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一代学者罗家伦始终坚信大学应以学术独立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基点,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作为清华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始终认为教育可以复兴民族文化,文化可以拯救国家命运。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育人观念的载体,罗先生的大学理念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摘要:在当代民族复兴进程中,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与自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共识。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为进一步理解并探索“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表征、动因、内在逻辑模式以及重建所需坚守的思想理念与可能的实现路径等问题,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讨论的细致与深化,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文化传统”相关代表性论述,并对“武术文化传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尚武精神、武术门派、拜师仪式、民俗武术等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再造,构成了当代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典型性表征;武术主体寻求身份认同与自我启蒙、经济诉求与表征再造、“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是中国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重要动因;对武术文化传统符号的历时性借用与共时性置换构成了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内在逻辑模式。研究最后提出,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传统的重建,应秉持自身的传统,抱持一种面向日常生活的动态传统观,避免犯历史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的错误,走“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重建路径。  相似文献   

3.
儒学之兴,在于儒者振,还是儒教盛?儒学之难,在于儒者之感,还是儒教之弊?若还归问题本身,有必要对六十年来大陆儒学的历史与境遇进行一番追问与考量.从根祗上言,我们认为,真正儒学之不振非儒教之困顿,乃儒者之伪滥.当下大部分儒者在生命人格上的降止、陨落,儒家内在的明道正谊的理性自觉、至善万能的生命直觉与成人至圣的终极追求等真精神的萎缩、失落,儒者自身的异化才是儒学不兴的主要根由."人"之不存,"道"将焉附?  相似文献   

4.
回溯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百余年时间里历经初建期、发展期、低谷期和繁荣期。这之中,由吴俊升、张君劢、姜琦等学者就“我国教育哲学该如何发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哲学论战”,可谓开启了教育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先河。此后,我国教育哲学在中西文化融合内化基础上致力于外在超越,在不断探索中走上了自觉建构的历程。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哲学亟须寻求自我新生。至于如何实现,必然是要在寻根溯源基础上赓续前行,在横向各派哲学之广域对话与纵向各时代哲学之传承融合交错中实现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的"中国梦"。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所有奋斗目标的关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人才兴国"之路,培养、使用大批品德高尚、知识渊博、能力出众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才强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坚持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教师的精神自由理应成为必要保障,应引起更多的关注.本文将从哲学层面和教师权利等方面就此展开论述,强调教师的个体精神自由对于教育教学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延陵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代白话诗人,在新诗创作、外国诗歌及其理论译介、青年诗人培养等方面均做出积极的贡献。他的诗作处处洋溢着人格独立、个性解放的"五四"时代精神,除此之外又有很多超越"五四"时代的诗学旨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创作实践及生活等方面所秉承的自由精神,这种创新的自由精神贯穿在其诗歌创作及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对于"五四"启蒙初期的诗人来说,这一主张无疑是伟大的、值得钦佩的。  相似文献   

8.
台港新儒家学者唐君毅、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阐释共同出现了三大悖论:一是他们所谓"纯粹之艺术精神"实则无法"纯粹",二是艺术精神与道德精神表面并列实则并不平等,三是在他们建构的"中国艺术精神"里,艺术最终被"精神"湮没,成为可有可无之物。悖论产生的最终根源在于他们标举"中国艺术精神"的指向并非艺术,而是文化精神和价值。他们以心性之学解读中国传统艺术的路向是对宋明儒学的延续,而非超越。  相似文献   

