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伦理学主张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扩大到一切生命和自然界,强调人类需要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中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真正的道德价值和道德意义,这对于可持续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为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并在生态伦理观的指导下更新教学行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形成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学具有交叉性、应用性和理论性三大学科特征,其理论性、学科特性表现在它研究对象的拓展性、结构的系统性和内容的创新性三个方面。在价值问题上生态伦理学的创新性亦十分明显,它认为:人类并非唯一的价值主体;人类与万物都是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统一;自然界乃价值的源泉之一;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高于其经济资源价值;地球的经济资源价值是有限的等。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学对自然界和生命系统的新理解与认识 ,既尊重人又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观 ,是可持续发展得以确立的重要理论依据或赖以成立的重要文化前提 ;而从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角度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则是生态伦理学研究和思考的起点、归宿与内驱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伦理道德 ,而生态伦理道德又推动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对自然界和生命系统的新理解与认识,既尊重人又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得以确立的重要理论依据或赖以成立的重要文化前提;而从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角度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生态伦理学研究和思考的起点、归宿与内驱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伦理道德,而生态伦理道德又推动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生态问题本质是人与人的不正义的后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是构建人与人的社会正义来实现人与自然的环境正义;环境正义感是一种价值情感,它的增进直接推动人类自觉保护环境和发展生态文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传播价值正能量的基本形式,其内在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必须将培育环境正义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将有力推动高校环境正义感培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生态伦理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生态伦理学以研究生态学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经济建设行为进行伦理评价为主旨。生态伦理学把道德的对象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领域。生态伦理的哲学内涵就是:自然界是第一性的,人及其思想是第二性的;应在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发展;人是实践的主体,不仅对社会负有道德责任,而且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是自然生命系统最终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7.
道教劝善书作为一种伦理道德教化书,其中所述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仅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推广到调节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张自然界生命的平等性,倡导“贵生”的生命情怀,提出“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生态伦理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具有神学特征的以生命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8.
人和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生态伦理作为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的“应当”,其价值建构和价值目标的落实都理当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类持久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要求为其价值系统确立的现实基础和本位,以“人类精神的自律”为其达成价值目标的主体基础和力量。这在实践上就意味着人类按照其在自然界持久生存和更好地生活的要求来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代际正义、多物种正义与世界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正义是全球教育发展的未来愿景与价值诉求。目前全球生态教育正朝着“社会公平”转向,但存在“浅层环境教育”的不足,批判生态教育学作为一种“深层生态学”指向下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成为国际生态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向。批判生态教育学萌生于全球化过程与新自由主义、媒体文化论、可持续发展、生态种族主义以及生态女性主义等理论源流,其核心立场是理解人类环境暴力行为和社会暴力行为之间的斗争和联系,并呼吁研究者不仅要阅读“文字”,更要阅读“世界”。批判生态教育学具有批判性、辩证性、国际性、系统性、变革性和行动性的理论品格,孕育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伦理维度、社会维度和政治维度,彰显出生态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学立场”。批判生态教育学还是建设民主、多元、可持续环境的重要路径,主要的实践途径包括实施批判性全球公民教育、发展批判性在地教育学、提升学生的环境素养,以及创设民主化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0.
生态正义是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价值原则,与生态文明共享在价值目标和实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当前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中存在着弱化代内平等、忽视代际公平等不正义的现象。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公平实现必须维护生态正义:营建生态正义的文化价值共识;用法律维护生态正义;抵御生态不正义;加强国家政府合作;重视弱势群体的生态利益诉求,实现代内基本平等。  相似文献   

11.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中渗透出浓厚的生态智慧。生态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诗意地栖居在自然山水之间。王维的诗歌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中渗透出浓厚的生态智慧。生态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诗意地栖居在自然山水之间。王维的诗歌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人类在与自然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凝聚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它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提倡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生态伦理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伦理观的出现是人类向“新意识过渡”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哲学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是伦理学的新突破,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它要求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尊重生命和自然界。  相似文献   

15.
仁与生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它不仅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而且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价值。将自然界视为生命和价值之源,而将人视为自然界生命创造的实现者、执行者,这才是中国"天人合一论"的真实含义。人是有创造性的,"人文化成"就是人类的文化创造。但是,人类的一切创造都只能在"生道"的指引下进行,而不是相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仁学就是深层生态学业。仁学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有其跨越历史的永久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态正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遵循,其从价值哲学的视域出发将人与自然的整体思考纳入正义范畴之中,实现了对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等属人性正义理论的超越。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生态系统危机,生态文明教育亟须面向生态正义作出整体性的审思与变革:从观念上要革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藩篱,着眼人与自然共生的正义教育观;从目标上要打破利益主体“分割”自然的道德合谋,重铸学生共识性的道德自觉;从内容上要扬弃盲目追求的权益分配正义,融入对自然伤害补偿的矫正正义课程内容;从评价上要摒弃人与自然主客二分观点桎梏,坚持人与自然价值平等的教育评价原则。立足实践,培育学生面向生态整体的关联思维与共生意识、采用全息沉浸式的生态体验、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的整全式课程体系、坚持“万物共荣共生”的评估标准是生态文明教育变革的具体路向。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中心论"单纯从人的生命意义、价值与尊严出发,否认或者忽视自然界的生态位次与系统平衡,把人与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随着主体能力和主体性的不断自我膨胀,人类对自然界的肆意征服和无穷算计势必把人类逼入"自我中心困境"。基于反思这一困境而建立的"反人类中心论",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诸多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局,不可避免地将人类整体利益虚置并与反人道主义不谋而合,不仅削弱了对生命个体内在价值的尊重,而且最终成为一种生态法西斯主义。而唯有将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二者高度融合的"生态中心论",才真正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研究中获得了某种层次上的重大跃迁,使当代人真正占有了自己的全面本质并与自然达到了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境。  相似文献   

18.
孙军红 《保定师专学报》2007,20(1):12-13,36
儒家从辩证思维的维度自觉审视和思考人与自然界,特别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天人合一、万物平等和“民胞物与”等思想蕴含的丰富生态思维内涵,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生态正义观是国际生态环境治理和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蕴含的价值内容十分丰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其价值基石,“集体主义、人本主义、合作主义”是其价值原则,“和谐、合作、公平、共享”是其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学主张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扩大到一切生命和自然界,是伦理学研究的新突破,目前已成为当代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中起先导作用的环境价值理念。基于生态伦理学的初中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新的生态伦理观;要在生态伦理观指导下更新教学行为;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