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写作教学要"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灵感是人类认识活动中一种奇妙的精神现象,它具有难能可贵的创造功能,创新大多起始于人大脑中产生的灵感。一位学生这样叙述写作时没有灵感出现的心情:"坐到书桌前,想写点东西,然而面对一沓白纸,脑子却空空如也,一支笔握在手上,半天纸上还没落下一个文  相似文献   

2.
学写作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对写作主体的心理能力就具有特定的要求。其中艺术感觉与生命体验、艺术发现与审美想象、情感把握与价值判断等可以说是学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行为。认识这些心理行为,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审美创造的运行轨迹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高金霞 《班主任》2012,(12):48-49
空洞的说教有时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而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快速获得经验。我就是通过以下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在角色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1."护蛋"行动我在班里举行了"我是护蛋小天使"活动。让  相似文献   

4.
教学生感受音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是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采,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 怎样达到音乐教育的目标,贯彻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那么,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学习感受音乐是发展学生自身音乐能力的基础之一,也应该是在我的音乐教学中的第一个目标定位,那就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5.
阅读学生作文,往往感到感受肤浅,感情贫乏,有一种被动的完成作文任务的感觉。这种思路源头枯竭,茅塞永不顿开的作文局面,究其原因,用学生的话说,那便是没有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6.
沈成荣 《教师》2012,(27):61-61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本文从“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开拓写作思路,启发个性思维;丰富思想认识,注重课外阅读”方面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7.
王向林 《甘肃教育》2010,(14):61-61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侧重于布局谋篇、概括提炼等逻辑思维训练,轻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多数学生写作时没有灵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众所周知,灵感思维是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在写作中决定了文章的个性。学生怎样在作文时获得写作灵感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应该联系生活来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让学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感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他们就能从种种不同的生活现象中采撷到闪烁着时代光华的写作题材,在构思立意过程中求新,表现出对社会、对人的独特感受,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审美体验不仅仅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反映,也是一种审美主体内固有的生命意识.这种审美意识源于人类生物学的审美天性,也是人类对自身的物质、精神与原欲的自然需求,肯定这种意识的存在,更是对人自我的认同、对人性的尊重.这种生命意识被审美客体激活、唤醒,具有鲜明的刺激→反应性质,它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既获得身心的愉悦,又体验着生命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论述了巴金悲剧意识在其生命体验及审美体验中的反映,包括生命体验之悲剧意识,艺术创造之悲剧形象和审美体验之悲剧效应三部分。  相似文献   

13.
生命体验是指生命个体在具体的、开放的、流动的日常生活中遵循生命的规律,尊重生命的价值,关爱生命,进行生命与生命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产生饱含情感因素的生命意识活动。它只有直接性、不可替代性。对中学生而言,生命体验也许是太过沉重的话题,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已经把加强学生的生命体验提到了重要议 事日程,而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也在呼唤生命体验。有人说当今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在于缺乏对文字的感受力,笔者则认为造成写作教学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生命体验缺失。因此,要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加强生命体验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文学即人学,与教育有天生的姻缘,因为文学本身所要体现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人和感化人,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又处处离不开文学本身及其美学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穿越时空,始终唤起人们心灵的震憾,原因也正在于它包涵着丰厚的生命意识和情感体验,它以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来审视生活,使文学成为一种精神价值测定。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的散文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在教学中,应有意识挖掘贾平凹散文的人文教育价值。贾平凹的"大散文"观扩大创作视野,包含对宇宙、自然、历史、社会、人生的感悟,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他的散文中生命意识浓厚,对生命存在和内涵的感悟,对人的终极关怀,是很好的生命教育资源;他对"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散文的"美"是很好的审美教育资源;其散文的哲理阐释方式,娓娓道来,学生易于接受,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在贾平凹散文的教学中应关注学生个人体验,真正使用好贾平凹散文的人文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以来,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研究的视阈不断拓展,取得了丰富成果。从生命教育视角研究大学生信仰,既能提升其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价值,又使信仰回归生活世界,以信仰激发生命主体行为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自然成为被独立审视的审美对象,具有了自身的审美意义,魏晋士人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更多地关注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内蕴于其中的生命气息以及人与自然的浑然合一。魏晋文学中的山水之文也由负载伦理道德的政治文本转变为彰明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审美载体。  相似文献   

18.
学生意识:体验教学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意味着主体的觉醒、心灵的唤醒.体验使知识进入生命领域,真正的体验学习是学生将客观知识“活化”“生命化”,或者是将客观知识在学生个体身上“复活”,使其成为个人经验的有机部分,成为“我的知识”.因此,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学生意识,简言之就是“目中有学生,学生是主体”.这是对学生生命关注的自觉,是要还给学生体验的权利,是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合适的“加工”情景,指导并提高学生体验成效的一种自觉.  相似文献   

19.
吴冬华 《考试周刊》2009,(12):203-204
杜威是世界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在他的论著中不难发现其对生命化教育观的阐述。本文分别从生命在生活中展现、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关注生命的发展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和揭示.以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巴金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将博爱、悲悯、宽容、慈善等人道主义情怀和生命意识贯穿于文学创作的漫长历程之中,生命意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融合了他的独特的生存感悟和审美体验而获得了存在的鲜活性与合理性.作家的人格和艺术的风格、人品与文品的有机契合实现了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他通过自己的生命意蕴的审美体验和细致描摹与时代的脉搏紧紧地跳动在了一起,以热烈酣畅充满感情色彩的语汇为社会的发展踪迹和人物的生命神态描摹尽相,成为文学史上无人替代的生命意蕴的抒写巨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