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边集 《出版科学》2004,(2):20-20
文集一类的书,难免流于杂,读阙先生的《编辑研究文集》却没有此感。这是一部研究编辑原理、编辑实务乃至研究编辑学的专著。《编辑学理论纲要》是全书的“纲”,其他相关文章是“目”。从其他相关文章中可以找到《编辑学理论纲要》中许多观点形成、发展的轨迹;《编辑学理论纲要》则是作者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继年初出版了《论编辑规律与编辑出版》之后,编辑学知名学者徐柏容近日又由东北师大社出版了两本新著:《编辑结构论》和《编辑优化论》。《编辑结构论》所论述的编辑结构问题,为编辑学开拓了新研究领域。作者认为,编辑结构与编辑创意、编辑选择、编辑优化一样,同为编辑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设立编辑学专业已有十多年时间了。十多年来,出版了不少编辑学教材,而1996年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司有和同志编著的《科技编辑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其中较好的一本,值得推荐。 我觉得,《通论》作为大学编辑学专业教材其新颖、独到之处及优于其他某些教材处很多,最突出的有以下四条: 一、体系特征明显 《通论》全书共分6章,依次为“绪论”、“编辑过程论”、“装帧艺术论”、“载体特征论”、“编辑管理论”、“编者素养论”,课程知识体系脉络清晰,涵盖内容全面完整。 《通论》的后记说:“六年多来,我一直在思考,在书、报、刊乃至非纸出版物的编辑工作中有着共同的规律,可以建立共同的理论体系。如同普通物理学、普通生物学一样,这个理论体系应该称之谓“普通编辑学”。本书就是这一构想的尝试。” 为此,《通论》对知识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把不属于“通”的各类图书、期刊、报纸的编辑知识大量压缩,只在“载体特征论”中介绍《通论》中没有讲到的独有的内容。《通论》改变了过去用图书编辑过程来讲“编辑过程论”的方式,而总是从书、报、刊等全部出版物的共同的内容来讲编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包涛 《编辑学报》2006,18(2):117-117
由扬州大学刘明寿和赵金文合著的《科技期刊编辑学新论———品牌策划与运作》一书已于近期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编辑学报》主编陈浩元编审为该书作序。该书是一部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术专著,内容涉及到科技期刊编辑学理论、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精品期刊的创办、青年编辑的培养、市场化经营等,尤其是笔者从事多年期刊评优分级、科技期刊广告经营策划、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创办精品期刊、合并高校办刊等的系列研究,将理论与实际较好地…  相似文献   

5.
于翠玲 《中国编辑》2007,(6):24-27,31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高等院校试办编辑学专业开始,编辑学研究就正式进入了学者、专家的视野。二十多年来,编辑学的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是源于中国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具体的编辑活动相联系的应用编辑学,出版了图书编辑学、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等多种教材和专著;一是借鉴多学科的理论,探讨编辑学的基本原理。目前,这两条路径逐渐合一——建立将各种媒介的编辑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普通编辑学”。  相似文献   

6.
徐老柏容先生是道德文章都为我敬重的少数大家之一.在传统书、报、刊三大领域,他无一不浸淫长久,且都颇有建树.离休之后,即几乎以全副身心投入编辑学研究之中.十几年来,平均以每两年一部的速度,先后出版了7部编辑学专著.在已近80的耄耋之年,又立下宏愿:再写出一套四本的书刊编辑学系列丛书.<编辑创意论>就是率先出炉的第一本,紧随其后的是<编辑选择论>、<编辑结构论>和<编辑优化论>.待这4本书出齐后,徐老心目中的编辑学体系就具备了一个完整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杨勇 《今传媒》2006,(10X):30-31
“编辑学”一词虽然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但真正从事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却是80年代初期开始的。当时,研究者恨不能在一夜间建立起编辑学科,以适应编辑无学的现状。于是,编辑学“框架”林立,各种“理论体系”不断涌现。在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之初,这种活跃状况本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一些近乎“玄学”理论的出现,反倒让人对编辑学的确立产生了疑虑,符合我国国情、适用于指导编辑工作实践的编辑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编辑学理论到底如何形成呢?应该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张积玉先生撰著的《编辑学论稿》从一个侧面提供了创建编辑学的路径和方法,这就是从编辑学实践出发,注重总结、研究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探寻规律性,构建编辑理论体系,从而为建立编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徐柏容先生新作《编辑创意论》,已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没有像许多编辑学著作那样论述选题、组稿、审稿、加工等过程,而是以做好编辑工作的一个关键——编辑创意作为主线,论述如何创造性地进行编辑工作:从总体编辑构思到选题创意,从创意基础到思维方法,从创意的主体到创意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从传播看编辑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学会于4月中旬在天津举办研讨会,再次就编辑规律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聆听了不少新鲜意见,感到对它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阙道隆先生在完成《编辑学理论纲要》(《出版科学》2001年第3、4期)之后,集中思考研究编辑基本规律并发表新成果《试论编辑基本规律》(《出版科学》2002年第3期),提出“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包括社会制约和编辑能动作用),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传播环境下表述编辑活动基本规律,这比笼  相似文献   

