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语感是对语言的准确而又敏锐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修订小语教学大纲首次提出了“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的论述。课堂教学从内容分析转变为以学生学习语言为本,在读中培养语感为主,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探索了读中培养学生语感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第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根据修订版大纲精神和教材特点,教学本文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做到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学词学句,在读中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揭题激趣,初读感知教学伊始,先播放有关狮子的录像,让学生欣赏,再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动物。然后出示课题,让学生读课题并根据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课文写了哪两只小狮子?…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悟了文意,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  相似文献   

4.
黄红梅 《广西教育》2013,(45):76-7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理解,也是发现,更是小学语文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法。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坚持以读为本,为学生搭建多种语言实践平台,让学生把书读懂、读透,并在朗读实践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从而运用语言,让朗读带领学生叩开语文学习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然而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将读与看、思、演、写、画相结合,更有利于发挥读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发挥语文课的功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语文课堂上离不开学生的"读",如果缺少了读书声,那么语文课堂就是一潭死水!老师们也知道读对于语文课的重要性,我们常常会在许多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孩子们,大家来一起美美地读这一段。""大家来大声地读这句话,读出感情来!"诸如此类的话,是很多语  相似文献   

7.
赖燕明 《陕西教育》2009,(7):21-21,9
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成为了许多语文老师的困惑。现以《丰碑》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科学地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饶冬婷 《云南教育》2001,(21):33-34
有人说,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目的与手段的同一”,这是很有见地的。教学《小马过河》,我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目的,又把读作为理解、领悟和吸收课文内容的手段。《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小马为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对岸磨房去,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教育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我把教学的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在读中促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语感是运用语言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一基本素质就难以准…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阅读教学中虽然能听到学生书声琅琅,但许多却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教师有读无导,学生有读无效。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悟结合、读导结合。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品悟、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掌握技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  相似文献   

10.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结合我在教学《一路花香》过程中的感受,浅述了在读的过程中,以读为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词、句用心品读文本,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2.抓关键词、句进行感悟、体验。3.精品细读,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因此提高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增强读的训练,以多读促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当然应以读为主,而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更应如此。当然,一味地强调读,就容易变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要讲究方法,要学生花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大的收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巧读,怎样读才是巧读书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朗读教学中,人们常用"朗朗上口"来比喻学生读书流畅的程度。《新大纲》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下面我结合《新大纲》谈谈对如何指导学生朗读的认识。一、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充分地读",首先要读准,继而在读准的基础上读熟、读好。  相似文献   

18.
杨珧 《现代语文》2006,(7):99-9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困难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应力求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教学形式来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9.
周剑虹 《教育导刊》2001,(23):45-46
新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语文课上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学有余味,既是教学主体性原则和愉悦性原则的体现,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现以《我们家的猫》一课为例谈谈笔者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促进其读书感悟呢?本文以苏教版教材第五册为例,谈谈实践体会。一、反复练读,读中感悟“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自然段时,我采用“放扶”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有层次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