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这早已写明在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现在有些人似乎淡忘了。在他们看来,编辑工作就是策划选题和对稿的审读、加工整理,并使语言字等规范化。这当然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必须认真做好的。但是,贯穿这些工作有一条主线,就是要注意其中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我们说编辑工作的基本职责是选择、评价和把关,促进优秀作出版,防止不良之作流入社会。用什么尺度去选择、评价和把关?科学标准、知识标准、艺术标准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对于编辑工作来说,重要的是政治思想标准。因为各类科学知识浩如烟海,编辑专业知识有限,不可能对稿的科学、学术质量作出完全准确的判断,在许多情况下,要依靠作和有关专家来鉴别,然而在政治思想上的把关,却是编辑必须做到的。“守土有责”,这个“责”主要不是指科学性、学术性方面,而是指政治思想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出版社逐渐建立起,编辑工作一直是出版社的中心工作.而在编辑工作中,审稿又一直是编辑工作的中心.各级编辑人员的全部工作中,审稿工作都占有很大的分量.虽然审稿工作一向受到重视,但对审稿工作意义的认识,却可以说一直是不够全面的,而只是片面地强调了它的“把关”意义.人们不仅在口头上把审稿称之为“把关”,出版社的老编辑、领导对青年编辑也只是强调审稿就是“把关”、审稿就要“把好关”等等.以致于后来在一些文章中,也是这样说.日渐月染,审稿就似乎即“把关”,“把关”就似乎即审稿,二者仿佛变成为同义词了.将审稿等同于“把关”,实际是以偏概全了,是没有全面认识到审稿的意义.所谓“把关”,指的主要是“把政治关”——虽然有时其意义是超出“把政治关”,但实际就是要防止政治性错误.政治性错误自然是应该防止的,不能让我们的出版物中出现政治性错误,因此,“政治关”是应该要“把”住的,这点自然没有问题.因为,我们出版事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稿工作就具有政治性工作的性质.把住政治关,无疑也就是审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审稿的意义、作用决不仅仅是“把关”,因而也不能把审稿与“把关”等同起来.“把关”只是审稿意义、作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晓东 《新闻实践》2004,(10):42-43
新闻把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许多新闻战线的老同志称其为“守土有责”。然而,编辑把关靠什么?各种各样的把关制度当然是最有效的武器,而编辑自身执行制度的严谨程度又是把关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在编辑岗位上的工作经验表明,有时候,光靠制度和严谨还不够,编辑还必须具备一种心理素质——自觉地与某些潜意识作斗争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新闻图片编辑的职责是什么?是针对每一个新闻事件,迅速合理的运用图片形式相对准确的传达信息,揭示新闻事件本质,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媒体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并产生共鸣。如同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的说法,即:“把关人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决定突出处理或者删节哪些信息或其中的某些方面,决定向传播对象提供哪些信息,并通过  相似文献   

5.
期刊编辑工作,不仅决定着一种期刊的形象-“外包装”、风格和神韵,而且决定着期刊向读者输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从这个特性上看,期刊编辑肩负着把关的严肃使命,就是说,编辑对稿件握有生杀大权,既能为稿件开“绿灯”,也能开“红灯”,责任重大,笔者从办刊的实践中体会到,期刊编辑的把关使命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编辑工作是报纸出版的核心环节,是报纸出版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编辑的工作范畴包括报道计划的拟定、组稿、选稿、稿件加工、标题制作,稿件配置、版面设计等方面,可以说,一篇新闻报道从前期的策划,到中期的加工,再到后期的把关落实,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7.
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可是,不管怎样强调编辑的重要性,编辑仍然是一种幕后的工作,他的成就是融入事业、集体中的。他的突出的特性不是“成名”,而是一种责任。举例而言:当人们看到或听到一条感兴趣的新闻,不免要关注一下作者是谁,但绝不会想编辑是谁。反过来,新闻中出了一点差错,人们就会抱怨:“编辑是怎样把关的!”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到:编辑的把关责任是编辑工作中最为基本的一项职责,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把关保证舆论导向正确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  相似文献   

8.
我自1977年初大学毕业分配到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至今已经三十余年。三十年,古人谓之“一世”。唐人有诗曰:“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一世,也就是一生、一辈子。可以说,我的一生一世的事业就是编辑工作。一个人毕生所从事的一种工作,其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如何,这对每一个过来之人都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9.
品牌期刊把关问题,是指在编辑工作中强化精品意识.严格把守住各道关口,确保刊载的全部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等)不出任何差错事故。对于社科时政类期刊来说,编辑应该运用好“严把六道关口”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叫做“把关六法”。这“六关”是:政治思想关,事实准确关,法律依据关,防窃保密关,语言文字关,校对无误关。  相似文献   

