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的国家之一,每年大概有30万人死于自杀,其比例已经达到23/10万,远高于10/10万的世界平均水平。而15-24岁人群的自杀率超过26%,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随着各种媒体的迅速普及,加之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自杀新闻的报道随着自杀率的升高,报道频率、报道时长(报道篇幅)也在逐年增加,这似乎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开始模仿媒体中的自杀者,在如今社会中又掀起了一股"维特效应"。  相似文献   

2.
当今,国内一些媒体在报道遇难事件时喜欢向"钱"看,"死亡赔偿标准"一时间成为报道和炒作、特别是制作标题、吸引眼球的"要点"。媒体不去探寻灾难发生的原因,不  相似文献   

3.
多读点书     
怎样做好新闻工作?从学术、业务甚至政治等不同角度,相信可以举出n种讲法,但有一条是根本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一句老话,说来容易,真要践行却不那么简单.从当下媒体的表现来看,缺乏理论、脱离实际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有,某些记者、编辑为"吸引眼球",或是在采写上想当然地主题先行,找不到符合主题的事实就"编"一个"故事",弄上一堆"化名";或是对某些专业问题并不通晓,却以常识性理解来对待,不但造成新闻失实,还给被报道对象带来实际工作的困难;或是在编辑上采用"黄色编排",版面安排畸大畸小,标题断章取义,夸大一点,不及其余.凡此种种,势必严重影响媒体的公正性与公信力.当然也就削弱了媒体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硕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请攻读壮士学位;四年壮士学位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请继续攻读圣斗士学位,圣斗士毕业还找不到工作,请去攻读烈士学位吧。”这是在网络上流传的一则笑话。就在2006年1月14日和15日的研究生考试结束以后,这样的伤痛又一次涌上诸多参加考试的人的心头。据教育部消息,2006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又有攀升,全国硕士生招生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127.5万,与去年同比增长9%。然而,伴随着研究生扩招和考生趋之若鹜的却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和毕业后就业的进一步艰难。  相似文献   

5.
此局长非彼局长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长纬 《新闻记者》2008,(12):60-60
<河北地税局长找小姐陪吸毒>,这是不久前某些媒体上一篇报道的标题,很刺激,很吸引眼球,堂堂厅级大员干这种缺德营生.还不赶快看下去!可是,一看,标题中的"河北地税局长"在导语中变成了"河北一地税局长",到了主体事实部分又变成了"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地税局大营乡分局局长".  相似文献   

6.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7.
媒体应该怎样报道自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汇莹 《新闻记者》2006,(10):46-49
媒体报道自杀事件,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稍加梳理,不难发现,仅自2006年以来,引起关注的自杀事件就有好几起:山西榆社贫穷父亲在儿子高考估出高分后却服毒自杀,北师大一博导跳楼自尽,福州市外来务工者陈某跳江自尽,人民大学一女博士跳楼自杀,广州某高校一周内三人坠楼自杀。这一幕幕悲剧提醒我们思考:媒体应该怎么报道自杀新闻?媒体能为预防自杀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8月21日新华社的通稿,首次报道习近平同志“8·19”讲话。但各家媒体主标题的设计很不一样。新华社通稿的标题是“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采用的是“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受新华社通稿标题的影响,北京的《北京青年报》和《京华时报》的标题为“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工作”,显然是新华社标题的简化表述。诸如“某某工作很重要”之类的话语,基本等于没有说。因为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就是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什么情形,就说什么是重要的,这没有错,但也没有特别的意义。采用这样的主标题报道习近平的讲话,没有真正抓住习近平讲话的要义。  相似文献   

9.
中田修曾在美国驻日军队里当过仆役,还做过黑市小贩、印刷公司职员,走马灯似地换了十几次工作,不是被辞退,就是工作不顺心.他经常失业,流浪街头,找不到归属,已经有过三次自杀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新京报7月8日A09版刊登《高空一跃羽化成蝶》,文中从标题到寄语,对跳楼自杀者是一片赞扬美化之声音。我们认为,从该报的报道全文来看,跳楼自杀者显然是患了抑郁症之类的精神疾病。患了疾病,应到相关医院及时进行治疗才对,不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而选择跳楼自杀,对自己、对家人都是悲剧。但报道全文没有一个字指出跳楼自杀的不妥,对生者和逝者都缺少应有的同情与人文关怀。而且,文中还引用逝者妻子的话:"羽化成蝶随风去,惟留袅袅绕梁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许多枯燥无味的会议消息充斥报纸的版面,许多读者不感兴趣。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程序化的会议报道太多,“某月某日,某会在某地召开”之类的标题、导语,几十年一贯制,面目可僧;二是工作会议报道纯业务性,缺乏吸引力;三是一些部门有见报得彩的思想,只要开会总想在报上露  相似文献   

