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诠释文化传承性进化规律的语言模因论为理论指导,用实例说明语码转换是为了顺应文化语境、重述文化内涵以及对社会文化价值观进行评论。结论认为,语言模因论为语码转换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对我们研究多语接触下多语人如何选择和使用语言/语言变体以及所选择的语言/语言变体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都能做出全新的、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码转换既包括语码话语模因,又包含程式性语言模因,是一个动态的模因系统。这个规约化基于顺应的模因系统作为交际策略方式,具有语境化、策略性、顺应性、可偏离性的特征。它反映了网络语境下的社交文化特征,又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过程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为语料,从语用学的顺应论和模因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种情况来分析该语码转换;第二部分分析该语码转化中存在的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  相似文献   

4.
刘斌 《培训与研究》2009,26(5):45-46,63
本文以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为语料,从语用学的顺应论和模因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种情况来分析该语码转换;第二部分分析该语码转化中存在的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发展的产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到了众多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从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基础上,运用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来分析了校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得出校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6.
赵峰 《现代语文》2010,(2):92-96
本文首先总结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把语码转换的研究领域划为五大类: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话语分析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并且讨论了其贡献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探讨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一般多从交际者的主观因素和交际情景的客观因素这两方面入手,往往忽略了语码自身的价值对语码转换的影响.从语码的语义、关系、情感、风格价值四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汉英两种语码的价值量及其对语码转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的一种新理论,它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研究语言、交际和文化之间的演变提供了新视角。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用来称呼讲话者和受话者的词语,同时体现出参与双方的社会地位,是我们社交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由于受各种媒体或外国强势文化等的影响,我们汉语的称呼语出现了复制、模仿或变异等模因现象。  相似文献   

9.
语言接触的结果和表现之一是语码转换,表现为不同语码的混合.本文是以语码转换为参照系统,描述在现代汉语中新近出现的一种语码混合的语言现象.本文称之为"类语码转换",旨在揭示它与语码转换形似而质异的特殊关系.鉴于目前还没有关于类语码转换这种语言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本文欲在此领域加以探索,以效抛砖引玉之力.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对于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具有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中提出语言的使用是一系列的动态顺应过程,并最终达到交际的顺利进行,这与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动机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教师语码转换的三大顺应性动机进行分析,提出语码转换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校园语码转换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逐渐成为校园里除了汉语以外的另一主要语言.校园里的语码转换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尽量使用英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不得转换到汉语.在课外,学生在说汉语时也会转换到英语.本文通过调查大学师生对语码转换的态度,从而了解语码转换产生的原因,并得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广告口号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模因具有选择性,广告口号要成为强势模因,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广告口号翻译中,强势模因的打造主要使用三种策略:重复、类推和新造。译者应充分考虑接受者的认知环境、情感需求等因素,灵活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创作出最能实现广告主交际意图的强势模因。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着重对文化本身、文化传承以及语言文化的传承进行探讨,认为文化传承是模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和社会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具有模仿性、复制性、传播性等特点。模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领域,语言是模因的物质载体。它们相互联系、共同生产着诸多的文化现象和大众流行语。因而,理解了模因论就能够对当代流行语进行清晰准确地解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话题。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等层次上的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可归结为模因保留、选择、传播、变异及模因创新复合的结果。应该说,模因作用下的语言变异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6.
娄丽雯 《海外英语》2014,(15):232-234
Memetics is originally a theory for interpreting cultural evolution. Memes, coined to disclose a strong analogy with genes, are ideas that spread through human cultures and across the generation. As cultural replicators, memes are propagated and transmitted through imitation; language, as part of culture, produ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em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at between language and memes. In addi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nguistic memes and the survival law residing in the memes are also expounded. The next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impact of linguistic memes on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词汇模因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模因论概念的界定入手,探讨了语言模因论与英语语言教学的关系、语言模因论存在假设及相应模型的理论,并重点探究了如何从听、说、写、心理词汇等四方面作好英语词汇模因教学。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关于"礼貌"概念的研究近三十年来主要是在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很少从哲学角度溯源。谢朝群博士在《礼貌与模因:语用哲学思考》一书中将礼貌纳入了语用哲学的研究范围,并将礼貌与模因看似毫无相关的两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继而上升到语用哲学的高度,这既是对礼貌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对语用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彰显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模因理论来讨论语言模因现象,分析模因与语言的关系、模因与语言教学以及语言模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反思以模因论为理论支撑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在现代外语教学中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语言模因现象的认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作为通过模仿进行复制和传播的信息,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模因现象可以在注意观、经验观、基本范畴理论和整合观中找到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