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基础知识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简称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有如下一系列优美性质 :性质 1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 ,反之亦然 .性质 2 设O为△ABC的外心 ,则∠BOC =2∠A ,或∠BOC =3 60° -2∠A(还有两式 )  相似文献   

3.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是学习初中几何证明的重要奠基阶段,关系到同学们对几何知识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是今后证明较复杂几何题的基础.下面就部分内容的学习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4.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其他图形的重要工具.学习时必须掌握全等三角彤的判定方法.本文举例介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对应”的思想贯穿始终.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部分(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是学习和应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重要基础;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学习的重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难点;正确迅速地寻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是关键.下面就如何学习全等三角形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如图 1 ,自△ABC的顶点A作一直线AD ,交BC边于D ,使得△ABD与△ACD有相等的内切圆 ,那么称做满足上述条件的线段AD为△ABC的等圆线 (因AD把△ABC分成的两个△ABD、△ACD的内切圆的半径相等 ,故取此名称 ) .关于从三角形的某个顶点引它的“等圆线”是否存在且惟一 ,文 [1 ]作出了肯定回答 .由此可见 ,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等圆线 .本文将介绍三角形等圆线的一个性质 ,并从其应用中可以看出 ,用它解决一些问题是很简捷的 .定理 1 自△ABC的顶点A引等圆线AD ,交对边BC于D ,设△ABC的边BC =a ,C…  相似文献   

8.
找全等三角形是几何问题中证明线段相等最常用的手段.怎样才能熟练地找到全等三角形呢?  相似文献   

9.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质是证明角或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是初中几何的奠基石.因此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关键,是进一步学好后续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三角形全等是初中几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近年来,有关全等三角形的创新题目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特采撷其中部分中考题共赏(根据大家学习情况,题中的“证明”全改为“说明”.)  相似文献   

11.
在几何证明(或求解)题中,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以沟通题设与结论,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现举例说明.一、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相似文献   

12.
定义1 D、E、F分别为△ABC边BC、CA、AB上的内点,且BD/DC=Abn/Can,CE/EA=BCn/Abn,AF/FB=Can/BCn,n为任意实数,则称AD、BE、CF为△ABC的n次幂的内角分角线(图1).当n=1时,即为内角平分线.  相似文献   

13.
14.
15.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之一,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批十分新颖的有关全等三形的几何题,我们不妨称之谓“全等三角形创新题”,这类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双基和创造能力,现加以归类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17.
关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教学 ,初中《几何》教材[1] [2 ] 都是采用举例引入而不予证明的方式编排的 .为什么不给出证明呢 ?据说是因为证明涉及无理数理论、极限思想等 ,学生尚不能接受[3] .下面给出一个无须涉及无理数理论、极限思想的证明 ,供教学时参考 .定理 如图 1 ,△ABC中 ,若DE∥BC ,则 DEBC =ADAB=AEAC=MNMC(其中MN和MC分别是△ADE和△ABC的高 ) .证明 如图 1所示 ,构造 AFBC ,过D作GE∥BC ,过D作HK∥AC ,过C作CM⊥直线FA ,垂足为点M ,而交直线GE于点N .∵S△AFB=S△ABC,S△AHD=S△ADE,S…  相似文献   

18.
全等三角形有一条基本性质: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生活中,人们利用这条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来测量矩离,在解题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条性质来说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相似文献   

19.
马占山 《中学教研》2004,(1):48-48,F003
若三角形一边上的一点和这边所对的顶点将三角形的周长二等分,则称这一点为三角形的周界中点,并将以三个周界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周界中点三角形.  相似文献   

20.
在探求结论是等积式(比例式)的几何证题时.若能根据题设和图形特征,恰当添加辅助线巧构相似三角形.借助其特殊性质,往往会使得某些看似无法解决的几何证题迅速找到解题途径,直观易懂,简捷明快.这样不仅能使问题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现略举几例加以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