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还记得儿时跟同伴一起快乐奔跑的画面吗?还记得小时候你爱不释手的那个玩具吗?还记得童年时邻居阿姨对你的夸奖吗?相信,在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或多或少存留一些美好的片段,我们把它叫做记忆。因为有了记忆,我们的人生多了很多可以回味的美好。记忆是每个正常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我们对它都很熟悉。但最近一个关于记忆存储的最新研究却打  相似文献   

2.
<正>人的感觉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模模糊糊"。但别出心裁的科学家却想通过测量,把这"模模糊糊"的感觉定量化。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两个相差20克的苹果有经验的人掂一掂很容易就感觉出来,但是两个相差20克的西瓜,想掂一掂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     
正为啥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多数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理智上明明知道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场景是第一次遇到,但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人的"提取记忆"出错有关。"提取记忆"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回忆",比如我们考试答题时,脑子里回想书本上的内容就是一个提取记忆的过程。当你认为你见过某物、某人时,其实就是你提取的记忆与现在面对的某物、某人匹配。大多数时,我们提取的记忆是正确  相似文献   

4.
丽娜 《世界发明》2003,26(1):39-39
谁都希望自己有很强的记忆力。可是应当承认,人的记忆力差异十分明显。专家认为,每个人生来的记忆特性就不同。有的儿童在婴儿期就表现出非凡的记忆力,记事极早。我们注意到,有的人记忆力超常,甚至表现出极大的记忆潜力,而有的记忆力却很差。  相似文献   

5.
爱在教育中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它能将爱变成种子,种进每个人的心田;它能将爱变成养分,滋润每个人的心灵;它能将爱变成阳光,温暖每个人的世界。作为幼儿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孩子们用童真的心来向我们寻求对世界的认知,而我们面对懵懵懂懂的孩子们,首先应该明确爱的力量,坚信只有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本文从三个方面:爱心、细心、耐心,阐述如何捧着一颗心,将"爱"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爸妈调侃起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但是自己却毫无印象,难以相信自己当年曾做过那样的傻事。为什么关于婴幼儿时期的事情我们一点都记不起来?如果你问别人关于人生的最早记忆是什么时候,很少有人会回答是在牙牙学语或蹒跚学步的时候,而几乎所有人的记忆都是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时期开始的。科学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对自身真实的记忆都始于3~4岁,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童年遗忘症"。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失忆"呢?  相似文献   

7.
杨菊贤 《科学生活》2008,(12):86-86
在当今社会,健康活到百岁是正常的生物规律。有一句流行的话这么说:"六十以前没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高高兴兴一辈子。"这当然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美好的愿望,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呢?现代生活中许多人有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看起来很微小的习惯,都是现代  相似文献   

8.
<正>说到明星,总能让我们想到站在舞台中央、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人,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同样有着很多明星,他们是家长的宠儿、是同学的标杆,看上去,他们是老师最省心的孩子,然而,事实却不尽是这样,他们有时反而是令老师费心的对象。"优生"是每个老师都喜欢的,我也不例外,每当看到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看到他们独树一帜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倍感欣慰,都以他们为傲。说到肖晶晶,老师们肯定会说"这孩子,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真是让老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常常回忆同一件往事,那么到后来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回忆早已不再是最初的真实记忆了,相反地,那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加工",被完全"整容"过后的记忆。事实上,我们在进行每一次回忆时,大脑都会提取出上一次对这件事的记忆情景,而我们最初的记忆早已不见了。有人感觉不解,如果每一次我们都在回忆上一次回忆中的情节,那么我们的记忆不是应该永远不变吗?然而实际情况却比我们想  相似文献   

10.
回首往事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因为岁月的风雨会模糊很多的记忆。对于48岁的全国人大代表郝富霞来说,尽管18岁进入成人时的记忆还仅仅是贫困,但其后三十年,却无论如何要用"翻夭覆地的变化"来加以梳理。"改革开放改变了9亿农民的命运,我们农民发自内心感谢‘三十年’!"  相似文献   

