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各民族繁荣发展。鉴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路径研究既是国际环境变化的新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探索并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路径迫在眉睫。本研究认为,高校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等途径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2.
加强民族团结是立国和兴国之本,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高校肩负着神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院校对新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重要内容的入学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活动等途径,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等内容的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实担负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任,推动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广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诸如开设成体系的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组织大学生踊跃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校园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社会实践等,收获颇丰。探析广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未来发展路径,应当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主渠道作用,将广西民族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巩固线上线下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阵地,并完善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效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需要在系统论理论的指导下厘清当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如何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要素的高度耦合、过程的有效衔接,从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高效性,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系统的良性互动,为助力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标,是对大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过程,引导启发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关系内涵,大力培育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不断扩大民族之间社会交往,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民族社会事务管理途径,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具体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8.
社会实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的增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交往圈子狭窄、生活习惯不适应、科研能力薄弱是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缺失的主要原因。应当通过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实践教育途径、注重项目团队选择和加强实践团队指导等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设计《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并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相似文献   

10.
对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前提,在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活动等途径,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等内容的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实担负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新疆特殊的区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往新疆高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侧重点主要放在广大学生中,但不容忽视的是教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中坚力量,有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传道解惑的重要责任。只有教师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对高校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实现高校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隐性课程的潜在性与民族团结教育渗透性需求是一脉相承的。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隐性课程在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学生的民族文化风俗、民族红色文化等方面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重视基地文化环境建设、挖掘师生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基地制度管理等实践是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隐性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发挥效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把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当成党和政府以及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培养造就一批专业化、高水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教师队伍,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教育;拓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新途径等措施和手段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从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为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论述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存发展需求,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认识问题,从而促进民族和谐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向大学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民族院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之一。民族院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切实有效地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往常规的民族团结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实效性相对缺乏。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导入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教育模式,既可使教育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又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吸收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党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以共青团、学生会、社团为载体开展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凸显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以十七大精神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载体作用;以理论学习为重点,“两课”教育为阵地,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构建全员、多层次、遵循教育规律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 ,塑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复杂的民族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明显的民族价值取向的学习动机 ,传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特点。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局限性 ,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指导正确的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分子。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长治久安。本文以“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视角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民族团结精神,在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民族团结精神,对全社会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当前大学生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与践行,要坚定民族团结精神的信念,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弘扬民族团结精神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精神培育和践行,在民族、民系地区高校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在其他类别的大学也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