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广场     
专家预测2003年人才市场8大走势 岗多人也多供需仍平衡 展望2003年,专家们普遍认为,供求比例仍将基本保持平衡。由于中国加WTO的影响,明年仍会增加一定的就业岗位。预计明年我国将净增长就业岗位100万个左右,另外由于奥运、西部大开发也会带动一些行业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预计我国年均新增劳动力将在1000万左右,但是,按照目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即GDP增长1%,可以增加8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7%,约增加600万个就业岗位。显然,新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是不可能满足就业需要的,需要提高GDP增长对就业岗位的拉动效应;并且,新增加就业岗位的层次分布(或岗位对技能的要求水平),将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高度重视今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预计“十一五”期间,年均新增劳动力将在1000万左右,每年将有400万~540万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虽然高校毕业生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但是,按照目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即GDP增长1%,可以增加8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7%,约增加600万个就业岗位。显然,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的数量是不可能满足就业需要的,需要提高GDP增长对就业岗位的拉动效应;并且,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的层次分布(或岗位对技能的要求水平),将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重视今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问题。一、展望1、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四业"——毕业、就业、择业、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30万人,加上近年来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累计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将超过90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不仅如此,我国每年将新增长劳动力1000万人.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城镇新增长劳动力供给稳定在2000万人以上,根据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在8%左右的速度计算,我国大致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为800万一1000万个.这样,我国每年劳动力供大干求的数量达1000万人以上.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十分紧张,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近年内将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资料介绍,今后两、三年内,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多达2400万。经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年度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左右。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280万,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150万。2003年毕业生212万,初次就业率为50%左右。全国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1.5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务工的规模正在加大、速度正在加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在年内彻底清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门槛。2010年前,我国将出现第3次就业大转移。仅湖北省未来6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将有1000万变为城里人。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加入WTO已进入谈判的最后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必将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也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有的就业岗位将被淘汰,有的就业岗位增加,还将出现一些新的就业岗位。我国的企业将加入全球竞争,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给我们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特别是我们的职业学校怎样应战,是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改革的步子,使职业学校在新的形势下得以生…  相似文献   

7.
数字     
就业2005年1~6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6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3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与2004年底持平。据专家推算,在保守预测即就业弹性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到2010年,我国的就业规模将达到7.97亿人。到2010年,第一产业将会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三项产业的就业比重将会调整为40∶24∶36。到2020年,就业规模将达到8.88亿人,就业结构将会得到进一步调整,三项…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413万,比2005年的338万净增75万。而据有关部门预测,2006年全国城镇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岗位.预计全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去年增加100万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才能实现高就业率呢?下面几位专家的指点.也许会对求职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数字     
就业中国的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制造业就业人数尽管受到体制改革的影响,但就业人数在今后几年将会有较大增长。2003年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为8373.62万,今年将达到8451.04万,而明年将突破8500万,达到8502.39万。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将在2006年到2007年达到高峰。2005年,我国就业再就业目标确定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记失业率控制在4.6%。高技能人才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目前,我国还有1150万国有…  相似文献   

10.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紧迫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使劳动力跨行业流动性增加,原有的专业设置一定程度上与就业岗位形成结构错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因此要求在层次及其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有专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的紧缺“商品”。目前,我国从事高科技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149万人。中国老龄委的一项调查表明,2000年我国42%以上的正、副教授和50%以上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农艺师将退休。预计今后5年内,我国平均每年将有60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到2006年,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将增加到15万人以上,届时,我国将面临着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尖端人才无法接续! 优秀学子一去不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40多万,学成回国的只有33%。…  相似文献   

12.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拉开了高校扩招的序幕。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45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12万,到2004年毕业生总数达到280万人,今后几年内,毕业生人数仍将持续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将越来越大。高师生就业在新的就业形势背景下,突显新的特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中日益凸显.从教育、经济和就业三个结构对就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发现教育结构中的普职教育失衡、城乡教育差异,经济结构中的三产比例失衡、城乡经济二元化,以及就业结构中的就业信息失衡、就业准入和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因而,应该着力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宽对高校毕业生及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现代化农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调整就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需求信息、行业准入、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导向、监管、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专家测算,自北京申奥成功后的未来几年中,我国将因此新增200万个就业岗位,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将额外增加0.3%。舆论普遍认为,上海申博成功,意义不亚于前者。有权威部门预测,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带来40万个就业机会,其急需的相关人才涉及传媒、会展、法律、语言、旅游、宾馆、对外经济贸易等十几类,其中会展类人才需求达数万人之多。2006年入学的新生毕业,正逢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行之时。走出校门,你将心仪哪个行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13亿人口,200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近8亿,年增量为1097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为1.5亿人;国企下岗人员约600万人。通常GDP每增加1%,可增加约130万个就业岗位。2001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3%,虽可安排一些新增劳动人口就业,但因需安排就业数字过大,因此总就业率并没有增加,而在持续下降,80年代为0.32,90年代为0.1左右。如不重视就业,这种失衡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解决就业的途径通常有两方面:一是退出劳动力原劳动岗位的递补;二是发展国民经济,通过提高GDP增长率来提供…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就业到2020年,中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调整为25∶30∶45,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变化,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7.5%。2001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为85.4%,2002年为88.6%,2003年为94.6%,2004年进一步提升到95%。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2003年为56%,2004年达到61%。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至2004年的23011万人,净增18121万人,平均每年新增697万人,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04年我国餐饮业吸纳就业2000多万人,家庭服务业吸纳就业1500万人,住宿业吸纳就业540万人,旧货业吸纳就业近500…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增幅达20%。在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非常突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是源于结构性矛盾,这是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造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正是制约这些地区和领域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要览     
三联生活1400万就业缺口的国家大事9月初的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引起广泛关注:1994年至今的10年间,我国创造就业岗位超过8000万个;1998年至2003年,189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业实现再就业。今后两到三年内,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为1000万左右,而城镇年度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这意味着在政府强力调控下,每年将仍有1400万就业缺口。新周刊飞越城市:谁是去过100个城市的人?谁是去过100个以上城市的人?长期生活一个城市是有缺陷的,你不知道另外城市的人以怎样的节奏、怎样的个性过着怎样的生活。随着旅游业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的演化改革 ,企业破产机制的建立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 ,以及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 ,一大批在职职工和社会劳动者由过去熟悉的产业和岗位向新产业、新岗位转移或暂时下岗。据预测 ,在今后五年内 ,包括乡镇企业 ,这部分职工总数会达到 50 0万人 ,如不及早采取措施 ,不仅对企业是一个沉重压力 ,还可能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强下岗、转业人员的培训 ,事关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是实现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一个必要措施。因此抓好转岗、下岗人员培训是成人教育应当肩负的一项艰巨使命 ,重中之重 ,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职教信息     
“九五”期间,我国城乡将有7000多万新成长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城镇企业中有1500万富余职工需要分流安置,农村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达到1.4亿人,形成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巨大压力。在城镇,五年内需要安排就业的人员达5400万人,而按照国民经济的增长计划测算,同期城镇提供的就业岗位约3800万,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城镇失业率仍有可能上升。 原有就业渠道吸纳能力减弱,新的就业领域尚待开拓。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将有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第二产业的一些传统行业出现萎缩,就业增长减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有较大潜力,但目前发展还有诸多困难。 残疾人、部分妇女、大龄失业人员和其他特殊群体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