11.
李旭 《百科知识》2015,(3):41-42
<正>每个人都经历过抑郁情绪,抑郁症也是心理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科学家认为"抑郁"是我们在应对重大生活事件,比如分离和疾病,所发展出来的一种适应性的方式。人类为什么会进化出这种令人痛苦的适应方式呢?抑郁情绪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呢?如果换个角度,我们或许会发现抑郁心情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街头,政府提供了诸多设备良好的商铺,却没有商贩去租用,商贩们宁愿在寒冷的冬天沿街叫卖,也不愿搬到温暖的商铺中去经商。问题出在哪里呢?让人头疼的反公地悲剧许多人都知道经济学中的"公地悲剧"现象。一块公用的草地,每个人都可以在草地里放牧。为了个人的发财致富,人们都到这块草地里放牧。因为草地是大家所有的,没有人会考虑如何让这块草地可持续地拥有青  相似文献   

13.
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4.
关于《皇帝的新装》-- 这是古老的童话,但它告诉了我们;隐蔽自己真实的思想,人就开始虚伪;而从众的思维会制造闹剧,但却会离我们需要的真理越来越远.在中国,说真话对每个人似乎都特别难,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按不同种类把记忆分为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中期记忆几类。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片断直至最小的细节人们都能记得很清楚;你问自己亲近的人,父母、爷爷和奶奶,他们会对你谈起几十年前的一些趣事;童年时熟记的乘法表永远留在记忆中。这就是长期记忆。你看了一部电影,读了一本书,但是过了很短一段时间,你就会把这部电影、这本书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人家介绍你同某人认识,而你在重新和他见面时,却怎么也记不起他的名字。这是短期记忆。中期记忆是一种特殊的分类,只需要记几分钟的东西就属中期记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次重复需要记住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二个人在平等对局中的对抗,然后用自己的策略对抗对方,合作还是背叛?在博弈如何选择策略,便会带领我们走向不同的结果和收益,而最终的"双赢"则是我们每个人想要的结果。每个选择,不能看表面上短时的获利,比如你选择了背叛对方而对方选择合作,表面上看起来,是你获得了较大的利益,对方是亏损的,但在实际中,就象"囚徒困境"一样,具有长期关系和重复性,因而每个人都能够惩罚对手曾经的背叛。这样,双方的合作因若有一方被叛会得到惩罚而得以产生,从而导向一个较好的结果。所以,为了避免背叛的惩罚,还是一开始就遵守规则。最终,我们唯有选择按规则处事,从而达到我们想要得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人在接受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所占用的时间比任何一门学科都贯穿时间长,应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最高。但反观现实却不尽然,究其原因,正是学校体育的目的不明、任务不清、系统性不强所造成的,大量的资源用于学校体育中,但受教育者从中能得到什么益处?如何处理好训练与教学的关系、如何协调好快乐与刻苦的关系、如何认识健康与体育内在联系、如何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等等,这一切都取决于学校体育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在提倡"以人为本"教  相似文献   

18.
郭丽 《世界发明》2009,(8):72-74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这是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的话,看似简单,却又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生活”二字并不仅仅包含“生存”与“活着”的含义,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抓住每一分生活的乐趣,这是许多人都梦寐以求却苫于无法实现的生活现实。而有这样5个小伙子,他们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所喜欢的事业,并且享受着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记忆既是人神经系统的一种重功能,也是人类生存进化的重要基础。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记忆很好,但是,相比于人类其他类型的记忆来,神经记忆有时是很不靠谱的。比如,DNA遗传记忆是最稳固和最强大的记忆,免疫记忆同样要比神经记忆更靠谱。  相似文献   

20.
正不能从别人的胯下爬过,不然长不高;小孩别玩火,不然晚上会尿床;不能捉鸟,不然会因手抖而写不了字;西瓜籽要吐掉,不然头顶会开花……每个人的童年生活虽然各不相同,但被"谣言"哄骗的经历却很相似。有时不小心做了这些事,心里还会隐隐担心。长大后再看这些儿时的俗语和禁忌,每一个都是笑点与泪点齐飞。打喷嚏是有人在想你俗话说:"一想、二骂、三念叨。"在长辈面前打了个喷嚏,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