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美国柔性教育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性教育是美国为适应全球信息化的社会对人才的柔性需求所倡导的一种大学教育理念。本文以分析美国大学柔性教育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及原因为起点,试图探讨美国大学柔性教育给我国大学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多层面启示,包括:响应时代要求,与工商业界建立起“产——学——研——人才培养”的互动互利的双赢关系,以实现大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性功能,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知识社会的实践能力的路径,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倡导学生评价新方法,关心学生就业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2.
在2002年举行的全国基础道德教育学术研讨观摩会上,300多名代表着重研讨了“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研究选择“尊重”作为切入点进行基础道德研究,归纳出“尊重”教育的五个维度,即尊重自己(强调自立)、尊重他人(强调平等)、尊重社会(强调规则)、尊重自然(强调和谐)、尊重知识(强调探索)。提炼出“尊重”教育的方法:以自尊教育为起点;从情入手,以情感人,道德情感为中介沟通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创设环境,促进发展;不用固定的模式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等。“尊重”教育研究与实践把学校德…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创新精神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朋友自己想自己做”,强调的是主体性、实践性;二是“每个小朋友做一个以前没有做过的、如别人不一样的”,强调的是求新性、求异性。这就要求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绘画是最常见的一种美术形式,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高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已经基本定论的,培养人才是以社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能力为中心。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在于培养的人才是属于职业型、岗位型而非科研型的;是技能型而非理论型的;是应用型而非学术型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三性”,即培养目标要突出岗位“针对性”,专业设置要体现“职业性”,教学过程要强调“实践性”。高职财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适合企事业单位、部门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财务会计合格人才,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在专业教学上必须注意几点:一是如何把握好专业理论知识“够用”这个度。从笔…  相似文献   

5.
“本色语文”目前有两个流派: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不基点,渗透人文性;另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以人文性为基点,渗透工具性。  相似文献   

6.
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辞海》)。学术素养,就是做学问的能力和修养。在笔看来,语教育三大教育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学的能力,训练写作章的技能”可以用“培养基本学术素养”来概括。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术素养将不再是一个可以被漠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王建平 《继续教育》2005,19(4):58-60
美国曾进行过多次师范教育改革和实验,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改革之路。20世纪50年代有以培养“学者”为目标的改革,强调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以培养“教育临床专家”为目标的改革,提出“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强调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有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改革,强调文理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化,教育课程学科化。  相似文献   

8.
美、法、德、日四国各自所认定的语课程总取向,有原则性的差异。美国的语课程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主要取向,80年代又兴起重视“内容”的核心知识课程;法国在将“作”视为核心能力的同时,以注重“参照性的化遗产”为总取向;德国则强调“构建和培养学习能力”,大学预科的总取向贯穿语课程的全程;日本语课程的总取向,一是重视情感态度的养成,二是立足于“语言教育的立场”,相对地削弱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实施“柔性教育”的必要性 柔性教育是指教师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关爱尊重学生并依据共同价值观、文化精神氛围在学生心目中产生潜在说服力,把组织意志内化为个体自行行为,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在教学组织中体现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柔性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凭借人性解放,权利平等,学生自律。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学生内在潜能、积极主动性、创造力,更多地强调人的内在约束。  相似文献   

10.
章分析了《大学美术》课程目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专业化”,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兴趣,教学“随意化”,提出了该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教学要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大学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美术本身,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利于学生能积极灵活地适应社会的变化,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学会生成。  相似文献   

11.
“柔性化”,源自英语“flexibility”,其意是“柔(韧)性、弹性、灵活性、适应性……”。“flexibility principle in management”即为“管理弹性原则(或柔性原则)”,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管理工作需保持应变能力,进行动态管理的行为准则。电视大学作为远距离教育系统兼具远距离性及开放性两大特征,仅就开放性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的随时间等多种因素而变化的概念,具有很大的柔性。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枝革命大科学时代的浪潮及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洪流的冲击下,电大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任务。为适应社会、科学的发展,电大教育日益呈现着柔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有关研究指出: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五种意识和能力: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感、自主发展、创新能力。五种意识和能力集中体现了新型人才对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可是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煞相对独立的一面;强调受动的一面,抹煞能动的一面。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说了算,学生跟着转,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促使学生生动活…  相似文献   

13.
“新教育实验”坚持实践性原则、公益性原则,着眼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行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我们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实验的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新教育实验”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五个基本观点,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校情感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锦宏 《教育探索》2003,2(11):94-96
情感教育是当下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欧洲情感教育研究组织认为,“情感教育”(affective edu-cation)是与认知教育紧密关联的,以促进学生的态度、信念、自尊、情绪等情感素质发展和人际关系能力、社会适应性技巧形成为归依的教育过程。英国的情感教育主要通过P.S.H.E课程(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和精神关怀(Pastoral Care)课程,促进学生的“自尊”素质、“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英国情感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情感教育,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超越情绪训练,关注学生情感素质发展;全社会参与情感教育,关心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  相似文献   

15.
电大理科学生的基础课(主要是数学、物理、英语),以及专业基础课如计算机专业的“数字电路”。土木专业的“工程力学”等,它是专业课的基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培养以研究学术型人才为目的的本科院校而言,其重要性不容置疑。而对于大众化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电大理科类专业来说,在强调实践性环节、素质能力教育的同时,作为基础课的重要性应体现在何处?电大教育属于一种什么教育?如何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必需、够用”的精简原则让学生在校总课时向实践性环节倾斜,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些都是电大理科教育在新世纪必须探讨和应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柔性教育视域下“1+N”课程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柔性教育理念基础之上的“1+N”课程体系,即在“大专业+小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以“1个平台+N个模块”的课程结构为特征,基础能力与从业能力兼具培养的一种柔性课程体系,强调以模块课程的多样化组合满足学生自身的多元化发展,把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柔性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大学教育理念对大学学术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的大学教育理念可概述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理想的价值取向;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民主、自由是大学理想的氛围;大学以“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培养“健全之人格”的大学生。蔡元培大学理念给当前大学的学术管理以启示:学术管理是大学内部管理的核心;在学术管理活动中必须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权力运行机制;必须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亦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 一、高师课程改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师范性是“师范教育在培养和训练师资的指导思想、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各类教育的独特的、基本的特性和特征,是师资培养的有效保证。”①因此,师范性是师范课程的最大特点,高师课程改革必须突出师范性,即强调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以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不能盲目强调学术性,向综合大学看齐,更不能认为师范性就是低学术水平的象征。提倡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要以能否培养出第一流的教育工作者为衡量标准。 (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高师毕业生教学能力差,组织管理能力差,无法将所学真正运用到实践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灌输,轻实践锻炼。因此,高师课程改革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重视训练师范生基本技能,改变师范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陋习。 (三)统一与多样的关系。在我国,由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制定“大一统”的课程标准是不切实际的。课程改革也应采取“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评价方式大多为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不利于将评价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尤其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形成过程的考查。它把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简化为“终结性评价”,进而简化为简便易行的纸笔检测。它的评价是面向“昨天”的,只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多少去寻找差距,分等排序;所强调的是量化评价,注重的是结果,忽视了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个性化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论语》为主要依据,着重探讨了孔子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即“有教无类”,注意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为仁由己”,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而不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