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速泰熙设计的一些图书中,不难注意到他比较喜欢用“书籍设计”这一词汇。其实,这一词汇和“装帧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后者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是指封面设计(甚至忽略书脊、封底等),积极引入“书籍设计”,决不是做文字游戏,而是强调一种整体设计的新观念,以求书籍艺术更全面地发展。倡导书籍设计这一理念的也不是速先生一人,譬如吕敬人以“书籍形态”名之,其意相近。  相似文献   

2.
"出版"被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因此对作为出版之重要环节的"编辑",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通常人们是这样来解释编辑概念的,即"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为复制、发行做准备的工作".这个释义的关键在于"选择"二字.它意味着在图书出版中从事图书编辑工作的编辑工作者,被赋予了"选择权".  相似文献   

3.
图书分类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分类事业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门学科必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同,则形成了不同的学科.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图书分类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仍在探索之中.最近有研究者提出图书分类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分类事业.此提法颇新,对之进一步思考后,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4.
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之一的书籍装帧艺术,前辈艺术家称之为“囚笼里的艺术”,也有人称之为“带着镣铐跳舞”,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这门艺术不同于纯艺术及其他实用艺术所受到的种种局限。作为大学出版社的主要出版物──专著及教材,这点恐怕尤为突显。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如何为这部分书籍寻找到合适恰当的设计定位,一直是困扰大学出版社美编的难题之一。如同文艺类、科技类、少儿类等图书的设计各有自身特点一样,作为拥有一定读者群的专著、教材,也应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可寻。   设计观念   由于多种原因,以往专著、教…  相似文献   

5.
知识林     
中国第一台照相器的发明者1839年,法国人尼普斯和盖达尔发明了照相术,造出了世界上首台照相机,后应用于天文研究工作。就在此时,清代科学家,年轻的邹伯奇,也因以旧法推求天文数理有困难,而从铜镜、玻璃镜的光线反射原理出发,经过多次研究与实践而发明并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近代照相器。他生于广东,自幼见西方列强的侵略而感到民族危机,同时也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因此,决心弃科举而学科学。他苦钻历代传统科学著述之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外国传入的科学书刊译本,并“能荟萃中外之说而贯通之”。这样,他不仅写了《乘方捷术》一本融…  相似文献   

6.
大隋建国仅三十八年,但在图书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却是巨大的。有别于他朝的是,隋受禅于前朝,建国没有经过大规模长期战争,加之统一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实行,以及统计者的重视和支持,图书事业非常发达。隋在比较完整地接收前期藏书的同时,又大规模地多次组织民间征书活动,并大量地抄书以扩大藏量。隋整理图书活动从没间断,取得的成就也很大。隋图书事业对周边国家和大唐盛世图书事业的繁荣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图书传播的一个门类,艺术永远是一个热门话题,《神秘的舞蹈》就是艺术图书的一个成功范本,它是以一门艺术形式为主题的。当然,也有像《锦灰堆》这种把艺术的各种门类纠结在一起的鸿篇巨制,这就需要功夫了。王世襄先生几乎是集一生研究的成果才有如此之规模,的确令一些急功近利如我辈者高山仰止。还有一本近来未上榜的书,它把艺术与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让读者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亲情之爱,它就是行销100万册之多的《傅雷家书》。  相似文献   

8.
“读物”本身是个模糊的概念,用在这里,似乎是个大篓子,但与教科书、作品集等专业书还是拉开了距离。艺术,通行的分类是: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含绘画与雕塑)、建筑、电影。其中前六种都很古老,有的差不多跟人类一样古老,只有电影这门“第七艺术”仅百余年历史。在中国大陆,除开文学往往单列,而舞蹈尚无全国性专业出版社外(不知北京舞蹈学院有没有出版社),其他艺术门  相似文献   

9.
陶范 《出版科学》2003,(4):74-74
空白是图书整体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文字设计相伴而生,有彼不可无此。空白的处置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大有讲究。我国古代山水画最善于留空白,可以说是空白的艺术,没有空白就没有想像的余地,画的艺术性也就大打折扣,甚至不成其为山水画。在图书的整体设计中,如何留空白也是一门不大不小的学问。图书编  相似文献   