10.
最近。媒体不断报道的“作家遥远被新疆作协开除”“华南理工大学上千名研究生集体宣誓不抄论文”“6位教授联名投诉中国工程院院士涉嫌抄袭剽窃”等事件,在让人们质疑现在的“职业道德”或者“学术道德”的底线时,也给从事编辑工作的我们敲了一记警钟。那就是在从事编辑工作时,如何做好稿件的选择,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编辑创新:重视主体要素与遵循编辑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创新,现在谈论得很多了。早在20世纪末,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编辑创意论》,这是一本专门研讨编辑创新的书。书中曾说:“创意也可以说就是创新……有……创意,就必会有创新全过程的相继出现。所以,从本质而言,创意就是为了创新,创意也是创新之本。”(该书第9页)这是因为,创新总是来自某种新思想、新观念,再以理论或器物、制度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浅谈报纸编辑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报纸整体形象的设计师,同时,也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具体策划者和组织者,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如果说记者的工作对象是单篇的稿件。编辑的工作对象则是报纸这样一种集合体。编辑工作的目标是生产出由各类稿件组合成的综合产品——报纸。因此,报纸编辑就必然处在“集大成”和“总把关”位置。  相似文献   

13.
人们习惯地把编辑称为“把关人”.这是缘于编辑的工作性质。如果说记从事采访,同新闻来源直接发生关系,可以叫做“第一把关人”,那么编辑从事新闻产品的最后加工和定稿,则可以叫做“最后把关人”。经过编辑的手,新闻报道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完善的还是不足的,就最终决定了,所以编辑的这种“最后把关”就要求编辑应当具备很高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在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编辑工作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对于每一个刊物的领导者和每一个编辑人员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在此,我们不揣冒昧,提出一管之见,愿与同道们共同探讨。一、编辑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刊物是信息的载体。编辑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综合加工和输出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因此,编辑工作的完整内容应包括两个基本的部分,即“OCM”,循环和“CSI”循环。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原冀鲁豫军区的一位老战友来看我,开头就问我离休前是什么职务,我说当编辑(因为离休前的副主编江没有正式下命令)。他忽地一怔说:“啊!怎么了,咱在冀鲁豫时你就是编辑,一直到现在未动呀!?”我说:“是啊,当编辑已经几十年了。”“你真有瘾,要我早不干了!”反过来他又说:“像你这样四五十年职务一直未动,一个劲地当编辑的,恐怕全国新闻战线也少有。”说到“瘾”,那真算是靠“瘾”,使我爱上了编辑工作这一行。如果再具体点说,这一行,就是“民兵”──民兵的宣传报道工作。的确,参加革命工作50多年来,我除做过…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总编当作直接的把关人,各部室主任协助把关,编辑不过是当“二传手”,做些修修改改的工作,谈不上把什么关口.一旦出了漏子,由总编担着,因为他把总关,负总责,具有不可代替性.这显然是一个误区.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看,编辑是新闻传播中的“中介”,他一方面要将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声音传达给受众,另一方面又要接收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民情及受众的反馈信息.编辑实际上就是被传者、传播者、受传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其作用之大,不言而喻.从报纸出版的程序看,先是将读者或通讯员所撰稿件分发到编辑那儿,编辑编好后给部主任过目,再交总编审定,最后由出版部安排上版面.有些县市报的编排环节较为简单一些,实际上就是从编辑到总编,从总编又回到编辑那儿.显而易见,编辑就是信息的第一受众、报纸的“第一读者”,处于报纸宣传的“入口”和“出口”的关键部位,也是把关部位.从县市报的发展现状看,可以说存在不少弊端,违规事件时有发生,重大政治事故也有例子,诸如有偿新闻问题.买卖刊号问题、随意增刊问题、版次混乱问题、广告比重过大问题等等,都有待整改.而大多数报社没有配备专业校对和美术编辑,编辑成为了编稿、画版、校对“三位一体”的角色,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编辑的责任更大  相似文献   

17.
姚炜 《新闻世界》2009,(10):30-31
编辑常被誉为新闻的“把关人”,夜班检查则是报纸的“把关人”。一张报纸的出版,从记者、通讯员采写稿件,到编辑、部主任编发稿件,再到总编审阅,最后在夜班“组装”成大样。大样的检查就是报纸“成品”前最后一关。如果说前面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和差错.还有后续环节可以帮助纠正的话,那么通过检查一关。问题和差错则可能无可改正了。  相似文献   

18.
理论编辑学的中心,在于探索出编辑规律。编辑工作有些什么内在客观规律呢?似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编辑规律是众所公认地。这不是编辑工作没有规律,而是说明我们还没有很好地研究它的规律。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一种确定不移的趋势。正如列宁说的:“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联系。”我们研究编辑规律,就是要研究编辑工作内部的本质之间的联系。从上面认识出发,我不揣浅薄,试行提出自以为或是社会主义中国编辑规律三条,分别  相似文献   

19.
终审不仅是“把关”──我的做法和体会杜祥玙长期以采,不少刊物的“超目”被认为是“走过场”的。形成这种蕾法的一个原因,是需要终围的稿件假等热工作太忙,不能—一细审。终目是在团团利是目基础上的审阅。它的职责,除了对重大问题进(亏“把关”外,主要回从编辑业...  相似文献   

20.
许多论著谈及编辑的把关问题,并形象地把编辑称为守门员、把关人。把好关口,这是十分重要的,舍此则错误连篇,漏洞百出,甚至走偏方向。然而,实际工作中还有一种比“守门”、“把关”更为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