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需要探索宇宙,需要探索未知,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望需要满足。虽然哥白尼只是提出了一个并不完善的“日心说”,但是它对人类世界观和宇宙观的建立,对哲学和自然科学体系的贡献,无法用金钱衡量。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多国竞相宣布太空计划,掀起了人类新一轮的探测月球热潮。各国的共同目标是,先发射无人航天器探月,后派航天员登月,接着建立月球基地,进而开发月球.利用其资源为科学研究和发展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3.
从1966年2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17艘阿波罗宇宙飞船,其中有11次载人飞行,6次载人登月,登上月球的有12人,还有环绕月球飞行的,“阿波罗计划”共造就了24个月球人。这些“月球人”受万众瞩目,在他们登月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尿裤子的月球人在苏联的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后,美国人也急不可耐了。20多天后,他们准备把自己的第一个宇航员送上天。那一天是1961年5月5日,穿戴整齐的谢波德中校兴致勃勃地进入水星三号飞船,大型火箭已经准备点火,它将把这艘飞船送入太空。但是,等了好久火箭还不能发射,中校急得大叫“我要撒…  相似文献   

4.
不久以前,中国宣布了探月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担任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其实,在去年,欧阳先生就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向媒体和公众做过一个生动的报告。第二天,西方的一些媒体就报道了这个消息。许多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既然美国和苏联都做过这方面的探索。我们这次探索的新意何在?  相似文献   

5.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1,(21):32-33
1.“月神”号系列飞船 1959年9月12日发射升空的苏联“月神”2号无人探测器是第一个与另一个星体取得联系的人造飞船,它于发射2天后撞上月球;1959年10.84日发射的“月神”3号是第一艘拍摄到月球远侧照片的飞船.  相似文献   

6.
我国探月万事俱备,首次成本控制在10亿元内 月球探测从1976年以后沉寂了近18年.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意识到,虽然人类登上了月球,但耗资太大,效率太低、探测水平不高,所以必须要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和新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有冷战结束和前苏联解体的因素.经过总结和反思,198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又快、又好、又省"新的空间探测战略,1989年老布什宣布要重返月球.1994年,美国发射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科学研究上都具有更高水平的"克莱门汀号"环月探测器,不但开始了全月面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探测,并意外发现了在月球南极区水存在的信息,从而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  相似文献   

7.
英国政府即将推出英国首个探月计划.将通过发射无人飞船和月表探测器等积极探索月球.特别是了解月震原因.为未来建月球基地做准备.这一计划预计先期耗资15亿美元,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支持。英国将发射无人飞船进入月球轨道.然后再向月球表面发射一系列探测器。科学家希望利用撞击性探测器分析月球岩石化学成分,如果探测器目的地是月球两极,科学家甚至希望寻找月球上水的痕迹。科学家和工程师;肾在政府宣布计划后开始技术设计、估算费用等工作,预计2012年到2014年间启动发射程序。  相似文献   

8.
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和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诗句,一直牵引着中华民族的追月梦.如今,这个千年梦想,已经随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2007年11月7日顺利进入绕月工作轨道而变成了现实.同年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对月探测的第一步。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太空探索的强烈渴望,在21世纪,众多国家都在加紧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探月计划,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  相似文献   

10.
孝文 《金秋科苑》2013,(11):34-37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相似文献   

11.
卞毓麟 《百科知识》2001,(11):17-18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登上火星?这一天也许不会很快来到。但是,只要人类文明在继续发展,那么这一天就必将到来。人类怎样才能登上火星呢?载人火星飞行乃是航天史上空前的壮举。宇航员往返火星一次,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即将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第一颗绕月卫星,不走前人的老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北京大学作演讲时说,目前中国探月工程进展顺利,大部分探月仪器的初样已经研制成功,到2017年前后,我国要全部完成各种不载人的月球探测任务,接下来就是载人登月计划了。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16-I0019
2012年12月17日,美国圣杯一A、B(现改名为“潮起”和“潮落”)月球探测器在受控状态下撞向月球表面。为了给未来的探月任务做准备,研究人员在这两个月球轨道器燃料即将耗尽之时,设计了此次撞击式探测以发挥它们的奈热。  相似文献   

14.
从1960年起,我国一直关注着国外的月球与行星探测的进展。经过近35年的跟踪研究,又经过10年的综合论证,我国的月球探测规划为“探、登、驻”三个阶段。“探”月阶段(命名为嫦娥工程)又划分为“绕、落、回”三期。2004年1月23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重大专项。绕月探测是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绕月探测的工程的目标是:突破与验证月球探测的关键技术,如轨道设计和地-月飞行技术、远距…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07-I0007
<正>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负责人奥斯塔朋科称,Roscosmos计划在2020年代末至2030年代初开始进行全面月球探测。在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主持的一项政府会议上,奥斯塔朋科称,"到2020年代末,Roscosmos计划完成超重型运载火箭的测试并启动全面月球探测工作。届时,Roscosmos将根据无人太空探测器的探月成果,选定月球探险和月球基地最为有利的位置。""俄罗斯月球探测任务的预备工作已经开始了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06,(10):14-16
与以前的绕月、撞击月球探测相比,“智能1号”撞击月球的最显著特点是造成月表深处土石进射,使地面科学家得以更深入广泛地观测月表物质成分,以研究月球起源,分析月球开发的前景。而这一撞,标志着人类新一轮探月高潮的开始。中国空间技  相似文献   

17.
自明 《金秋科苑》2013,(21):11-14
导读: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研究地球,就是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相似文献   

18.
雷珊 《内江科技》2014,(1):149-149
<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就在今年十二月我国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12月14日晚间,"嫦娥"携带着"玉兔",安全平稳着陆月面,这意味着中国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按照中国科学家的说法,其落月地点虹湾恰好就是中国古人所称的广寒宫所在地,而古老传说中的嫦娥正是广寒宫的主人。今夜,给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带来美好情思遐想的广寒宫不再清虚寂寥。中国人千百年来期盼登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革新》2010,(11):4-7
嫦娥再奔月,举国同关注。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将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在举国欢呼声中,带着人们的期盼,飞向茫茫太空。  相似文献   

20.
7月28日,研究人员在监测发回的数据,背后是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如果你在火星上打开手机,释放出的信号将被这个望远镜接收到。经过后端处理,最快在1分钟左右,数据就可被地面上的人们看到。”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这样介绍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他说,经过半年多的调试,届时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将助力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