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为,我们的宇宙可能是虚拟的,是一个"外宇宙人"用"电脑"模拟出来的。他们可能是想通过"电脑"模拟他们自己的"宇宙"的形成与发展。宇宙中万物的运行,都是程序运行的结果。这个程序就是科学家们苦苦寻找的"终极理论"。  相似文献   

2.
李鹏 《今日科苑》2012,(2):67-68
在美国影片《黑客帝国》中,人的大脑中被植入电脑芯片,其思维和行动,甚至从出生到死亡都被整个电脑网络构成的"矩阵"所控制。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现在人造生命已经实现,有生物学家担心,这种情形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变为现实,未来电脑黑客可以设计出一种电脑病毒,将化学物质植入人脑,控制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人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常常会产生许多有意思的想法,例如多重宇宙、量子意识和时间机器等等。其中最有意思的观点,是认为宇宙不是真实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更高级智慧生命产生的电脑模拟中。不管这个观点是否合理,有一个问题还值得我们去探讨:我们能否模拟出一个宇宙,成为一个人造宇宙的上帝?而且里面的生命如同我们人类一样聪明,会去探寻他们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智能手表、无人驾驶的汽车、穿在身上的电脑……这些美国科幻大片里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玩意,常常让人想入非非,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拥有.可是回到现实中,难免心情一灰,认为这些不过是科技幻想而已. 这你就想错了,科学幻想从来都是发明创造的引航标.如今,美国科幻大片里这些新鲜玩意儿正一天天变成现实,走进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在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所写的系列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高级智慧生命为了找到"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答案",建造了一台超级电脑"深思"来进行解答。"深思"花了750万年进行计算和验证,最后给出了一个看似荒唐的答案——42。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宇宙学家和天体生物学家马库可夫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37。他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基于一种极富争议的观点——即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地外智慧文明在地球上创造出来的,而且地外智慧文明还特意地留下了某种信息。他认为,这种信息就保存在遗传密码——DNA转  相似文献   

6.
<正>从古自今,人类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生命起源的脚步。可惜,我们对于生命的发生史只能猜想,却不能实证。或许,科学家最热衷的就是在实验室创造原始生命的各种"零件"了。而这其中最著名的要属1953年的"米勒实验",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的实验。在实验中,米勒得到了多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这个实验向我们表明,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可能的,氨基酸便是电闪雷鸣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常常认为外星生命可能会存在于像地球一样的行星上,但外星生命更有可能在别处。行星上一无所获许多科幻作品常常会提到,在某一颗遥远的卫星上住着外星人。例如,《星球大战》里郁郁葱葱的森林卫星恩多,《阿凡达》里美得令人窒息的卫星潘多拉,而恩多和潘多拉都还围绕着一颗类似木星那样的气态巨行星。不过在现实中,我们连一颗太阳系以外的卫星(系外卫星)都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命教育缺位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在本质上是有生命的.然而,当代教育中生命的缺位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由此,站在生命哲学高度上,反思当代教育中生命缺位的现象,从现实人的需要出发来构建生命教育的体系,探讨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的应有作为,正是本文之主旨.  相似文献   

9.
当住在曼格拉邻近村落的孩童看到"傻瓜电脑"(simputer)时,他们是如此欣喜若狂.虽然有少数孩童曾在学校里见过电脑,但将这台仅是手掌大小的"傻瓜电脑"拿在手里时也不禁惊叹不已.而它的惊人之处远不止此.它能说会道,用的还是孩童们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科幻世界里的单轨铁路 阅读几十年前的科幻小说很有趣,我们可以把文章中描写的景象与现实科技进展进行对比:小说中描述的什么技术现在已经实现了,现在的什么高科技,小说没有预料到。例如50多年前畅销的科幻小说《随时飞往火星》,文中描述了在飞往火星的途中,电脑几乎没有起什么作用,而这与现实是不符的。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正在迅速地"拟人化",人工智能或许将很快超越人类智慧。到时候,科幻小说中见面先问"你是不是自然人"的对白,也许将成为现实。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生物科技》上的一篇学术论文称,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用一根人造纤维"接通"了人脑和电脑,可以将光学信号和药物直接传到大脑,并用电脑记录大脑神经行为。此举在科技界引发讨论,随着人脑和电脑的联通,人体是否也将成为"机器思想"或"人工智能"的外部设备?  相似文献   

12.
阮华君 《知识窗》2013,(13):46-47
智能手表、无人驾驶的汽车、穿在身上的电脑……这些美国科幻大片里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玩意.常常让人想人非非.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拥有。可是回到现实中.难免心情一灰.认为这些不过是科技幻想而已。  相似文献   

13.
"一生爱好是天然"这是吴征镒院士在写给五哥吴征铠信中一首自作诗当中的一句话,让人颇感唏嘘。2013年6月20日,这位有着"植物电脑"之称的老人在97岁的年纪作别人世,他对于华夏大地山川植物的记忆和情感,留在了文章里、论文中,以及每一种他观察研究过的植物里。  相似文献   

14.
正毒大米、毒家具、毒胶囊,市场上有毒的产品真不少。但还有一件产品,让人意想不到竟也会"放毒",它就是电脑。电脑中的有毒化合物2006年,绿色和平组织在全球五大笔记本电脑品牌:宏碁、苹果、戴尔、惠普和索尼的材料中,用x光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电脑里含有许多重金属和化合物,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可能引起人类健康问题。例如,这五个品牌里,有三个电脑内部接线含有聚氯乙烯(PVC)。PVC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长期暴露于PVC环境中,可  相似文献   

15.
过客 《今日科苑》2012,(16):55-56
忘记《终结者》中的"天网"吧,在我们现实世界中许多超级计算机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问世的超级计算机能处理更多的信息并且比传统电脑处理速度更快。最早的超级计算机是西摩-克雷研发的CDC6000。它从1965年开始投入使用,虽然只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的孩子会健康吗?这是每一位即将做父母的人所关心的问题。现在有一项技术,通过电脑上模拟你和你爱人DNA的"重组",就能让你们对未来孩子的健康有个大致的了解,譬如孩子易患哪些疾病等等。你或许会问,电脑的模拟能反映真实情况吗?当然可以!因为从生物学上来说,孩子的DNA无非是父母DNA的重组,重组过程已  相似文献   

17.
《学会》2011,(2):35-35
<正>2010年12月12~14日,在湖南省文明办、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红十字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等单位的指导下,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关爱生命万里行"  相似文献   

18.
无妄之灾     
<正>我从没想到这会是自己生命中的最后几分钟——至少我们中的多数人称其为生命。这是间相当气派的会议室。我这会儿正坐在黑色真皮座椅里,听那些人争论一个无聊的话题——关于"为什么少数特权者可以拥有绝对的决定权,而民主却要让步于它"。  相似文献   

19.
腾讯科技讯(过客/编译)忘记《终结者》中的“天网”吧,在我们现实世界中许多超级计算机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问世的超级计算机能处理更多的信息并且比传统电脑处理速度更快。最早的超级计算机是西摩一克雷研发的CDC6000。它从1965年开始投入使用,虽然只有一个CPU但是却提供了100纳秒的时钟频率,这在当时是最快的。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超级电脑就像核电站旁边的一条鱼一样快速发展进化。  相似文献   

20.
邓侃 《科学与生活》2009,(11):26-29
<正>手机与电脑不再是网络的终端,当传感器也成为网络终端之一,网络世界便出现了大片处女地,接入了"实物的世界"。1995年夏天,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自动售货机,出售的可乐比市场上的便宜一半。所以,很多学生都去那个机器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