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而当前面临的形势则非常严峻,“高出低进”“来者不需、需者不来”“引不来、留不住、放不开”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加强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创造人才成长的大环境,制定特殊 相似文献
2.
经济欠发达主要原因是企业效益低下,而企业效益低的重要原因在于人才的缺乏。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欠发达地区企业人才缺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欠发达地区人才短缺问题,从改革机制不完善,人才管理无序、人才观念淡薄,市场竞争观念尚未形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5.
6.
7.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欠发达地区城市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强烈,研究制订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给广大欠发达地区城市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有了较大的进展,平均速度达到10%以上。但各地第三产业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制定经济超常跳 相似文献
9.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兴国"无不揭示了人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人才是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而作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企业,也必须把人力资源看做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而对于欠发达地区企业来说,缺少的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人才问题成为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的缺乏,人力资源的短缺无疑是欠发达地区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因此,对欠发达地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笔者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欠发达地区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也是关键时期,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对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包括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和科技运用能力)的现状;从主客观条件出发,分析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的因素;从紧抓农民培训、建立产业基地、加强农村建设、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增加农业科技投资等方面出发,探索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信息管理专业是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信息理论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管理专业面临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不能发挥信息管理人才的优势。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旨在为农村中低收入客户和小微企业提供微型金融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业已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小额信贷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出资金规模小,利率受限制,员工素质低,面临风险大以及外部环境差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加速引导小额信贷市场化,加强小额信贷管理,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措施来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东社会组织人才状况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全国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从业人员众多。广东社会组织具有较大的行业发展潜质,人才缺口大,需大于供,处于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分析认为,广东地区社会组织人才事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政府、行业以及事件因素,建议广东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应从人才规划、专业化培养、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勒温的场论和ERG理论,遵循"外部环境——心理认知——行为倾向"的逻辑,探讨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通过中介变量人才成长预期对于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的四个维度中,经济发展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对人才根植意愿具有正向影响;(2)经济发展环境、生活环境、人才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对人才成长预期有正向影响;(3)人才成长预期对人才根植意愿有正向影响;(4)人才成长预期在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与人才根植意愿间起中介作用;(5)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的四个维度及人才成长预期对人才根植意愿影响的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人才政策环境、人才成长预期. 相似文献
15.
突破前人多从静态的视角研究人才流动的保持策略,本文根据职业生涯理论,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的职业生涯期划分为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稳定阶段,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各阶段流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阶段的人才引导策略、发展阶段的人才开发策略、停滞阶段的人才关怀策略以及稳定阶段的人才激励策略等有针对性的动态保持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才流动时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分析人才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流动现状,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存在人才流动不规范、缺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优良环境、人才价值现有待纠正等问题,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加强政府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导向机制、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事业观等措施,引导人才向有利于海西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探究西北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调查结果提出提高西北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外学习效率的建议,以期优化体育专业大学生语言水平,并对西北欠发达地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才跨制度环境流动时机会与风险并存,制度环境与人才流动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复杂、非线性的,并在不同流动模式下表现出复杂的叠加效应。为此从软环境的角度,基于制度理论,将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制度环境同时纳入分析框架,探索不同人才流动模式下制度距离对流动人才跨区域选址的影响。基于2007—2016年领英(中国)在线公开简历数据进行多值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顺制度差流动时,制度距离对人才流入的概率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30岁以上、研究生学历、从事高新技术行业、处于管理岗位、来自东部地区的人才对制度距离的反应最为敏感;反之,逆制度差流动时,制度距离显著抑制个体的流入,特别对30~44岁、研究生学历、从事高新技术行业、处于非管理和技术岗位、来自东部地区的人才影响最为明显。基于实证结果,从营造良好的制度软环境角度给出区域引才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