10.
王卫 《编辑之友》1997,(6):44-45
图书出版工作通常包括选题设计与论证、组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制与发行这几个方面。就选题论证、组稿这两个方面来说,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选题为推荐的或自投的已成书稿或即将完成的书稿。这种情况下选题设计已没有必要,选题论证也只是讨论这个已成形的书稿的价值,组稿工作就大大简化了;二是选题由编辑依据图书市场情况设计与策划。这种情况下,选题论证和组稿工作就变得复杂而且重要。尤其是组稿工作,它是根据选题设计的“蓝图”,在一张自纸上构造图书“建筑”,图书出版之成败多系于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图书出版的数量大幅度地上升,可是质量并没有同步上升.同类书很多,本来是一件好事,这给了读者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这些同类书并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余地,因为大同小异,后出的图书甚至还不如以前出版的图书,也不是个别案例.终于,大量图书被压在仓库中,人力、物力、财力都被严重地浪费了.  相似文献   

12.
侯咏萱 《今传媒》2020,29(3):152-153
文徽明作为明代吴中地区文人画家的典型代表,在明代艺术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诗画结合"成为了这一时期绘画的一大特色,并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作为明四家之一,在文徽明的作品中便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诗画结合"的绘画特色,本文将结合其作品分析这一特色,并讨论这一特色的历史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多出好书、繁荣出版的目标,必须从优化选题、确立科学的图书选题结构做起,这已成为出版界的一种共识。因此,研究和探索优化选题进而建立科学的选题结构的问题,也就有了现实意义。一、优化选题与建立科学的选题结构1.优化选题是建立科学的选题结构的基础。选题作为未成书的图书题目,是出版社编辑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它对图书出版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在对选题的确定中,自然地包含着对其内容、题材、层次以及读者对象的确定。而图书选题结构,则是指由图书选  相似文献   

14.
古典油画技法是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一幅艺术品的开始并不是在画家举笔落墨之时,而是从画家观察对象,选择绘画表现手段、工具以及材料时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讲播艺术工作者的主要创作媒介是有声语言。他的首要技术追求就是关于这个声的发生、组合、运用和传送等等。如果没有了这个声,也就没有了这门艺术。讲播艺术家的主要艺术目标就是设计并实现有声的语言的美感,使有声语言获得一种审美价值。这个声的设计与运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的艺术生涯。他使用这个声表达着作为一个艺术  相似文献   

16.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一举摘得“世界最美的书”这项国际金奖之后,图书出版界为之惊喜、振奋,本刊也在欣喜之余,采访了长期从事艺术研究的柯文辉先生,对我国图书的装帧设计进行历史的、希望就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究的层面,现实的剖析,并对其发展和提高廓清眉目、指明方向。柯先生愉快地接受了采访,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记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绘画艺术在西方的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有了素描、油画等艺术形式。而今,一门新兴的艺术——“设计”,正如雨后春笋一样茁壮成长。学校把绘画和设计分为两个不同的专业,社会上出现了以设计谋生的群体,有关绘画和设计的争论也随之而起。出于职业的因素,对两之间的异同性,不得不去认真思考。一种人认为:只要有绘画能力,设计便不成问题。而另一种人则认为:设计就是设计,有绘画的功底不见得就会设计。持前一种观点的人多为美术院校的师生,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为职业设计师。我认为设计师不但需要具备绘画的基本造型技能与审美意识和相关技法,更需要具备对形式美法则的特殊理解和匠心独运的创造意念。本就此话题悟出的几点看法,逐一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以迅猛之势发展。其中,图书产业发展逐渐商业化,在市场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竞争销售局面。这个局面的形成,要归功于书商的图书广告以及别具特色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9.
《图书与情报》伴我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鲁斯特在谈到《追忆似水年华》的构思时说:“人们敲遍所有的门,一无所获。唯一那扇通向理想的门,人们找了一百年也没有找到,却在不经意中碰到了……”。这情形恰恰适合于我对《图书与情报》的感受。三年前的某一天,当我在书架的一角取下《图书与情报》,并细细地为它擦去灰尘时,也同样是在擦拭自己蒙尘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5):70-70
2019岁末2020年新春之际,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重大疫情,并引发全国乃至多国蔓延之势。这是继2003年春国内“非典”之后再次爆发的严重的传染疾病,其传播之剧烈、病情之危重、治疗之困难、防控之艰辛、损失之严重、影响之广泛,均超乎想象疫情的发生,不仅是对医学研究和医护工作者提出的挑战,也是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挑战图书情报工作虽不是战“疫”的主战场,但也并非置身度外,疫情也对图书情报应急服务与管理带来考验:图书情报在资源保障、技术支撑、服务能力、管理机制等能否发挥砬急作用?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图书情报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应急应对机制与应急服务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