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版木刻年画说之九中国年画的母体■介子平最早的年画形式——门神的印刷是自北宋开始的,京师开封则是当时全国的印刷中心。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记载有开封市上印卖门神、回头鹿、灶马等年画的情景。宋亡,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元泰定四年,丞相贾鲁开河疏浚,开封年...  相似文献   

2.
古代木刻年画说之六:年画形式介子平民间木版年画由于其地域不同,以及内容、功用、尺幅的不同,使之分成了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名称。之所以仍将其归于"年画"的名下,在于它年节张贴的共同性、木版印制的相同性,以及求吉祥、祈平安的趋同心理。按形式、用途,其大致可...  相似文献   

3.
年画概说──古版木刻年画说之一介子平我国古代虽说早已有了年画题材的作品,但却没有“年画”这一名词。门神、灶君是最早的年画形式,其滥觞于远古,定型于汉。除此之外,南北朝顾景秀的《小儿戏鹅图》、毛惠秀的《村墟图》.隋朝董伯仁的《弘农田家图》,唐朝范长寿的...  相似文献   

4.
滩头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古老的编辑出版形式。文章通过对滩头年画调查材料的分析和思考,探究了其兴衰历程及其原因,并试图从滩头年画的命运折射出中国濒绝民间艺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古版木刻年画说之四:年画与戏剧介子平传统年画的表现内容很大一部分取自地方戏剧,表现形式则完全是戏剧化了的。我国传统戏剧在过去几百年间,一直是大众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它以演化出不同的剧种来适应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习俗。年画借助于这种大众形式,也将其普及到...  相似文献   

6.
新春年画     
正年画,因于过年时张贴而得名。门神、灶君是最早的年画形式,其定型于汉,兴盛于宋,普及于明清。张贴年画,是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新中国成立后,年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有关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木版年画技法介子平滥觞于宋元的文人画,迄清之“扬州八怪”时,已被那几位不泥古、不囿情的画家所叛逆。金农的画着色艳丽,造型大胆,其创作灵感便启自民间木版年画。金农找到了国画与年画的融贯点。国画讲究气韵,神完气足是画家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年画则关注于具有...  相似文献   

8.
年画市场的现状与前景介子平新中国建立后,年画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出版发行量逐年增加。1988年以来,年画的销售便以每年下降10一15%的速度逐年减少。年画小样虽年年推出,但因品种少,订数上不去,所以无法开印。目前多数...  相似文献   

9.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汴京一带木版年画已相当繁盛,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民间木版年画在当时已很盛行。1127年,金攻破汴京,迫使年画作坊的艺人迁到距开封45里的朱仙镇,遂有朱仙镇木版年画之称。……  相似文献   

10.
古版木刻年画说之十一年画岂能消失介子平新中国建立后,年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出版发行量逐年增加。出版高峰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每年4月,全国年画统一征订后,有关印刷厂便开始了长达几个月的满负荷印制过程。以四川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11.
年画萎缩话因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签发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决定》和《1950年关于加强年画工作的指示》。文件指出:在年画中应着重表现劳动人民新的、愉快的斗争生活和他们英勇健康的形象;在技术上需充分运用民间形式,力求适合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这便是后人被称为“新年画运动”的端倪。其间年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版发行量逐年增加。古元、董希文、张仃、李琦等著名画家也带头投入到了年画创作中来。出版高峰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期间全  相似文献   

12.
王坤 《文化遗产》2016,(5):64-68
以名胜古迹为题材的年画不少,但如《赵州大石桥真景全图》如此大尺寸者却极少。画幅的大小通常可以反映画店的实力,而历史上年画店的状况却一直鲜有还原。已公开的年画研究成果表明,从美术学即年画的视觉审美出发是研究的主流1,从社会学探讨年画店的营作方式、存续状态等一直处于边缘领域。这无疑是我国民族艺术相关研究中的缺失。本文的研究对象系冯骥才先生收藏的年画珍品,未曾刊印。自2006年至今,全国已有18个年画产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年画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我国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的参考价值正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3.
李乐  滕云 《大观周刊》2013,(2):33-34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为了营造吉祥欢乐的节日气氛经常张贴于新年之际,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我国四大年画除四川绵竹年画还有,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绵竹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内容.在全国年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一、年画的称谓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因在新年、春节才贴,故被称为年画.  相似文献   

15.
木版年画是我国独具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独创,是民俗档案的重要组成.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和四川的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版年画产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相似文献   

16.
"九九消寒图"是属民间年画中历画之一种,它也是早期出现的年画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肖红廷 《兰台世界》2014,(10):153-154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和美术形式之一。明代木版年画以其集中的创作题材、丰富的表现形式、新颖的艺术风格而独具艺术魅力。它的题材以纳福驱邪、教化劝诫、民情风俗为主,主要有门画、炕头画、中堂画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年画间的相互影响介子平东昌府年画清雍正年间,苏州桃花坞年画作坊的画工、刻工、印工将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移植上海,形成了小校场年画。之后,随着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和国际都市,小校场的年画制作有了长足进步,于是又反过来开始影响桃花坞年画的制作。金元时期的平阳(...  相似文献   

19.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流行的形式之一,近几年来,全国每年发行三亿多张,是影响很广的出版物。前几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捣乱,年画创作和出版发行工作受到很大的干扰破坏。粉碎“四人帮”以来,年画创作出现了新的面貌,但从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和群众的需要来说,仍有不少差距。从一九七九年度北京和部分省、市新印的年画缩样看,我们感到有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和美术形式之一。明代木版年画以其集中的创作题材、丰富的表现形式、新颖的艺术风格而独具艺术魅力。它的题材以纳福驱邪、教化劝诫、民情风俗为主,主要有门画、炕头画、中堂画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