9.
从隐喻的视角看,西方大学经历了从"象牙塔"到"动力站"的历史嬗变,象牙塔精神遭遇了守护派与走出派不同的态度,但这两种态度不是矛盾对立而是"和而不同"的。中国大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象牙塔精神,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建立象牙塔精神,使其成为中国大学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路翎在继承鲁迅开创的"心灵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同时,力求有所拓展和创新。他试图通过"原始强力"的描写,去发掘人民精神中的反抗因子,发现人民"自我"意识和"人"的意识的觉醒。因此,当他笔下的人物受挫、失利或失败时,就不再像″精神胜利法″那样倒回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是以强悍的力量去反抗外部现实世界,充分显示人民高昂的战斗精神和反抗旧秩序的潜在力量,从而体现人民积极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但是它多少有点脱离实际,并不像鲁迅概括出的"精神胜利法"那样具有普遍和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背景下,“金课”概念和标准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建设思政“金课”势在必行。“伟大民族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金课”建设的标准,以“伟大民族精神”内容教学的视角,着力探讨高校思政“金课”建设之道,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影响中国足球竞技与足球事业发展水平的因素众多.但在众多的原因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中国足球发展还缺乏一种文化支撑力.生命道德精神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文化驱动力,可以成为中国足球蜕变发展的一剂文化“良药”.中国足球事业整体上存在文化精神的空场,表现为足球管理者群体、球员群体和球迷群体身上的生命道德精神“缺位”现象.管理者群体在理念上要向“生命道德性”转变、管理方式上向“生命关怀式”转变;球员群体要加强生命道德文化的知识学习、自身技能训练与道德素质训练需结合起来;球迷群体的文化“补位”需要通过媒体营造一种生命文化氛围、需要通过球迷领袖引导球迷文明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赵氏孤儿是集历史性、民族性、悲剧性于一身的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千百年来以小说、戏剧等五彩斑斓的形式源远流长、享誉中外。较之于西方竞相迭出的诸多改编译本、剧目,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者们根据历史素材增删改编的各种版本所表现的内容、形式虽轩辕迥异,却始终一脉相承的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中国伦理精神,在舍生取义、切己、为人的中国伦理精神博弈中,赵氏孤儿被灌注了强大的生命力,将中国伦理精神的民族性、独特性与崇高性演绎到极致。  相似文献   

14.
在《仲夏夜之梦》这部喜剧中,绿色世界成为一个中心,它汇集了以仙王仙后精灵所代表的仙界,公爵所代表的雅典最高权威者,四个青年所代表的新一代的青年贵族和昆斯波顿所代表的社会底层手艺人。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身份,们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莎士比亚并不只是简单地将绿色世界描绘成现实世界的对立物,而是饱含着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同时还表达了对艺术自由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传统中就已经具备了民主精神,体现为皇权相权分立与政权开放。只是这一传统由于少数民主的特权政治才被中断。中国传统政治并不具备民主所必需的公共精神。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国体制,因此在历史中屡屡出现皇帝侵犯制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出现的"假球"、"黑哨"事件为切入点,从赛事组织者与持票观看赛事表演的球迷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出发,讨论现场观众的权利保护问题。按照以下逻辑顺序展开:体育赛事观看服务合同概述,体育赛事观看服务合同的本质要求与合同根本违约,现场观众基于合同违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分析、法制保障分析以及严格限制适用条件,建议在这种订立合同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确认参赛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即确认存在"假球"或"黑哨",现场观众情绪极为波动的特殊情况下,应当给予现场观众以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一时成为全国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简单解析"钱学森之问",分析中国教育现状,给出如下观点:高校体制改革,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创新思维模式培养、渗透,是解决问题直接而较简单的办法,但仅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社会制度导向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层面上探讨“龙”文化的发展脉络,说明在明清两代“龙”才上升为王权的象征。指出龙是多元的,与王权的关系是虚伪的;龙是民间、民俗的吉祥物,也是中华民族心理上的徽记。  相似文献   

19.
具有生态文学内蕴的文学作品早在18世纪中期件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诞生。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浪漫派文学”达到了生态文学的创作高度。19世纪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成为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20世纪前苏联“自然哲理小说”对生态文学做出了更深的开拓。生态文学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被遮蔽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态文学批评运动兴起。直到此时,它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生态文学。  相似文献   

20.
莫言的中篇小说代表作《牛》中的主人公罗汉是莫言少年时代的影射。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文革时期,主人公通过扮演小丑希望引起大家的关心和注意。在太宰治的私小说代表作《人间失格》中,主人公大庭叶藏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他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在日本这个要求社会成员高度一致的国家,只能带着"丑角"面具生活。通过对比两大作家的丑角精神,发现莫言和太宰治写作视野和写作风格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