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由56种少数民族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 ,这些少数民族都居住在边远山区 ,长期以来造成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落后 ,经济不发达 ,生活贫困 ,与内地沿海城市相比各方面的差距较大。解放后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非常重视 ,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社会、经济当作国家安定团结的大事来抓 ,特别是把民族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几十年培养了大批的少数民族人才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起点太低 ,发展滞后 ,少数民族教育还处在落后阶段 ,升学率仍然很…  相似文献   

2.
资源丰富,经济文化发展较落后,农牧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是地处川西南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特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该州较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状况的观察、了解和思考,试图就该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作出分析,提出切实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甘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子教育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更好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必然。甘肃省是个多民族的内陆省份,全省设14个地级单位,87个县(市)中,就有41个贫困县。甘肃总人口250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200万,他们大多分布在贫困地区,教育仍处于落后状态。尤其是少数民族女子教育,不仅落后于同类地区的发展水平,而且落后于民族自身的发展水平,成为甘肃民族教育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严重阻碍了甘肃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是甘肃基础教育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在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占我国人口总数约8%的少数民族的在校中学生同汉族中学生相比,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有何特点?同异何在?这个问题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改革,民族群众价值观念的更新乃至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基于此,笔者运用罗奇克(ROKEACH)的价值调查表(此表在各种价值观测量方法中是最为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断凸显,笔者把贵州省安龙县毛草坪小学作为个案,分析了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如教育资源紧缺,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学校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缺失等,探讨了该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如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教育资源短缺,家庭经济问题引发儿童心理失衡,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博弈的势弱等。应从加大各级政府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强寄宿制学校良好学校生活氛围的建设和管理,加厚民族文化浓郁的校本课程等方面着手,以解决该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目前还存在投入总量低、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狭窄、生均教育事业费低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等问题和困难,使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发展都面临着种种困扰。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落后、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合理和教育财政政策执行不力、教育经费来源单一等。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必须建立和积极的民族教育经费筹措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7.
抗战军兴,国民党的统治重心由东南沿海逐渐向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地区转移,如何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处理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凝聚各民族的力量支持抗战,成为当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处于西南地区中部,地理位置重要,而苗族在贵州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发展贵州苗族地区社会经济问题,在西南地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教育的作用在战时更为突出,发展苗族特种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就抗战时期贵州苗族特种初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特点、成效作一探讨,以期对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郅秀丽 《文教资料》2009,(27):164-166
近年来,西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主要是: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大学生比例高:世界金融危机的间接冲击;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等.为此,要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和家庭的四方合力;积极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加快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都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央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与内地差距较大,这里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水平落后,人口素质偏低。众所周知,科教为兴国之本,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该地区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总体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大部分是贫困的边远山区,但是这些区域也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比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等。可由于当地劳动力文化水平和素质普遍较低,无法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穷和落后,走向富裕和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目前发表的文章很多。我只想就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多元文化的视角,谈点自己对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看法。一是从宏观全局的高度上看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二是从政治、经济、多元文化的视角上看待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三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一是从宏观全局的高度上看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存在着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工作政策制定、调整及教育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差距。目前…  相似文献   

11.
免费政策实施后的儿童辍学问题是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在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选取三个各具特色的样本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宗教信仰因素差异、家长文化素质低下、学校课程和生活乏味是造成辍学的重要原因。为此,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学校教育布局调整,建立民族教育优先区,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在办学方面的积极作用,动员全社会努力推动民族地区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新时期的民族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带来了文化教育的落后,而文化教育的落后,反过来又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要振兴民族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这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我省是少数民族种数和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边疆省。但经济发展落后,全省有35个“边、少、山”区县,其中就有31个县是贫困县,虽然满山是宝,但仍有不少人“端着金饭碗讨饭”,不能摆脱富饶中的贫困这一怪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族教育落后,师资奇缺,不能培养当地的建设人材。因而采取特殊措施,培养少数民族教师,是发展民族经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理论与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才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文章主要以黔东南州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状况、影响民族地区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不足或落后的原因和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的出路三个方面来论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强 《凯里学院学报》2005,23(4):109-110
信息时代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理论与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才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文章主要以黔东南州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状况、影响民族地区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不足或落后的原因和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的出路三个方面来论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青州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县 (市 ) ,全市 88万人口中 ,主要有回、满等少数民族 ,2万多少数民族群众。青州市连续三次受到国务院表彰 ,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市教委荣获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近年来 ,青州市以提高民族素质 ,促进民族团结 ,发展民族经济为指导思想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一、构筑民族教育体系 ,奠定民族教育基础建立民族学校 ,是民族散杂居地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方式。从 1985年开始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 ,…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区域自治法虽然在指导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其部分只有原则性规定的条款缺乏可实际操作的实施细则,在全国统一税收、财政、国家投资和行政区划这种条块分割的经济体制下,民族自治区域如何实现经济“自主”的权利?在四川民族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中,事实上存在损害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问题;外来大资本开发民族地区的优质资源,少数民族群众如何参与分享?如何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这些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份。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比较缓慢,不少地区至今还显得相当落后。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改变这种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探讨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西北偏远贫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人民生活条件差,农村教育落后,由此导致农村学生失学率高、学习成绩差、学生素质难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教育落后会造成这些地区农民素质持久低下,贫困状况难以扭转,形成“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经济更落后”的恶性循环。笔者根据多年农村教学的体验,对这些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在这些地区,只有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落后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的基础,推动少数民族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西部民族地区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进行不断的观念、体制上的更新,采取切实的措施,找到迅速缩小教育差距、摆脱民族地区贫困和落后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