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研究引入“文化工具论”的重要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以往武术理论研究未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近年来国内文化界出现的“文化工具论”的理论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评析,并着重对将其引入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析.结论认为,“文化工具论”的理论视角将有助于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存在的思维禁锢,帮助人们建立一种崭新的武术观和方法论,从而为武术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名”传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恰当的借“名”传播是武术传播的一个重要策略。关公文化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关公文化进行整理并探究其传播的现实意义,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关公文化和武术传播为基础,阐述关公文化在武术传播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策略。研究认为,关公文化对武术借名传播的影响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三方面探讨关公文化实现借名传播的途径,旨在为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现代武术的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的强身健体和运动竞技范畴,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武术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占据重要地位,武术文化深入到高校,形成了特色的高校武术文化.高校武术文化既是锻炼人、教育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因此对高校武术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传统武术文化环境受到威胁,武术“文化空间”正渐离大众视线,面临被现代化社会环境、生产方式所呑嘆的危机。因此,探索当下武术“文化空间”生存路径的意义重大且时间紧迫。为科学合理地保护传统武术文化,通过研究武术“文化空间”构建的具体方式,试图做好武术“文化空间”的复原、移植和开拓工作,让传统武术文化得以在现代化的新环境中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四个主要表现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并总结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对武术的理论、道德、技能及未来发展道路的影响,以期为继承中国传统武术的特色,凸显武术的文化特征,把握武术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剑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7,27(5):92-96
目前,武术发展已进入“瓶颈”,如何理解“瓶颈”中文化异化现象并使武术走出低谷,从哲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评析、反思武术的实存,透视武术的发展则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研究认为,武术定位已经游离,武术价值的实现进入“瓶颈”,武术衰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退让西方文化的现象。人们应该警醒,武术之内在文化涵养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西方体育所不及,保持这种艺术修养和泛和谐的“天人合一”价值观是武术真正的不朽文明。  相似文献   

7.
":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提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窗口。文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文化的武术与体育的武术;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三大问题予以客观的思辨。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要注重两者的共同发展;武术属于体育,却又高于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武术的体育属性,更要强调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的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武术的本土化则是武术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谱”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提出了武谱的定义,概述了武谱的分类以及主要武学著作,主要总结了武谱对武术发展的积极意义。文章研究结果表明,武谱对武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武德的宣扬,对武术文化的传播,以及对武术历史挖掘研究都有着相当程度的文献参考价值。它是一种对武术文化的记载与传承,应该在历史的传承与保护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承研究仍是一个新的课题,武术未来的传承与发展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抉择。十八大以来,政府强调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建设,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制定文化政策对文化发展的相关行为做出选择性的指导和约束,以促进文化发展,是当今许多国家文化发展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读,从文化视角对武术的概念、武术多样化的历史形成及武术发展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武术多样化的形成,武术的发展只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从文化发展视角探究武术发展的方式和规律是武术的文化特性赋予的科学选择,并提出了"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积极回应现代化的挑战,科学对待武术发展在传统与现代文化思想上的选择、在当前体育文化发展的多元背景下从多层次多元方向发展"的武术发展之路,以供武术现代化的发展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探讨武术文化传承中责任的重要性,通过责任意识的建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武术文化的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微观的阐述对武术文化对“个体”责任作用、对社会的责任作用、对教育的责任作用阐述了文化责任建立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武术文化责任,以责立武、以责扬武、以责行武、以责普武,敢于承担文化责任的精神意识,从而为发展武术文化起到了高度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其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与影响,特别是武术文化借鉴并吸收了传统哲学中的核心思想——“道论”,使武术不仅具有搏击的功能,更具备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德育和教化的功能,成为练习者提升个人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的可行手段,也成为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技的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武术文化所吸收和借鉴的传统“道论”哲学,主要源于宋明理学对于“道”的理解和解释,其中“道”具有“道德”“道理”“方法”等3个层面的含义;而武术与“道论”相结合主要采取了“道器不二”和“比附与借用”2种实现途径。武术文化对于传统“道论”哲学的吸收与借鉴,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观念层面完成对武术文化的理论构建,也为自身在传统文化的大氛围中寻找到存在与发展的“合道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洪武  汪伟信 《武当》2004,(1):32-33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以其丰富、瑰丽、独具特色辉耀于世,而中国武术又以其绚丽多姿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中华武术,无处不闪现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其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练习实践,均受到传统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在首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重新提出的社会背景后,对“以人为本”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对武术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可以推动武术走向奥运;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促进健身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城文化”“三统一”模式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城文化”的形成条件一一列举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得出结论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把握武术理论与实践之间适度张力的基础上,紧扣学校教育、竞技体育、大众健身三大场域,对新时代武术理论研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1)广泛开展武术技术的文化内涵研究,以“条件性实战”为武术技击理论创新的主要实践载体,扎根武术教育、竞技、健身、演艺、产业五大领域的现实场景,确定武术哲学层面“内容、形式、途径”的基本研究框架或范式;(2)将学校武术教育研究的着力点转移至武术专业教育,推进体制改革、评价创新、课程调整等;(3)重新考量“模糊评价”在武术套路竞赛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打破规则修订的体制阻碍,将研究重心置于新规则出台之前,重点总结以往经验、借鉴对练套路竞赛模式和改革评分制度;(4)将中老年群体健身作为大众武术健身研究的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区别于竞技体育的赛事制度、规则和实施办法,加强武术对中老年群体健身效益研究,将“习武致趣”作为武术健身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辩证地分析了"项目化"武术的优点与弊端,进而提出了"大武术观"的理念。认为所谓"大武术观",就是武术人在看待武术及其自身时,要从宏观上认识武术和要求自身,摒弃因袭的"项目"分隔,打破现代武术和传统武术的此起彼落状况,让武术的各个子系统能够各施所长、互补所短,共同承担起实现当今武术多种价值目标的重任。"大武术观"理念的确立无论是对于传承、传播武术的主体———武术人,还是对于制定武术发展战略的管理部门,都是一种时代要求下必须具有的"武术观",是实现武术多种价值目标在人的观念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下讲好中国的武术文化故事对提升国家形象、增强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武术文化故事”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联系、外在挑战及叙事策略。结果表明:讲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武术文化故事”对于传达外交理念、构建民心工程以及弘扬丝路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但也面临着复杂的传播环境、分散的传播力量、传播人员的“质”“量”缺失、传播内容的“技”“理”晦涩难懂等四大挑战。而以内容为“根”,重构武术的“身体语言”体系;以沟通为“茎”,构建“官民互补”的对外传播合力;以人才为“叶”,培育武术文化认同:这些是迎接挑战、实现价值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柯超  欣然 《武当》2003,(10):3-5
2003年8月6日,正值仲夏时节,武当武术发祥地武当山,一改往日骄阳似火、酷暑袭人的高温天气,伴随着习习清风,带着些许凉意,迎来了“首届全国‘武当杯’武术文化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武术论文报告会”的召开。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体育活动成为衡量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农村怎样开展好武术活动成为整个"十二五"时期河南省新农村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