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首次发布了"泛癌症图谱",并以27篇论文集形式发表在《细胞》杂志上。该成果是历经10年完成的癌症基因图谱系统性研究的总结,补充了基于TCGA项目发表的30多篇肿瘤的研究论文,拓展了"泛癌症研究报告"。有专家评价,它是十多年来开创性癌症研究的"巅峰之作",这份癌症图谱何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拿过无数的国内外大奖,至今仍然在为事业进行奔波、奋斗;他是一位科研工作者,研制出了能够超前检测癌症的高科技测定仪;他又是一位管理者,带领着自己的企业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记者有幸见到他,是源于今年10月29日中国发明协会的颁奖大会.他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发明创业奖".他,就是史光辉.  相似文献   

3.
曹操是一个英雄,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志向远大,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休养生息、安定民心,显示了高超的政治智谋;他文武兼备、足智多谋,体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但是不能否认他极端利己、奸诈、残忍的一面。终其一生来看,功大于过,是一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相似文献   

4.
<正>在南县的田间小道、沟港、河叉,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腰板挺直、步履矫健的长者,陪同着一些退休的老专家,时而临田察看生产状况,时而与农民群众交谈,他就是县老科协会长彭忠阳。他为了搞好"三农"服务工作,专门请了一批"诸葛亮",在南县播撒科技星火。谁能想到这位长者竟还是一位两年前咽喉曾做过大手术的癌症患者。手术半年后,病情得到稳定,他又继续为老科协的事业奔走,进一步践行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的粮食安全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在粮食灾害的侵袭中,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顽症。小麦受锈病的危害重者减产30-40%,甚至绝产。上世纪50年代锈病大流行年,我国小麦发病面积达1亿亩,减产6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夏季征粮的总数,可够1700万人一年的口粮。这引起了周总理的重视,他指示:"要像对付人的癌症一样抓小麦锈  相似文献   

6.
虽然生物医学在不断进步,但是提及恶性肿瘤,依然令人"谈癌色变"。癌症一直在威胁着人类健康,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及癌症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除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预防不到位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问题的关键,许多科学家一直在与癌症作斗争,试图找到一种药或治疗方法来解决癌症问题,为病患造福。来自复旦大学药学院的杨永华研究员就一直潜心于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和抗癌药物靶标发现的研究,他的研究方向为分子肿瘤药理,包括肿瘤基础研究、抗肿瘤药物靶标发现、药物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7.
癌症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疾患,其发病人数之众、死亡率之高,已经到了淡癌色变的程度。为了对付癌症,世界各国在积极探索癌症发病机理的同时,普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制有效的抗癌治癌新药。紫杉醇(Taxol)——一种从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茎皮中提取的新药应运而生,并被公认为具有克癌制胜的效果,它如一枝红杏,在抗癌治癌事业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科技快递     
癌作为致命的顽症,是目前人类最难对付的大敌之一。1996年6月,美国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生物系米尔顿·泰勒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发现,一种能引起人生病发冷的腺病毒有可能用于治疗癌症。一次,泰勒给有癌症的老鼠注射了天然腺病毒,结果意外地发现,许多老鼠身上的肿瘤奇迹般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9.
《青海科技》2014,(4):95-96
<正>毫无疑问,癌症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健康头顶的一度乌云。由于环境因素,工作压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加上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疾病中的头号杀手。1/中西医结合司能是攻克癌症的最好途径中西医结合是攻克癌症的最好途径。中国比别的国家攻克癌症的希望更大,原因就在于我们有中医药。中医药在治疗癌症上具有两个优势:一是"个体化治疗"。中药讲究"辨症施治",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治疗方案,这和目前癌症的个体化治疗理念非常吻合,二是"综合治疗"。中药一般具有多个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在癌症治疗中是多兵团作战,比之西医的单兵种作战,有其独到之处。此外,中药是经过长期的实验证明有疗效才被投  相似文献   