10.
刘辰 《出版科学》2002,(4):23-26
《编辑学理论纲要》向着建构成熟的编辑学框架结构和理论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主要表现为编辑学体系三板块结构模式的确立,编辑理论研究成果包括“编辑”概念的整合,编辑活动起源的新概括,编辑活动历史演变过程的划分,以及对编辑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理论纲要(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年以来,中国编辑学会一直积极推动编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1997年9月,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全国编辑学理论座谈会上,出版界和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框架,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若干基本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会后阙道隆同志写了《(编辑学理论纲要)构想》一文,刊发于《出版科学》1999年第l期。2000年初,中国编辑学会又先后召开两次座谈会对普通编辑学的建立和编辑学理论框架进行了讨论。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阙道隆同志认真采纳各方面的建议,研究多种媒体编辑活动的共性,对《构想》进行修改补充,写戍此文。全文根据近二十年来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精练简要地论述了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学科地位、学科体系,‘以及编辑理论的内容和框架,阐明了编辑活动、编辑规律、编辑价值等基本范畴,探讨了编辑与读者、作者、传媒及社会的关系,是迄今为止对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较为全面系统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王蒙提出“学者型作家”,天津编辑林辰随之提倡“编辑学者化”,即要求编辑应是“专家”抑或“学者”。自此,“编辑学者化”便成为编辑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此问题,业内人士在当时就发表了不少文章,进行过讨论,引起过争鸣,时至今日,这一口号已经被沿用为一种理论观点、基本概念,进入了一些编辑学的理论专著。林辰先生所谓的“学者化”,指编辑具备既专且博的能力,即要求编辑人员在编辑学之外对某一学科有相当精深的研究;对编辑工作中所负责学科及其相关领域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深厚的科研功力;能成为某学科…  相似文献   

13.
近期的编辑学研究:点与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学研究,也许并不能说是发轫于80年代,然而却不能不说是自80年代才兴盛起来。编辑学一词,虽然已初见于50年代的书籍,但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也是在80年代才奠定的。其主要标志有三: 一、不仅出现了大批编辑学论文,而且出版了一批以“编辑学”命名的书籍。如《实用编辑学》(1987)、《编辑学论稿》(1989)、《编辑学通论》(1989)、《书籍编辑学简论》(1989)、《科技编辑学概论》(1989)等。并成立了“中国书籍出版社”、“书海出版社”等以出版编辑、出版书籍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批专业杂志如《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科学》……多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孙琇的专著《编辑如是》进行了分析、论述.该书理论结合实际,在出版学、编辑学、编辑审稿、改稿、培育出版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对编辑实践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价值的编辑学著作.  相似文献   

15.
编辑学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以来,编辑学研究在我国取得了进展。它主要表现在:专业刊物又增加了《编辑学报》《科技编辑》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新刊是编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对其研究的促进。研究论文有所增加,专著出版活跃繁荣,新添了十几种,编辑学研究队伍,由老编辑扩展到中青年编辑,形势喜人。目前研究的热点是其对象和内容的确立,以及移植与外延、概念与论证、理论与实践等。我国编辑学研究,于80年代兴起,中期形成热潮,目前表面冷落但已进入纵深发展阶段,预期90年代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热潮。为此,应加强理论研究,建立体系,深化应用研究,重视编辑史学,加强组织引导。  相似文献   

16.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孙景峰著《学报编辑工程论》2000年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九章对涉及高校学报功能、特色、审稿、编辑、改革、质量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是学报编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果。《学报编辑工程论》的主旨不是构建“学报编辑学”的理论体系,而是将学术创新放在首位,本着“详人之不详,略人之不略,言人之不言”的指导思想,循着“学报编辑学”的框架系统地提出自己对其中各个环节的看法,对现有的“学报编辑学”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探新与补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会长、《北京…  相似文献   

17.
一部具有哲学思想特色的编辑学著作——《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导扬》再评●李立范【武汉】《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导扬》(钱文霖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简称《导扬》。)问世3年来,人们多有评述,至今不绝,何也?编辑学专著面世80余部(林穗芳语...  相似文献   

18.
新近,我欣喜地读到了中国书籍出版社建立后出版的第一本新书:阙道隆主编的《实用编辑学》(为“出版知识丛书”之一)。中国书籍出版社是专门出版“书籍专业”方面的出版社,可以说是全出版行业同志们“自己”的出版社。这家出版社的成立,预示着新兴的出版学、编辑学、发行学、印刷学的研究正在方兴未艾地发展起来。这部近30万言的《实用编辑学》,是由京沪等地出版部门的一些社长、总编和老编辑分头撰写的。这本《实用编辑学》不但从理论上阐述了编辑领域的内部规律,而且对编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具体方法也详加论述。不仅谈了图书编辑工作的一般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特点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目前认识颇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编辑学“应该研究各种出版物的编辑特征、规律和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多科性的边缘学科”;又因为编辑人称“杂家”,“那么编辑学亦可称为杂学”(李荣生等《应该建立编辑学》,见《编辑学论丛》,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83年编印本第7页)。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作为编辑学特点、性质和任务的概括论断,就很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20.
陈景春同志的《文艺编辑学》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编辑学方面的专著。作者在总结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艺学、编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艺编辑学的知识体系。全书的具体内容包括文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文艺作品的读者和读者工作,文艺作品的作者与作者工作,文艺作品的编选流程和工艺流程,文艺编辑主体,文艺编辑美学及艺术生产中的经济规律的特殊性等。 作为这个领域的第一本专著,该书为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