体验数学的机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生活情景的创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色彩。如在教学完乘法后.我和学生进行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当时我是这样来创设情景的: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春游。  相似文献   

18.
蔡贵娟 《中国教师》2009,(Z1):494-495
<正>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而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生活的园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治课堂应是一个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感、充  相似文献   

19.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它可以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的生活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靠学生自己完成”.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信心,获得成功感,就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把数学知识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来一形成理论性认识一再到生活中去,必将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