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丹  罗道猛 《四川教育》2022,(Z2):70-71
“无我”的授课样态,把复制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把知识的机械训练作为主要的手段,很难激发和感动个体生命;“自我”的授课样态,始终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中心,容易因自我的出彩掩盖学生的精彩;“超我”的授课样态,以教师深厚的学问作智慧的传授,从而巧妙地收获更优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2.
求二面角的大小是立体几何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热点问题之一.而求二面角大小的关键是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其中三垂线法又是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三垂线法就是过二面角一个面内一点作另一个面的垂线,利用三垂线定理  相似文献   

3.
当总括性词语与否定词连用时,所表示的否定通常为部分否定——即只是否定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全体。在中学英语范围内,这种部分否定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朱仲伟 《文教资料》2009,(18):46-48
顾太清是清代著名女词人,词作颇多,题材丰富,就其大者可分三种类型,从中可见顾太清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焦点和痛点,习作能力的提升多处于自然生长状态。针对这一现象,大单元视野下的习作样态至少有三种:基于日常的随文性习作、基于序列的专题性习作以及基于语文课外活动的体验性习作。三种习作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最终实现学生习作素养的进阶。  相似文献   

6.
世界历史时代的演变与当代两种不同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世界历史时代的演变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两种不同发展道路的选择得以并存的深层世界历史基础是:电气生产力及其发展.但它只是资本主义时代发生阶段性和局部质变的深层世界历史基础,而不是使这个历史时代发生整体性质变的基础.只有依据“深层世界历史基础”来考察当代两种不同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由课堂上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关注现场与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在通过执教中感受语文教学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8.
从党章对纪检机关任务与职责的要求出发,紧密结合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具体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纪检干部要着重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努力提高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攻心审势能力。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谓之为科学,很重要的理由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但因为历史本身的多维性,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表现出三种理论面相,即立足于主体经验活动的劳动史观、强调深入分析社会结构的结构史观和深刻洞悉资本主义特殊性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这三种理论面相引起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三种比较有影响的争议,它们分别是历史决定论(物质生产决定论、生产方式决定论和生产力决定论)之争、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性理论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性理论之争.反思性历史社会学融经验观察与抽象理论为一体,将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种理论面相很好地统摄起来.把历史唯物主义界定为反思性历史社会学,是化解前述三种争议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陈芃 《考试周刊》2009,(4):89-91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语言之一的英语更是不断地在变化。在全球化的同时,英语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方言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有着地域特色的变体。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在亚洲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变体的成因及其对英语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言"、"二拍"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媒妁形象,如媒婆、牙婆、虔婆、马泊六、尼姑、收生婆等.这些媒妁为贪不义之财,往往不是连哄带骗为人撮成不谐的婚姻,就是不择手段为男女私情牵线搭桥.对于她们的所作所为,时人深恶痛绝,但又不愿正视"男女无媒不交"的婚姻弊害,所以只能借骂媒妁来发泄其通婚时受骗上当的怨气.  相似文献   

12.
《太平记》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次大量插入三国故事的战争小说,通过调查《太平记》中三国故事的文献来源,可以描述《太平记》与中国三国故事的文献关系。就目前的文献根据,不能排除《三国演义》影响的可能性,但也不能断言有《三国演义》的影响。至少可以认为《太平记》的大量使用三国故事,说明中世时期三国故事已经较为流行,这是《三国演义》发生普遍影响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应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党的先进性本质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建设要联系实际从自己做起。  相似文献   

14.
<三国志平话>是说书艺人讲说三国故事的底本,它在罗贯中生活的那个时代出版,因此,罗贯中如果创作<三国演义>应当借鉴此书.但从<平话>的内容看,三国故事在元末明初还不够成熟,罗贯中不能从中借鉴到什么东西.所以,他在当时还没有成熟的长篇小说和小说理论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没有条件因此也不可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杰作来.<三国演义>应当是宋元至明中叶的说书艺人们世代累积不断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创作而成.  相似文献   

15.
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政治任务,本从目前“两课”课程设置的特点和“两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来探讨如何提高“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句话,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各版本中的变异情况为考察对象,以嘉靖本《三国》和毛本《三国》为主要参照本,通过这两个版本对此话的删留态度,探讨小说“人本”意识的嬗变及其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三国两晋时期的倡伎作了比较详尽的考察,说明当时的倡伎,主要是指以歌舞为业的艺人;而官伎与家伎,则是三国两晋时期倡伎的两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困扰党和政府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党的工作中心;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度规模的产业化经营;实现“第二个飞跃”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第二个飞跃’,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思想正是抓住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本质,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向是发展适度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9.
《三言》中的正反疑问句包括“VP(也)未”“VP(也)不曾”“VP否”“VP(也)不”“VP(也)无”“VP没有”“VP(也)没”“VP-Neg-VP”和“可VP”等几种。“VP否”“VP(也)不”“VP(也)未”“VP-Neg-VP”等正反疑问句均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VP(也)无”式正反疑问句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余几种均起源较晚,为近代汉语新兴的正反疑问甸类型。《三言》中大量运用“可VP”式正反疑问句,“VP不曾”“VP没”“VP没有”比重均不大,普通话中正反疑问句的主要类型“VP-neg-VP”式在《三言》里比重也不大,这些都与《三言》所代表的是属于“可VP型”的苏州方言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三言》中有大量以婚恋为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被给予很高评价,它们被认为代表了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人性的觉醒和对封建礼教的冲击。本文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证明《三言》中以婚恋为题材的小说并未达到如此高度。它不过是在封建礼教基础上作出了有限的变通而已。归根结底,它还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产物,不可能超越那个时代,创造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来代替正统的教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