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常常是在与不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斗争中形成的,因此,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时,要正确地分析未成年人不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因素,这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为矫正未成年人不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提出综合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构建"大德育观"教育网络体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当前温州北林垟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为研究沿海发达地区落后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考察的样本.当前该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着几个不容忽视的倾向性问题,分析该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成因,并就当前沿海发达地区落后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净化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狠抓未成年人法纪教育、强化网络的监督和管理,是构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社会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不良道德品质的矫正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未成年人表现出一些不良的道德品质,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尚未稳定,具有可塑性大的特点,因此,对他们已经存在的不良的道德品质进行矫正,促其转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迫切的.而矫正的关键在于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对未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2006年至2012年连续7年对全国部分省(市)的17683名(7年累加)未成年人进行价值观及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2011至2012年419名教育者调查的基础上,从未成年人的体育运动有助于自信心与团队精神的树立、未成年人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未成年人的体育爱好有助于意志力的培养、未成年人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集体主义的形成、未成年人的体育书刊阅读有助于价值取向的引导、未成年人的体育明星崇拜有助于榜样道德效仿力的增强、未成年人的体育零花钱有助于节俭意识的强化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未成年人的体育行为在促进身体发育成长的同时,对其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并引导好未成年人的体育行为是提升其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如何面对这个客观现实?在审视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解读其原因的基础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寻求变革路径提出了策略建构.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贴近"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充分地体现了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全面开创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新局面的突破口.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围绕增强中学德育工作的客观性、时代性、多样性、持久性、针对性、实效性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历史、德育机制、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改变德育模式,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是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相互促进 ,相互渗透 ,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特殊的教育任务 ,以便使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 ,学习、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 ,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培育“四有”公民的基础工程 ,加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以德治国的中心环节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务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务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 ,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是未来的建设者,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然而,未成年人道德成长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学习成绩仍然是教育关注的焦点,学校道德教育过于注重共性,家长不注意言传身教,大众传媒的负面内容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活动场地相对缺乏。因此,应该根据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创新学校道德教育,创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未成年人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家庭、学校、社会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想使这一任务得以贯彻落实,就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立体推进,净化环境,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健康向善的社会氛围;教育评价,要转向有利于多"育"并举.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举重若轻,润物无声,重在"实"字, 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强化了责任,增强了信心。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需要。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牢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教育在未成年人不同的阶段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家庭、学校与社会要相互配合,共同抓好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要注意方法,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纠正不良的思想品德,但养成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上,学校教育负有重大责任,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该认真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要把德育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要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全面关心、全面教育,尤其不可忽视对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心灵世界的人文关怀,这就要使学校的教育具有亲合力、吸引力、渗透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美育就是实现这种教育理想的催化剂,美育是充满极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基础教育中德育首位弱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学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奠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要重建基础教育中德育位的价值取向,不仅要有体制和理论的保障,而且社会、家庭与学校要形成有效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亲情为人间至情,根植于亲情而生的敬老爱幼思想对丧葬习俗的形成深有影响,折射出精神情感与丧葬的关系.敬老思想与孝道密切相关,在二者交互影响下先秦时期兴起了厚葬风气,形成了沐浴、饭含、朝夕奠等一套繁琐的丧葬礼仪,并萌生了"三年之丧".而先秦时期出现的瓮棺葬、为未成年人服丧等丧葬习俗,则与爱幼护幼思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是对生命本真的探索、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完善的过程、价值观教育是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以及道德评判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