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42年9月9日,广西桂林良丰雁山别墅。处于颠沛流离困顿忧患中的“伟大学人,一代宗师”陈寅恪,为将要公诸于世的论文《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写了一篇极富情感的序言: 卢沟桥事变前寅恪寓北平清华园,周一良君自南京鸡鸣寺往复通函,讨论南朝疆域内民族问题,其后周君著一论文,题曰《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者是也。此文寅恪初未及见,数年之后流转至香港,始获  相似文献   

2.
据说日本的小学生初入学,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一番“忧患”教育,告诉他们:日本国土小,自然资源十分贫乏,民族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从小就把“忧患”的种子植根于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以强化儿童的民族忧患意识。这可算是日本国的“启蒙国情教育”了。这一点倒很值得我们借鉴。回顾我们的“启蒙国情教育”,以前总一味地讲“地大物博”,导致学生缺乏“忧患意识”,盲目乐观,不思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史上是国家民族苦难奋斗历史,人们对国家民族的忧患,对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进行了反思。忧患引起反思,反思是为了自强。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身上的有着宽厚的仁爱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处世方式和文学创作,也集中的体现了我们民族可贵精神。在柳宗元的一生中,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始终没有忘记的是仁爱和忧患。在他的创作中,无论是何种体裁,无论是那个时期的作品,贯穿始终的主线都是爱与忧。仁爱和忧患在柳宗元身上,又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因仁爱,忧患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因忧患,仁爱表现得更为宽厚。他的人生悲剧,可以说,是仁爱和忧患的悲剧。他的不朽,也是仁爱和忧患精神的不朽,是民族精神的不朽。  相似文献   

5.
河汾诸老是金朝诗歌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他们生活在金元之际,经历了朝代鼎革的社会大动荡,亲身体验了惨痛的现实,产生了深沉低徊的忧患情怀.他们忧患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忧患自己的艰难处境,更有黍离之悲、故国之思的家国忧患.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是未来的民族希望,他们的身心发展与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队伍迅猛增长,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然而,勿庸讳言,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存在着日渐缺失的忧患,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精神与道德的背  相似文献   

7.
唐淑云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01-103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和基本精神.陈子昂《感遇》诗的忧患意识因受到所处时代和自身遭遇的影响,表现得复杂而深刻,有对社会时局的忧患,对兵民疾苦的忧惠,对个人身世的忧患,还有对祖国命运的忧患.陈子昂忧患意识的产生是社会现实和自身遭遇在他身上的映射.他的忧患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杜甫、龚自珍等诗中都闪烁着他忧患意识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四十年代的“九叶诗派”诗歌既与民族的、人民的苦难和斗争紧密相连,又有些超出常规经验、常规语言的意蕴。历史的使命感、人生忧患和个体生命意识作为内在精神而参入他们的艺术营造之中,它构成了诗歌的情感、灵魂和精神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与民族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忧患的目标取向、表现形式、实践路向及忧与乐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青年毛泽东吸取民族忧患意识中有益的合理的因素,将民族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所形成的具有特色的青年毛泽东忧患意识。这对于当代中国青年确立正确的忧患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五四时期与法国十八世纪同是风起云涌、蔚为壮观、至今令人追怀的启蒙时代,五四启蒙文学家与法国启蒙文学家一样,都带有一颗忧患之心同在理性的领域辛勤地耕耘,使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发生了某种饶有深意的蜕变,他们又同为自己国家即将掀起的革命运动摇旗呐喊,使本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法国启蒙文学家以忧患而雄壮的理性主义春风播撒启蒙种子,期获法国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胜利硕果;五四文学家以忧患悲凉的呐喊,象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笼里沉睡的人们,它在思想方面带来的广泛解放和审美艺术的巨大变革乃是中国人走向世界文学的新起点.五四文学与法国启蒙文学同样都被赋予了双重使命:文学使命与社会使命,勿庸置疑,启蒙文学家们在完成这双重使命时充满着忧患与焦虑,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将两国启蒙文学思潮的启蒙文学家的忧患意识相比较,就会发现虽同处在启蒙风雨中,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忧患.比较,也许有助于透彻地理解五四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固有的伟大之处,纠正文学评论界的一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6.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7.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9.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