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纠错二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6,(3):35-35
“戴”、“带”有别2005年11月12日某报第七版《徜徉在法兰克福》一文中写道:“想起那些带着假发、系着丝绸缎带王公爵爷和宽袍峨冠的诗人、学者,匆匆走过。”上述“带着假发”应是“戴着假发”。戴,是把物体放置在能发挥其功能作用的身体某一部位。假发是使用者用来放在头上,以作真发功能的装饰品,所以应该称为“戴”假发。拍电影与“封山”无关2005年11月17日某报15版《李连杰不敌泰国拳王》中,作者称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可能是他的“封山之作”。笔者以为这里的“封山之作”恐怕应该是“封箱之作”。“封山”是指封闭进山通道,…  相似文献   

2.
纠错二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5,(10):39-39
应是“迭爆”8月22日上海《新民晚报》26版《丢了一块金牌冒出一双新人》一文中说本届羽毛球世锦赛的混双项目“冷门叠爆”。笔者以为“叠爆”错了,应是“迭爆”才对。“叠”有一层层往上加,重叠、折叠的意思;“迭”有屡次的意思。所谓“冷门迭爆”,就是多次出现冷门,当然应该是“迭爆”而不是“叠爆”。  相似文献   

3.
纠错二则     
赵国连 《新闻三昧》2005,(12):53-53
是“度”还是“渡”;“呲”“龇”不同。[编按]  相似文献   

4.
纠错二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6,(1):98-98
“翠微”不是“翠徽”;“抽血”应是“验血”。  相似文献   

5.
纠错二则     
辛勤 《新闻三昧》2006,(5):41-41
“禁若寒蝉”错了在报纸上曾经看到成语“噤若寒蝉”竟错成了“禁若寒蝉”,列举以下几个实例:《中国矿业报》2005年3月1日:“在权威的领导、专家、学者尚在这个问题上禁若寒蝉的时候,他竟然敢如此造次。”《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3日一版:“一些法官因此而学会察言观色,变得禁若寒蝉。”《市场报》2005年6月25日:“搞得服务员或如坠云雾,或禁若寒蝉。”为什么错得这么普遍?恐怕与未分清两个同音字有关。“噤若寒蝉”是个成语。“噤”:闭口不做声。寒蝉:晚秋的蝉,因寒冷不再鸣叫。此语出自《后汉书·杜密传》:杜密回答太守王昱说:“刘胜位…  相似文献   

6.
纠错二则     
“小诗”当为“小令” 上海某晚报B第2版《春来荠菜香》一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朝诗人辛弃疾描写荠菜的一首小诗。”  相似文献   

7.
“以至”是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是到、直到的意思,如:青年人、老年人以至儿童都参加了抗旱斗争。又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前句是表示范围上的延伸,后句是表示程度上的延伸,两句中的“以至”都是直到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跨国出版集团在香港的投资活动剧增,有两个现象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他们原来在香港的机构已涉足或加大了中文出版的业务;二是原来未设机构的纷纷来港投资设点.香港市场很小,而且已经饱和,他们无意在香港争抢份额不大的市场,他们的最终目标其实是中国大陆市场,特别是大城市的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9.
纠错四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8,(9):14-14
6月50日上海某晚报A第11版《明星“三不”献真情》中出现“女警花蒋敏”的说法,笔者以为此处多一“女”字。  相似文献   

10.
钟菏 《新闻世界》2006,(1):13-13
拆违是一次向多年陈规陋习的战役,也是合肥“十一五”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序曲。 对于发展中的合肥来说,拆违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给人们以及其它城市带来的启迪,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很多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由于缺乏文化通识而引起的尴尬,中国书籍出版社组织了一批学者、专家围绕“纠错”这一视角推出“文化纠错”系列丛书,赢得读者欢迎。本届书博会上,中国书籍出版社特邀该丛书第一本《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的作者郭灿金教授举行“纠错”讲座,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跳槽”、“佳人”等一些我们身边的文史知识进行了一次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到过印度的人,不用深入农村,也不必看统计学家提供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只要认真看几个印度最繁华的大城市,就知道印度的发展被中国媒体吹过了头。事实上,中国媒体对印度的报道没有能够告诉读者一个真实全面的印度,这种报道的偏差为何会产生呢?  相似文献   

13.
纠错四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8,(5):29-29
“夜色阑珊”是何时? 上海某日报5版《“请不要叫我女强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夜色阑珊时,王红阳会在一盏小灯下,静静欣赏贝多芬、巴赫的音乐。”  相似文献   

14.
罗华 《大观周刊》2012,(20):255-255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在其语言学习过程中经常反复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是其语言不断向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其错误的类型进行纠正。但是必须注意采取灵活的策略,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5.
"更正"和"编者的话"--《纽约时报》的纠错制度简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5月,在被全球许多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杰 森·布莱尔丑闻”事件面前,《纽约时报》再次显示出它的报格。 杰森·布莱尔是曾被时报雇佣的一名记者,经时报调查证实,在其不到80篇的新闻报道中有将近一半要么杜撰,要么剽窃。他已于今年5月1日因此自动辞职。5月11日,时报自曝家丑,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和内页的整整四页  相似文献   

16.
闫树秀 《大观周刊》2012,(36):117-117
英语纠错是一门富有艺术性的研究活动,适当、合理的纠错方式和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每一次的纠正与突破,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反思过去的道路、结合现实需要而作出的自我调整  相似文献   

18.
编辑工作中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稿子反复认真地看了几遍,仍有一些问题被疏忽了,待别人指出时才大吃一惊、懊悔不迭,这让我想到一个成语:视而不见。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尽管是很认真地看稿,可到头来还是有不少问题被“视而不见”。要避免此种现象,笔者觉得应从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楼宇电视“内容为王”时代的无内容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轶白 《传媒》2006,(6):56-58
分众传媒2005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圈地"攻势.2005年10月15日,分众传媒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框架媒介100%股权,将框架媒介年初以来所整合的全国性网络悉数纳入麾下.  相似文献   

20.
编辑工作中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稿子反复认真地看上几遍,仍有一些问题被疏忽或发现不了,待别人指出时才大吃一惊,懊悔不迭。这让我想到一个成语叫视而不见。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尽管是在很认真地看稿,可到头来还是有不少问题被“视而不见”。要避免此种现象,笔者觉得应从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