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晴  邵欣  王瑞 《出版参考》2023,(1):72-75
在教师教育类本土图书出版繁荣的新时期,出版社仍需以开放的心态引进出版外版图书,以保持对国际先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了解,那么如何评估一本教师教育类外版图书的出版价值呢?本文从内容评估、作者评估、反馈评估、竞品评估、成本评估等方面浅析了评估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嘉 《出版参考》2007,(8X):10-10
第六届(2006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8月16日揭晓,在被评出的156种优秀图书中,输出版50种,引进版社科类81种、科技类25种。这一评选是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树 《出版广角》2018,(8):36-38,62
目前,童书在中国图书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步入童书出版大国.在童书出版领域,少儿科普图书出版近年来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数据的统计,对2017年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大局、引进版和输出版少儿科普图书发展现状,以及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与分析,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7,(5S):39-39
自2001年,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发起主办“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的评选,迄今已历5届,引起了大陆及港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已经成为业界有影响的大型活动。  相似文献   

5.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引进版图书市场呈现出了极度繁荣的景象,无论是图书种类还是版权引进地,都更加丰富和广阔.在这一大环境下,译林出版社在引进版图书的出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和定位,在品种、质量和销售覆盖面上独占鳌头,其出版传播效果给业界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出版社要想做好服装类图书的引进,首先要考虑全球服装类图书出版状况,在图书选题运作阶段应进行严密的市场调研和对于高水平译者的物色;在图书翻译阶段,应注意使图书内容本土化,并且提供给译者便利以使其更好地译稿;在图书编校阶段,需要懂外语的责任编辑进行编辑加工;在图书版式设计、印装阶段同样需要本土化;最后,引进版服装类图书应注意及时出版并与版权方保持顺畅联系。  相似文献   

8.
论文分析目前我国引进版西文图书的出版特征,就此类图书的文种归属和某些字段、子字段的著录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前沿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为了促进国内计算机技术与国际接轨,让国内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和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国内科技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国外优质计算机图书的引进和出版工作。笔者对引进外版计算机图书的引进原则、引进方式、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整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8月13日,全国第七届(2007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结果揭晓。我市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各有两种图书被评为全国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已历6届,成为行业内卓有影响力的权威评选,对于我国出版界引进输出图书有“风向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技术类图书出版一直是我国科技类图书的重头戏.许多出版社都在默默地开发着这座金矿.在教材教辅热、生活书热、外语书热、版权贸易引进书热的喧闹中,较少有工业技术图书热的报道.但统计情况令人十分信服地表明工业技术类图书是值得人们注意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台湾出版业的现状和两岸出版交流概况,深入地探讨了台版图书的引进策略和引进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唐瑾 《出版科学》1999,(4):36-37
在世纪交替之际,第十届全国书市在枫叶流丹的岳麓山下拉开了帷幕,向人们展示出图书出版的空前繁荣。人们相互参看,相互比较,无形中给出版人一份压力,一份焦虑。20世纪就要过去,当展望21世纪时.出版界最敏感、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出版将面临新考验、新走向。近年来,最困扰出版人的问题是选题怎样刨新与选题难以创新.选题资源似乎日趋枯竭:一些有开创精神.敢于走新路的出版社便将眼光投向引进外版图书,尝试着利用世界出版资源,如外研社、中青社、译林社、漓江社、接力社等,已于前几年开始有计划、有规模地引进外版图书,特别是近两年引进版权正逐步成为出版界关注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
伍旭升 《出版参考》2005,(9S):47-47
随着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如期启幕,2004年度引进、输出版优秀图书推展活动也如约登场。这项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新闻中心、出版参考杂志社和中图读者俱乐部联合举办的活动,迄今成功进行了三届,已成为一项品牌性项目,纳入了每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新闻中心的相关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5.
引进版西文图书的编目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分析目前我国引进版西文图书的出版特征,就此类图书的文种归属和某些字段,子字段的著录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8月16日,第六届(2006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落下帷幕并揭晓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7.
8月30日,第十届(2010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结果在京揭晓。《地球的红飘带》等81种输出版图书,((不可思议的年代》等69种社科类引进版图书和“建筑论坛”系列丛书等30种科技类引进版图书,共计180种图书获奖。  相似文献   

18.
8月30日,第十届(2010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结果在京揭晓。《地球的红飘带》等81种输出版图书,((不可思议的年代》等69种社科类引进版图书和“建筑论坛”系列丛书等30种科技类引进版图书,共计180种图书获奖。  相似文献   

19.
引进版专业图书的出版不仅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出版社综合实力的提升.但是由于专业性强,目前该类图书的出版不尽如人意.文章基于笔者多年的版权引进出版工作经验,从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特点出发,探讨做好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五种对策,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引进版专业图书.  相似文献   

20.
林晓芳 《出版参考》2006,(9S):12-12
本刊讯 8月30日下午3点,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版权中心,第五届即2005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颁奖大会在这里举办。大会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主持,各出版单位近百人参加了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秘书长常振国,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代总经理焦国瑛,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经理王建辉,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为获奖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