12.
彭歌 《出版参考》2006,(11):47-47
中田修曾在美国驻日军队里当过仆役.还做过黑市小贩、印刷公司职员.走马灯似地换了十几次工作.不是被辞退,就是工作不顺心。他经常失业.流浪街头.找不到归属,已经有过三次自杀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新闻,早有人说过是“明白文”,要用最明白的 文字记人言事,怎么还会有看不懂的呢?是的,就我 几十年看报体会,是有看不懂的新闻,下面列举三 例,以供思辨。 (一)文题不符 常见有些新闻起了一个很耸人听闻的标题,但 看完内容又找不到起此标题的根据与缘由,因为此 题与内容似乎不沾边、不搭界,作为读者常有被人 耍了一下之感。 例如:8月 19日看中国体育报,有一报道“剃刀 边缘的生活”,报道美国NBA赛公牛队的著名篮球 明星皮篷的体育生涯,但看遍全文总想找与这剃刀 有关的内容,也许我看漏了眼、总之看不懂、就是找 不到…  相似文献   

14.
罗君 《新闻窗》2015,(2):28-29
在传统媒体的日常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怪现象,例如:在南部省份发生的负面新闻,会由北部省份的媒体来率先进行报道;在北部省份发生的负面新闻,则会由南部省份的媒体来率先进行报道。对一些负面新闻事件,当地的媒体一般会"失声"、"失语",最多是过了很多天以后再来一个"转载"。这是什么原因?是当地媒体竞争不过外地媒体,还是当地记者  相似文献   

15.
一些媒体在报道正面典型时,习惯于拔高人物。其弊端不仅影响到报道的真实性,而且使被报道者承受了很多难以言说的心理压力。《南方周末》在3月11日的一篇文章中,披露了一位南京长江大桥上的自杀救助者陈思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顿。陈思就是这种典型报道的受害者之一。2003年10月,他救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短短十多天,他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除了赞赏的眼光外,陈思没想到随之而来的麻烦。邻居误解他上大桥是为了出名,一些人质疑媒体:“报道说陈思救了26个人,大桥上真有那么多人要寻死吗?我从桥上来回也有不少次数了,可我怎么就一次没有…  相似文献   

16.
作编辑接触通讯员的稿件多,在十几年的编辑工作中,发现很多通讯员在不经意间就把新闻资源给浪费了,实在可惜。 如何才能充分挖掘利用新闻资源,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批评报道产生积极效果 这几年写批评报道的多了,但批评报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的事件、客观的报道。真实的事件是客观现实的,而客观报道却不易做到。举一例说明。去年春天,我收到一篇稿件,标题是《不该发生的悲剧他为小树殉情死》。文章大意是:湖北省宜城市孔湾镇孔许公路边上的7棵小树被牛弄断了,看护树苗的孙发玉老人找村干部说理,村干部说"这牛的主人是生产…  相似文献   

17.
金婧 《传媒观察》2011,(12):29-30
2010年5月27日凌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5岁员工割脉自杀,因抢救及时而获救。这是当年该公司第13例员工自杀事件,被媒体称为"十三连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联。那么,在这次富士康连续性自杀事件中,大众传媒又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次富士康事件中媒体自杀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媒体对自杀事  相似文献   

18.
以偏概全的报道方式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于丹女研究生坠楼身亡》,编者用"于丹女研究生"和"坠楼身亡"两个极吸引眼球的名词对这则新闻进行了渲染.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零星个体的自杀只是一种可预期的社会偶发事件的话,那么实际上引起了"群死群伤"的连环自杀,则应视作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媒体在时自杀事件进行报道中,如果有违法行为当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对没有违反法律而不符合道德准则的传播行为则应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章洁 《新闻实践》2004,(12):59-60
近年来,对一些如刘涌案、孙志刚案、宝马撞人案等轰动性的大案件,媒体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篇幅之大、报道频率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但一些媒体在此类案件的报道中,往往掺杂了民众的情绪,有的还引用道听途说的消息和制作带有倾向性的标题。尤其是在马加爵一案中,有媒体甚至先于司法机关作出了"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