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考向导] 丰富,指的是“内容丰富”,这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文体,“内容丰富”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材料丰富主要针对议论性、说明性文章,形象丰满主要针对记叙性文章,而意境深远主要针对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2.
新的考试说明将原来发展等级中的“生动形象”改为“丰富”,具体要求是:“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1.材料丰富高考作文一般只有800字左右,所以,“材料丰富”,并不意味着堆砌材料,在议论性文体中,主要表现为论据的典型和论证方法的多样,在记叙性文体中主要表现为材料内涵的深厚和表达方式的灵活。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评分细则中一个重要的采分点。具体而言,丰富包括形象丰满、材料丰富和意境深远三个方面。撇开意境深远不谈,单就前二者而言,主要应是指记叙抒情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或是描写具体逼真,或是叙事曲折有致,或是形象丰满生动。总之,要求写作者要较好地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考点解读】"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而言的。"形象"指包括自我在内的人物形象以及写景状物所描绘的意象;"丰满"就是有血有肉,形神兼备,有棱有角,个性鲜明,能经常浮现在读者面前,激发读者的情感。"形象丰满"要求塑造人物要有鲜明的个性,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等级中“深刻”的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进一步指出:“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  相似文献   

6.
【写作导引】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提倡的见解深刻,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而且,这里所说的深刻,是从高中毕业生的年龄和认识水  相似文献   

7.
甲练前导引一、考测点解读“丰富”是“发展等级”的第二项要求。《考试说明》对“丰富”的解释是:“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丰富,是文章感染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文体对丰富有着不同的标准与要求,“材料丰富”,指议论类文章要求论据充足,旁征博引;说明类文章要求资料丰富;记叙、抒情类文章则要求联想丰富,内容具体详实等等。“形象丰满”,指文章中的景、物、人、事等艺术形象生动饱满,富有个性特征和感人的魅力。“意境深远”主要指文学创作中的景  相似文献   

8.
“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而言的。“形象”指包括自我在内的人物形象以及写景状物所描绘的意象;“丰满”是指形象生动完整、具体可感,能经常浮现在读者面前,激发读者的情感。形象是否丰满直接关系到作文发展等级得分的高低。怎样才能做到“形象丰满”呢?  相似文献   

9.
2009年高考作文考试发展等级层面明确要求文章深刻,要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求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形象生动,立意高远,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后让人深思,给人启  相似文献   

10.
<正>一篇记叙文,不仅要叙述清楚,还要适当地议论和抒情。议论性的语言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而抒情性的语言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或喜悦,或悲伤,或赞美,或厌恶。这里,我们谈谈议论性语言,如何使感悟深刻而鲜明地呈现出来。其实,在记叙中穿插议论这种写法并不少见,我们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这样写的。但有一点要清楚,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呢?一般来说,记叙中的议论有以下几点作用:一是表现人物的形象,二是表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要求,书面表达要“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2014年江苏《考试说明》中写作“发展等级”之二“丰富”也要求“记叙性文章形象丰满生动,叙事具体完整”。这些要求其实都指向记叙文写作的核心——如何讲故事。  相似文献   

12.
[考纲解读]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单纯的记叙只能勾勒大树的枝干;在记叙的基础上加入生动的描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棵大树才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从2006年高考作文情况看,“丰富”依然是大部分考生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考试大纲》“发展等级”在“丰富”这一评分标准下,有三个评分点: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指在作文中大量运用能够有力表现和说明中心的  相似文献   

13.
所谓"形象",就是记叙类文章所表现、创造出来的生活图景,既指包括自我在内的人物形象,也指写景状物所描绘的景物意象;主要指文学性比较强的文章中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等。所谓"丰满",就是生动完整、具体可感,能浮现于读者的眼前,激发读者的情感。在记叙文中,怎样达到"形象丰满"的要求呢?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材恰当而有意趣写人与叙事密不可分。为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首先要  相似文献   

14.
【考点阐释】 关于高考作文“材料丰富”,《考试大纲》有四点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  相似文献   

15.
“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件和数据资料等;“充实”是丰富、充足、厚实的意思,具体就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质量高,内容丰富,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是灵魂,结构是骨架,语言是外衣,那么,文章的内容无疑是血肉。只有文章充实,方能血肉丰满,骨立神聚,形象感人。“内容充实”,在记叙文中就是指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6,(Z2)
“丰富”即“內容丰富”,这是高考作文在基础等级“內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要求,它的重点是表达,具体包括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三个方面。材料丰富主要侧重议论性、说明性文章而言;形象丰满侧重对记述性文章而说;而意境深远主要针对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一、材料  相似文献   

17.
周文雨 《教学随笔》2013,(12):19-22
[技法点拨]写人形象丰满,叙事波澜起伏.要想写好记叙文,就应在这两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形象丰满,是针对叙事类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的,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反映其性格特征,展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而言的.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这样写人就会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就会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正>【技法点拨】写人形象丰满,叙事波澜起伏。要想写好记叙文,就应在这两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形象丰满,是针对叙事类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的,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反映其性格特征,展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而言的。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Z2)
金牌教练精讲形象丰满,是针对叙事类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的,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反映其性格特征,展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而言的。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  相似文献   

20.
[考点阐释]   关于"丰富",<考试大纲>有四点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写记叙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论据丰富而典型,论证全面而有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