10.
在长久的沉寂之后,叶企孙的名字,又重新被人提起.说他是中国科技基石,一点也不为过,他是杨振宁、李政道等国际知名学者的老师;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半数以上是他的学生;他创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并培养出50多位院士;早在读博士时,他就以论文<普朗克(Planck)常数的测定>把握了科技界的新潮流,而名声大噪.然而,这样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却在1952年离开清华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1967~1977年间,忽然销声匿迹,仿佛科教界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1.
从小就在山里长大的我,听说报社要组织去江西三清山游玩,心中很不以为然。不过听说三清山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三清"就是指道教的玉清、玉华、玉虚三位神仙。而我对道之祖宗--老子始终有着极大的兴趣。"道之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个"千年老道",怎会有如此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12.
正话语的力量美国一家医院里,一位病人被诊断为癌症,他的主治医师自以为幽默地说:"你体内有定时炸弹。"没想到,这句话却像一颗子弹打中了病人,并且时刻回响在他耳边。结果,病人的身体越来越差,六个月后去世。尸检和解剖后,医生意外发现他根本不到死的时候,因为癌变的肿瘤仍然很小,尚未扩散。这种情况发生不止一次,科学家发现,很多病人不是死于癌症本  相似文献   

13.
<正>认识书法家许坚同志,是在2010年春夏之交。本院筹备"中国首次军人的崇高书画艺术大展",一位温文尔雅的书法家亲自到本院送来了他的作品。几位在场的书法家称赞他功力雄厚、书写认真、独具特点。而他谦称自己"半路出家",工作之余,兼习书法。不久,他在本院举办的中国首次走进崇高理论研讨会上发言《由"一点"想到的》,以平和、清晰的声音阐述了书法中"点、横、竖、撇、捺"中的一"点",与生活中的"一  相似文献   

14.
周金霞 《知识窗》2010,(3X):56-56
<正>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须做到"爱"和"严"。一、富有爱心,关爱每一位学生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位叫万思华的同学,他的成绩不好,字写得差且很多字写不出,上课也不听讲,更甚的是他作业也几乎不写。看到他这种现象我很着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位驰骋在药剂学领域的先锋人物.兢兢业业地耕耘在药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上已有15年光景;他完成创新制剂研究30余项.成功开发了一批创新制剂.在药物制剂研究的道路上已跋涉了26个春秋;他发表了数量可观的科学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6.
<正>虽然说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和社会担当,但其实很少有科学家将科普做得很好,不过在2013年的时候我见识到了一位将科普做得很好的科学家。在许多人眼里他是名副其实的"天文学家":国家天文台博士毕业后留台工作,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到信息与计算中心主任。他通过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将天文学数据结合,主持创建了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他是谁呢?  相似文献   

17.
"一生爱好是天然"这是吴征镒院士在写给五哥吴征铠信中一首自作诗当中的一句话,让人颇感唏嘘。2013年6月20日,这位有着"植物电脑"之称的老人在97岁的年纪作别人世,他对于华夏大地山川植物的记忆和情感,留在了文章里、论文中,以及每一种他观察研究过的植物里。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宫恩年参加了在美国洛杉机召开的国际骨科研讨会,全世界有150多位骨科专家参加。他在会上宣读了自己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论文。他向大会郑重宣布:他采用的手术方法,加上中药配合治疗,辅之以按摩推拿,使2000余名股骨头坏死者在短期内康复。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对付蚊虫的方法很多,且很先进,但在古代,由于卫生条件没有现代好,科技手段落后,蚊虫对人类威胁更大。因此,人们会更积极地采取各种对付蚊虫的手段。那么古人是怎么驱蚊虫?现代驱逐蚊虫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烧蚊香,古人会这么做吗?从史料记载来看,古人对付蚊子也会烧蚊香,不过说法不一样,古人称之为"熏"。熏,即俗话所说的"烟熏火燎",这是古人夏天对付蚊虫最早也最流行的方法,也最有效。从《周礼》记载来看,先秦周朝王室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中,医生发现很多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特别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吃非常热的食物,每顿饭都恨不得吃那些刚出锅的东西。咨询一位被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饮食情况,发现他平日不但喜欢吃烫嘴的饭菜,还非常喜欢喝热茶,就是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他中年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