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都学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古都学术讨论会于九月下旬在我校举行。学会的基本任务是团结、联系和组织古都研究者开展古都学术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都概说(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作者正在撰著的《中国古都学》的第1章。作者在这里初步提出“古都”和“中国古都学”的定义。古都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古都是凡作为王朝或政权的都城都包括在内。狭义的古都只是指作为重点保护和研究对象的都城而言。文中具体论证了广义的古都187处,狭义的古都64处。还涉及了中国古都学会对于“七大古都”名称的决定,并论述了研究中国古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15—16日,中国航海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本届年会宣布了2008—2009年度中国航海学会期刊优秀论文评定结果,一等奖空缺,7篇论文获二等奖,80篇论文获三等奖.其中,《上海海  相似文献   

4.
开幕辞     
方铭 《职大学报》2010,(1):43-43
1998年,中国屈原学会第七届年会曾由深圳大学承办,在深圳隆重召开。今天,又回到深圳大学,隆重举办2009年中国深圳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这次会议,还有不少新朋友莅临,意味着屈原及楚辞学不朽的魅力,也喻示着楚辞研究、以及中国屈原学会明天会更灿烂。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沈阳体育学院承办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年会,于2003年12月19日至23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及有关方面的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史康成,中国体育战略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原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谢琼桓,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助理巡视员张天白,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学会处处长祝莉,原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朱诚以及沈阳体育学院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做学术报告。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陈浩元也向大会发来了贺电。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都众多,古都所在地区历史遗址、文物,是华夏文明的物质载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古都文物与古都风貌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这一资源具有无与伦比的高品位与历久弥珍的长时效,同时还具有不可再生与不能替代等特点。在当前的经济建设中,必须严格保护,积极而又妥善地开发,避免造成“建设性”与“文明性”的破坏。在对中国古都学所具特点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建设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健全法制、调整政策,既推动古都所在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又促进具有中国历史文化风貌之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方铭 《职大学报》2011,(3):33-34
在漳州市、东山县和漳州师范学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东山县委宣传部及汤漳平教授的辛勤筹备,由中国屈原学会、漳州师范学院、东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漳州研究基地协办的“2011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14届年会”今天在美丽的东山岛隆重举行,我受会议主办方的委托,在此宣布“2011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14届年会”开幕!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0月 19日至 2 2日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我校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等 31个学术及出版单位的 5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研究会顾问刘绪贻及方生莅临年会并发表了讲话。顾问黄绍湘、刘祚昌、邓蜀生、张友伦等发来了贺信。我校校长赵世超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贺词。负责承办会议的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萧正洪教授在欢迎词中指出 ,学会在新世纪的首次年会于西安举行 ,标志着我校及整个西北地区的美国史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会根据与会代表提…  相似文献   

9.
2011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14届年会,在漳州师院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在与会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即将圆满落幕。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历史将证明,这是一次在中国屈原学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  相似文献   

10.
《职大学报》2008,(1):35-37
一、中国屈原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致开幕辞   尊敬的浙江省委常委、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同志、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我受大会的委托,代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主办者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楚辞学研究中心及中国屈原学会宣布:大会开幕!……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历史学会年会暨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在合肥召开.对会议的过程及与会代表讨论的学术话题进行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总结中国屈原学会成立二十年来的经验,展望光明未来,归纳本届年会讨论的主要议题,并向承办单位致谢。  相似文献   

13.
11月12日至13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二次理事会在南京钟山宾馆隆重召开。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张振笋、职业发展中心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长黄新亮应邀参加了大会。两位教师代表所提交的三篇论文全部被评为一等奖。在年会设立的七个分论坛中,张振笋院长助理在校企合作和职业生涯规划两个专题论坛上做主题讲演,黄新亮老师在师资专题论坛上做主题讲演在三个专题论坛上,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比较文学学会第一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4月6日至8日在我校召开。会议由陕西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恒主持,校长王国俊教授到会致欢迎词。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陕西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来自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兄弟省区的代表共60余人。大会收到27篇论文。北京大学教授、陕西省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著名语言文学专家李赋宁先生在会上系统介绍了我国比较文学奠基人吴宓教授的生平思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月7日,武汉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在东湖中学召开,与会代表120余人,前来听讲优质课的教师数百名。上午9时开始,先由武汉中学何珊珊等七位老师展示学习指导优质课。紧接着大会听取了常务副理事长姚继成所作的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本届年会征集了147篇论文。学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都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始,就对前代都城进行记述,且成果丰硕。自20世纪初起,学者们采用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对古都从微观复原、宏观综合以及文化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各方面研究。由于古都文化是历史上一个王朝或时代文化的缩影及精华,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古都学与中国文化研究的重点。今后古都文化研究,随着我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应在古都文化源流、内涵、特征、影响等多个学术方向以及在推动古都所在城市之传统风貌保护、古都文化旅游等应用方面取得广泛深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都学是城市科学与历史学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综合性学科。古都是一个古今贯通的概念,既包括历史上的都城,也包括历史上曾经作过都城的现代城市,所以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历史上的所有都城;二是历史上的都城后经转化演变而来的现代城市,两者是一个对象的不同侧面和阶段,是互为基础的矛盾统一体。中国古都学与城市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古都学要借鉴城市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全国成人高校学报系统联络中心200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今年7月24日至28日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举行。与会的102名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62所成人高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长潘国琪编审、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杨焕章教授,以及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积玉编审,应邀亲临会议指导。会议开幕式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本次年会执行主席韩竟同志主持,该校校长李学东同志代表内蒙古电大致欢迎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李东升副厅长、自  相似文献   

19.
《美育学刊》2018,(4):37-37
"新时代浙江艺术学理论发展及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2018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于2018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会议由杜卫会长致开幕辞,副会长陈星作工作报告。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上,来自各高校和文化艺术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相关艺术文化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有18位学者围绕艺术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确定古都准确的始都年代对深入研究古都形成与演变的历程有着直接影响。我国众多古都中一些建都年代较早的,目前对其始部年代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看法不够一致。中国七大古都中大多存在这一问题。现经研究考证,其中洛阳地区二里头有夏初都城遗址,其始都年代约在公元前1900年前后;安阳之殷墟为商代晚期都城,其始都年代为公元前1299年;西安地区最早都城为西周丰镐,始于公元前1040年;北京地区在西周武王十二年始建有燕、蓟二国,它们始都年代为公元前1027年;开封地区战国时为魏国都城,始于公元前361年;南京地区最早都城为三国时吴国之建业,始都于公元229年;杭州最早为五代吴越国所都,始都于钱进封为吴越国王之公元90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