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藏高原的神秘和文化之美无处不在,譬如帐篷,这一高原藏民用以栖身的特殊“居所”,也带着高原特有的神秘和浓浓的佛教色彩。有机会参加青海玉树州一年一度的赛马会,大开了一回康巴藏区帐篷艺术的眼界。当时上千顶形形色色的彩帐汇聚在一地,争奇斗妍,如一夜之间开放在大草原上的一大片鲜花,令人心醉。同玉树美轮美奂的服饰一样,玉树藏人的帐篷与别的藏区也不相同,它精致、华丽,造型和构图丰富,除了实用之外还有很强的艺术装饰性。帐篷是古代游牧民族留传下来的居住形式,起源很早,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里就有这样的记载:“一时间搭起了18种…  相似文献   

2.
玉树赛马会     
青海省玉树州州府结古镇西边3公里许有一片美丽的草坝子,藏名叫“扎西科”,汉译“吉祥滩”,每年7月25日开始的7至10天玉树赛马节都在这里举办。届时,“扎西科”将在几天之间神奇地耸立出一片仿佛千万朵洁白如雪莲花般的帐篷城,那景象简直让人震惊。全州各地赶来的藏民身着盛装,兴高采烈地聚向“扎西科”,各种歌舞表演、马术竞技、展  相似文献   

3.
文摘     
玉树:江河源头的藏族之乡玉树深居青藏高原腹地,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南部的卡若文化与北部的卡约文化交汇之区,自古是连接西藏、四川、青海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境内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玉树的宗教文化,又因其特殊的地理和历史缘由,而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研究价值。玉树是长江与黄河的故乡和摇篮;还是著名的国际河流湄公河的发源地,它在中游叫澜沧江,而其正源便是鲜为人知的“扎曲”。  相似文献   

4.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北部,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也是康巴文化的腹地,因而享有“藏东门户”的盛誉。在这块广褒的大地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凝聚着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神秘的藏区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驻守在这里的武警西藏昌都地区森林支队针对驻地经济落后、文化资源相对缺乏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到圣城拉萨朝拜是藏族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佛事活动.在康巴地区的藏族人,他们还有另一桩重要心愿:一生中绕神山卡瓦格博转山一圈.   卡瓦格博是驰名中外的梅里雪山的藏语名称,是从西藏原始宗教那里而来、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名字,它是康巴藏区最伟大的山神."梅里雪山"是现代人给它另取的已蜚声世界的新名,在世界登山界,梅里雪山属于中外登山队多次攀登却至今没能登上去的处女峰,今人因此视之为圣洁.……  相似文献   

6.
这次来中甸,正赶上迪庆藏族的传统节日:赛马节。相传它是沿袭藏族民族英雄格萨尔王时代的赛马盛况形成的。在距县城5公里外五风山麓的赛马场森林茂密,芳草如茵,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历史上就是当地藏民休闲、聚会、歌舞之地。每年端午举行传统的赛马盛会,已有上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7.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服饰是民族文化之一,可以直观地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情趣及价值观念等。本文以阐释日本传统服饰中的和服为中心,通过追溯和服的起源和发展,归纳和服的种类及特征,分析日本服饰文化中表现出的日本人的自然崇拜和神权信仰等宗教意识;日本人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重视并继承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以及日本人以崇尚闲寂古雅、纯粹风流为基调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8.
刘艺工 《文化学刊》2010,(4):101-105
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成文立法是藏族传统法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形成了若干显著的特征,如宗教性、诸法合体、刑罚上的等级性等。对传统藏族法律变迁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传统藏族法律文化和保持藏区的和谐稳定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区域之一,从地域《地方志》的记载可以看出丰富而翔实的民间服饰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场合性和等级差异。而在清末至民国这段变革的时期,徐淮民间服饰呈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由中式传统服饰向中西混穿的流变趋势,出现了显著的城乡差异。结合实证资料(传世照片和传世实物)诠释了民间服饰所蕴涵的符号化与理想化的文化思想,以及单纯化的民间服饰文化意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征 《文化交流》2008,(6):11-14
在西子湖畔创建音乐图书馆的张铭,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自己会与藏区这片奇秘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从1979年至今,他先后4次进藏采风,对藏民、藏族民歌和雪域高原怀有圣洁的情愫,尤其是2005年7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的奇遇,竟在西湖与藏区之间连缀起绵长的艺术情缘,以后的日子里还衍生出汉族"爸爸"与藏族"女儿"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